扇贝几种常见生物病害
发布时间:2024-10-26 09:50:3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49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扇贝人工育苗的生物病害最常见的是桡足类和石灰虫。这两种敌害生物在扇贝附着变态后出现。桡足类与稚贝争夺饵料,致使附着稚贝或浮游幼虫严重缺少饵料而死亡,石灰虫除与稚贝争夺浮游植物外,还能分泌一种酸性有害黏液抑制稚贝生长。1993-1994年,有人曾遇到大量石灰虫分泌黏液致使稚贝停止生长发育,最终全部死亡,损失极大,1999年又遇到这种情况,因发现及时,采取倒池清理消毒后才获得大量苗种,效益显著。
扇贝幼虫期和稚贝期培育时,在育苗池中经常出现生物敌害。除上述两种危害性较大的生物敌害外,还有游捕虫、罽虫、线虫等寄宿在幼虫软体内,搅碎幼虫有机体并吃食,使幼虫致死;轮虫、孑孓、海生残沟虫与幼虫争食,败坏水质,使氨氮含量升高,亚硝酸盐增加,减弱幼虫活动能力,慢慢沉于池底死亡;猛水蚤用强硬大螯捣碎幼虫壳,致幼虫死亡,导致水质恶化,污染培育池水,影响幼虫正常摄食生活。
预防敌害生物措施:控制水质净化,在育苗池入水口加套滤水罩袋,防止敌害生物流入池内;严格检查饵料质量,有原生动物的饵料、老化下沉的饵料、死残池底的饵料不能投喂。一旦发现有敌害生物出现,立即倒池,把幼虫全部滤出,池子消毒,放入新鲜海水中培养。药物处理方法:用3~5毫克/千克敌百虫杀死猛水蚤,2~3小时后彻底换水,纤毛虫、鞭毛虫用0.4毫克/千克硫酸铜杀灭,2~3小时后大换水,减少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推荐阅读
-
扇贝人工育苗常见细菌病的防治
在人工育苗期间,扇贝幼虫很容易感染细菌和真菌,引起大批死亡。 细菌病常见的有弧菌,有一种鳗弧菌专营分解有机体,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幼体面盘分解,这种病状特别是在采卵后的5~7天内发生,蔓延极快,6~8小时能致死全部幼虫。目前这种病原细菌引起的疾病一旦发现尚无治疗的方案,只能预防。预团...
-
微生态在扇贝育、保苗中的应用
随着贝类养殖的不断发展,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促进了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革新。但让人担忧的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造成在附帘和室外继续培育时出现严重的死亡现象。分析原因,主要为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加之外界环境多变,增大了幼体的刺激。宝来利来水产微生态制剂近几年在扇贝育、保苗团...
-
扇贝养殖的操作规范
扇贝养殖的操作规范是保证丰产高产的重要因素。近二十几年来,扇贝死亡率一直高持不下,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养殖操作不规范不科学也是重要因素。1998年,山东扇贝死亡原因全面调查报告指出,栉孔扇贝死亡主要因素是违反养殖操作规范引起养殖海区的恶性循环,各种养殖扇贝,按其不同生活习性团...
-
多肉灯泡夏季养植护理要点
进入6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夏季,多肉灯泡也开始休眠,此时也是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空气湿度较大,气温直线升高,对多肉灯泡生长极为不利。这时要注意控制浇水,尤其不要在阴雨天浇水,在不能观察出多肉灯泡是否进入休眠状态时,也不要过度的浇水,宁干勿湿,尽量保持土壤的干燥,使它们逐渐适应高温天气。团...
-
梭鱼的鱼苗培育
自平游开口的仔鱼起,培育25―30天左右,使体长达到2.5―3cm夏花鱼苗的培育过程,称做鱼苗培育。目前我国培育鲻、梭鱼苗,多采用淡水鱼传统的土池施肥稍加投饵的培苗方式。这种方法投资少,见效快,方便宜行,适于群众生产。但由于水体大,且在室外,环境条件难于控制,生产不够稳定。国外海水鱼育苗团...
-
梭鱼东方鲺的防治方法
对海水梭鱼苗感染率极高。东方鲺是海水中寄生的一种挠足类,但它不适 于咸淡水生活。如果在盐度高的水域中发现,可引进淡水降低盐度,鱼鲺在咸淡水中生活会 脱落死亡。另外,多毛类幼体,原本为虾的主要食饵,但在夏季繁殖过多时会钻入梭鱼鳃腔 ,密集于鳃耙间,状若蝇蛆,使梭鱼遭致窒息死亡。此虫害常在港团...
-
梭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
流行情况及症状:梭鱼肝胆综合症主要发生在夏季。梭鱼表现的症状不明显,亦有与出血病相似的症状,早期病鱼无明显症状,肠道食物充满,肠道无充血,只有紫鳃、白鳃现象,池塘出现零星死亡。随着夏季高温的到来,死亡量加剧,表现症状明显,紫鳃、体表充血、肝脏呈土黄色、紫色,花肝,胆囊肿大呈黑色、墨绿色,团...
-
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技术
山东省日照市沿海筏式养殖的栉孔扇贝,改传统的“春分秋收”养殖模式为“秋分春收”,即在9月下旬至10下旬,将大规格苗种装入养成笼进行养殖,到翌年4—7月份收获,整个养殖期不经过高温季节。通过几年养殖实践证明,换季养殖,不仅避免了扇贝大量死亡,而且生长良好,经济效益显著。亩产平均壳高6.5厘团...
-
梭鱼出血病的防治方法
出血病 流行情况及症状:主要在4~11月份、当水温在9~36℃时均可发生,但在梭鱼养殖中以6~9月份为主,此病与肝胆综合症容易混淆,早期病鱼的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有轻度充血症状,肠道内有少量食物,严重时充血症状加剧,眼突出、腹部膨 胀、腹腔内有腹水,团...
-
多肉灯泡斑点病的防治
多肉灯泡斑点病是严重影响多肉灯泡生长及品质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其发生可导致多肉灯泡减产或绝收。通过几年观察及实践,研究人员基本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发生条件 该病在任何多肉灯泡品种上都可发生,各品种视抵抗能力大小而不同。当气温连续2小时低于20℃时,多数多肉团...
-
养殖扇贝死亡原因和预防措施
1、死亡原因 1.1 养殖密度过大 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养殖户片面追求单位面积的产量,多数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方法,每层网笼放苗100-120粒,甚至更高。目前扇贝的养殖方法大多采用垂下式,水体交换能力差,大量的排泄物不能及时扩散,沉积在养殖筏周围的海底,并发生腐烂,产生有害团...
-
梭鱼烂鳃病的防治方法
流行情况及症状:此病流行于4~10月份,水温在 20℃以上。分细菌性烂鳃、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鱼体色发黑、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严重时离群独游水面,鳃片上有绿色、灰色、白色或蜡黄色斑点,鳃片粘液多,并常粘附淤泥,严重者鳃盖骨中央的内表皮充血、腐烂成圆形,故有"开天窗"之说。鳃丝组织镜检,有团...
-
海湾扇贝幼虫的弧菌病防治
(1)海湾扇贝幼虫的预防措施 ①保持水质优良,对水质和沉淀物做常规的细菌学检查。 ②已感染的幼体要销毁。 (2)海湾扇贝幼虫治疗方法;用抗生素治疗,但一旦出现症状和幼虫开始死亡时,抗生素已无效,而且抗生素可使幼虫停止吃食,并且使用过量时可引起死亡。所以,应以团...
-
虾夷扇贝养殖技术实用大全
俗名: 虾夷扇贝 原产于日本和朝鲜。现已引进我国,并已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进行人工养殖、增殖生产。 【特征特性】:属滤食性双壳贝类,贝壳扇形,右壳较突出,黄白色,左壳稍平,较右壳稍小,呈紫褐色。壳表有15-20条放射肋,两侧壳耳有浅的足丝孔。右壳肋宽而低矮,肋间狭;团...
-
梭鱼指环虫病的防治方法
流行情况及症状:此病主要流行于春末秋初,适宜温度20~50℃,主要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丝上,少量寄生没有明显的症状,在镜检中可见较多的虫体在鳃丝上蠕动。鳃丝肿胀,有大量粘液产生。 防治方法: ①0.3~0.7克/立方米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②蠕虫净(丙硫咪唑)团...
-
海湾扇贝虾池保苗实用技术
山东莱州市是我国重要的海湾扇贝工厂化苗种培育基地、虾池保苗基地和浅海养殖基地。虾池保苗作为连接苗种培育和浅海养殖的中间环节,目前已经逐步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准备工作 1.保苗器材:保苗1亿粒时,各种器材参考用量为:规格60米的浮绠1团...
-
扇贝简介
扇贝,扇贝属贝类的总称。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扇贝科。世界扇贝及近缘品种有300余种,我国约有30余种。在我国黄海及渤海区养殖种类有本地的栉孔扇贝及国外引进的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在南海区主要养殖华贵栉孔扇贝,其闭壳肌的干品称为“带子”。 品种及特征 扇贝是我团...
-
养殖扇贝有高招
老张搞扇贝养殖已经有十几年了,他的家在秦皇岛,对大海有无限的深情。目标远大的他为了把养殖事业做大,把战场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养殖户:我在北方搞的是美国的海湾扇贝,在这里搞的是墨西哥湾扇贝,北方收获一季,南方可以收获两季,经济效益不就高了吗 本想多赚些钱的老张以为到南团...
-
海湾扇贝的高产养殖技术
1、网笼制作必须配套、合理 按每亩养10万粒计算,每亩需要直径300mm(最好采用350mm)、层数为8-10层的养成笼400个(目大15-20mm)。同时需要目大3mm和5mm的小苗暂养笼,分别为30个和20个。以作养苗和疏苗用。不论是养成笼或是暂养笼在缝制时,层间距(100团...
-
缩短扇贝养殖期的几项措施
1.及时分苗与倒笼 扇贝一年有两个适温生长期,栉孔扇贝苗养到成贝要经过三个适温生长期,所以生产上要抓紧时间在当年8月底以前分苗,这样到年底贝苗壳高可达到2厘米~3厘米。翌年4月倒笼养成时要将大小苗分开,大苗到年底10月~11月就可收获;小苗要到第三年春季4月~5月才能收获。 团...
90%的农民还看了
-
扇贝人工育苗常见细菌病的防治
在人工育苗期间,扇贝幼虫很容易感染细菌和真菌,引起大批死亡。 细菌病常见的有弧菌,有一种鳗弧菌专营分解有机体,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幼体面盘分解,这种病状特别是在采卵后的5~7天内发生,蔓延极快,6~8小时能致死全部幼虫。目前这种病原细菌引起的疾病一旦发现尚无治疗的方案,只能预防。预团...
-
微生态在扇贝育、保苗中的应用
随着贝类养殖的不断发展,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促进了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革新。但让人担忧的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造成在附帘和室外继续培育时出现严重的死亡现象。分析原因,主要为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加之外界环境多变,增大了幼体的刺激。宝来利来水产微生态制剂近几年在扇贝育、保苗团...
-
扇贝养殖的操作规范
扇贝养殖的操作规范是保证丰产高产的重要因素。近二十几年来,扇贝死亡率一直高持不下,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养殖操作不规范不科学也是重要因素。1998年,山东扇贝死亡原因全面调查报告指出,栉孔扇贝死亡主要因素是违反养殖操作规范引起养殖海区的恶性循环,各种养殖扇贝,按其不同生活习性团...
-
多肉灯泡夏季养植护理要点
进入6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夏季,多肉灯泡也开始休眠,此时也是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空气湿度较大,气温直线升高,对多肉灯泡生长极为不利。这时要注意控制浇水,尤其不要在阴雨天浇水,在不能观察出多肉灯泡是否进入休眠状态时,也不要过度的浇水,宁干勿湿,尽量保持土壤的干燥,使它们逐渐适应高温天气。团...
-
梭鱼的鱼苗培育
自平游开口的仔鱼起,培育25―30天左右,使体长达到2.5―3cm夏花鱼苗的培育过程,称做鱼苗培育。目前我国培育鲻、梭鱼苗,多采用淡水鱼传统的土池施肥稍加投饵的培苗方式。这种方法投资少,见效快,方便宜行,适于群众生产。但由于水体大,且在室外,环境条件难于控制,生产不够稳定。国外海水鱼育苗团...
-
梭鱼东方鲺的防治方法
对海水梭鱼苗感染率极高。东方鲺是海水中寄生的一种挠足类,但它不适 于咸淡水生活。如果在盐度高的水域中发现,可引进淡水降低盐度,鱼鲺在咸淡水中生活会 脱落死亡。另外,多毛类幼体,原本为虾的主要食饵,但在夏季繁殖过多时会钻入梭鱼鳃腔 ,密集于鳃耙间,状若蝇蛆,使梭鱼遭致窒息死亡。此虫害常在港团...
-
梭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
流行情况及症状:梭鱼肝胆综合症主要发生在夏季。梭鱼表现的症状不明显,亦有与出血病相似的症状,早期病鱼无明显症状,肠道食物充满,肠道无充血,只有紫鳃、白鳃现象,池塘出现零星死亡。随着夏季高温的到来,死亡量加剧,表现症状明显,紫鳃、体表充血、肝脏呈土黄色、紫色,花肝,胆囊肿大呈黑色、墨绿色,团...
-
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技术
山东省日照市沿海筏式养殖的栉孔扇贝,改传统的“春分秋收”养殖模式为“秋分春收”,即在9月下旬至10下旬,将大规格苗种装入养成笼进行养殖,到翌年4—7月份收获,整个养殖期不经过高温季节。通过几年养殖实践证明,换季养殖,不仅避免了扇贝大量死亡,而且生长良好,经济效益显著。亩产平均壳高6.5厘团...
-
梭鱼出血病的防治方法
出血病 流行情况及症状:主要在4~11月份、当水温在9~36℃时均可发生,但在梭鱼养殖中以6~9月份为主,此病与肝胆综合症容易混淆,早期病鱼的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有轻度充血症状,肠道内有少量食物,严重时充血症状加剧,眼突出、腹部膨 胀、腹腔内有腹水,团...
-
多肉灯泡斑点病的防治
多肉灯泡斑点病是严重影响多肉灯泡生长及品质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其发生可导致多肉灯泡减产或绝收。通过几年观察及实践,研究人员基本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发生条件 该病在任何多肉灯泡品种上都可发生,各品种视抵抗能力大小而不同。当气温连续2小时低于20℃时,多数多肉团...
-
养殖扇贝死亡原因和预防措施
1、死亡原因 1.1 养殖密度过大 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养殖户片面追求单位面积的产量,多数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方法,每层网笼放苗100-120粒,甚至更高。目前扇贝的养殖方法大多采用垂下式,水体交换能力差,大量的排泄物不能及时扩散,沉积在养殖筏周围的海底,并发生腐烂,产生有害团...
-
梭鱼烂鳃病的防治方法
流行情况及症状:此病流行于4~10月份,水温在 20℃以上。分细菌性烂鳃、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鱼体色发黑、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严重时离群独游水面,鳃片上有绿色、灰色、白色或蜡黄色斑点,鳃片粘液多,并常粘附淤泥,严重者鳃盖骨中央的内表皮充血、腐烂成圆形,故有"开天窗"之说。鳃丝组织镜检,有团...
-
海湾扇贝幼虫的弧菌病防治
(1)海湾扇贝幼虫的预防措施 ①保持水质优良,对水质和沉淀物做常规的细菌学检查。 ②已感染的幼体要销毁。 (2)海湾扇贝幼虫治疗方法;用抗生素治疗,但一旦出现症状和幼虫开始死亡时,抗生素已无效,而且抗生素可使幼虫停止吃食,并且使用过量时可引起死亡。所以,应以团...
-
虾夷扇贝养殖技术实用大全
俗名: 虾夷扇贝 原产于日本和朝鲜。现已引进我国,并已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进行人工养殖、增殖生产。 【特征特性】:属滤食性双壳贝类,贝壳扇形,右壳较突出,黄白色,左壳稍平,较右壳稍小,呈紫褐色。壳表有15-20条放射肋,两侧壳耳有浅的足丝孔。右壳肋宽而低矮,肋间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