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池塘甲鱼的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50:20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65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5分钟
近年来,随着商品甲鱼销售价格的不断下滑,多数养殖户已从原来全年加温养殖模式转变成以下3种养殖模式:
一、高密度加温养殖;
二、“两头加温”养殖;
三、自然越冬养殖。3种情况的共同特点是,在移至室外池塘高温养殖前甲鱼商品率低,因此室外池塘养殖阶段在甲鱼养殖全过程中显的尤为重要。本人认为:甲鱼的生长好坏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内因是甲鱼对环境的适应性,生存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个体不同的生理状况,外因是甲鱼生活环境的变化,因此甲鱼养殖应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一、饲料选择
饲料是保证甲鱼正常生长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足将影响甲鱼的生长,饲料质量差或适口性差将使甲鱼的摄食严重不足,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而目前几种养殖模式的甲鱼在移至室外池塘放养时体质均相对较弱,急需补充营养,以便快速恢复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立即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因此选择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优质配合饲料成为今后甲鱼养殖的关键。
二、水质管理
1.新建池
首先,新建池应在池底保持一定量的泥土或铺一定量的沙,否则甲鱼入池后由于没有遮蔽物而活动频繁导致水质长期浑浊。其次,新建池在放苗前应先培养好水色,以便甲鱼入池后有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减少甲鱼的活动,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否则,在放苗前刚进水,甲鱼入池后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在池中频繁活动,造成水体变浑浊,而甲鱼又不适应此种水体,更加剧烈活动,从而恶性循环使水体长期浑浊,甲鱼摄食不正常,最终导致甲鱼生长缓慢,且易发病。
2.水色培养
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对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利用水体二氧化碳及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达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改良水质,稳定水环境,同时亦可起到遮蔽作用而减少互相撕咬。但超量则易导致浮游植物衰老死亡而引起水质剧变。
酸性水环境中,甲鱼活动减弱,摄食下降,抗病力低,而强碱性环境对甲鱼的皮肤粘膜有损害,因此甲鱼池应多保持弱碱性水环境。室外池塘甲鱼养殖均处于高温情况下,所以培养藻类应以高温弱碱条件下最适合生存的微囊藻为主。培养方法为:施用生石灰60千克/亩,过磷酸钙5千克/亩,尿素2千克/亩,施肥注水培养。
水色培养好后,为了防止水体老化或倒水(水变褐色或泛白色),首先应保持经常少量的换水,使浮游植物保持肥、活、嫩、爽;其次,当浮游动物数量偏多时应及时用生石灰及一定量的“敌百虫”予以杀灭,最后再使用含氯消毒剂后换水1/4左右。
3.防水变
由于水体控制不好,导致浮游植物急剧、大批量死亡,使水质严重缺氧,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称为水变。其过程一般由原来的浓绿或蓝绿急剧变成暗黑色,以后逐渐变得澄清透明,其水体中浮游植物残存极少,光合作用停止,而增加的大量浮游植物死骸及原来的有机质在水体中剧烈氧化分解,使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最终酵解而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甲鱼摄食及抗病能力下降。
遇水变后应注意搞好浮游植物的培养以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首先应及时排掉部分旧水而注入新水,减少池中的有机质,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应施放一定量肥料加速浮游植物的繁殖,由于水变水体总氮含量偏高,因此应以施磷肥为主,以达到调节水体氮磷比例,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目的。
4.水体溶氧应充足
虽然甲鱼是肺呼吸动物,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但其养殖水体仍应保持4毫克/升以上的溶氧,这是因为甲鱼大量含丰富蛋白质的排泄物和跌落水体中的饲料如不能有氧分解,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酵解,易造成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累,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摄食下降及抗病力减弱。因此水体由于各种情况而溶氧下降时应能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来补充水体溶氧,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三、放养密度
多年来多数养殖户在室外池塘甲鱼养殖过程中,为了甲鱼快速生长而采取低养殖密度,但却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有两方面:首先,甲鱼是一种争食性很强的动物,低密度下甲鱼争食性下降,反不利于生长;其次,由于甲鱼数量少,在投饵方面难于控制,少投则摄食量不足,多投则又容易造成甲鱼过食而引起病害,所以室外池塘甲鱼放养时应按不同规格将其放养密度加大为8只/平方米~13只/平方米。
四、投饵
室外池塘甲鱼的投饵应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早期由于气温尚偏低,因此多采取水下投饵,以达到多摄食的目的。中期则采取“两头多、中间少”的办法,因两头水温、气温均属甲鱼最适生长条件,因此应多投喂,以加快生长,中间由于温度太高,甲鱼代谢下降,少投饵有利于甲鱼的正常生长。晚期由于天气变凉,气温下降,投饵应改为水下,否则由于温差的原因,甲鱼摄食量将急剧下降。
推荐阅读
-
甲鱼温室健康养殖中产关键技术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要求吃到优质、安全的商品鳖,因此,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产品质量是今后养鳖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途径。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投喂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等特点,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团...
-
造成甲鱼病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养殖甲鱼虽然效益较好,但难度也比较大,稍有不慎,甲龟就会大批死亡:造成甲龟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水质污染。甲鱼池水要新鲜,如长期不换新水(特别是稚、幼甲鱼),由于残饵和排泄物的大量存积,会使有害菌、藻类及病原体大量繁殖,导致传染性疾病发生: 二是放养密度过团...
-
护坡铺网防甲鱼逃
土塘养殖甲鱼的养殖户都有这样的体会:由于甲鱼天生爱打洞,每年干塘后,塘基上都有数量不等的洞穴,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检查和修补池塘。甲鱼这种习性,一方面破坏了塘基,另一方面还给养殖户造成了经济损失,有些甲鱼就通过洞穴逃走了,鱼抓不干净也是常有的事。 为了防止甲鱼逃跑和保护塘基,在揭团...
-
甲鱼繁殖习性
甲鱼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在自然环境中,当水温上升到20℃时,性成熟的甲鱼开始发情交配,28℃-30℃是产卵的最佳水温。甲鱼在一年中可多次产卵,雌鳖在产卵时会选择合适的地点挖洞产卵。其产卵次数、每次产卵量以鳖卵大小因生活地域、雌鳖的年龄、体重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而各有差异。雌鳖产卵后即自团...
-
甲鱼病防治
甲鱼病很多,从致病原因来看,可分为传染性疾病、侵袭性疾病,管理中的常民病有三种类型。 一、传染性疾病 由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包括:红脖子病、出血病、腐皮病、白霉病、红底板病、水霉病等。 1.红脖子病 病原体为产气单胞杆菌。 防治方法: 团...
-
如何饲养小甲鱼
鳖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喜食鱼、虾、贝、昆虫及动物内脏和尸体。动物性料缺乏时,也需吃青草、瓜类和粮食等植物性铒料,性贪食,铒料不足时,常自相残食。 饲养小甲鱼跟一般养龟差不多,就是水可以再深一点。 1、环境 弄个一个缸,越大越好,最好是长方形的玻璃团...
-
温室甲鱼的养殖技术
为了降低养鳖成本,节约能源,商品鳖的加温养殖主要方法是在鳖池上搭建塑料大棚,一般可比室外提高水温5℃。在有地热水资源的地方,如在塑料大棚内引进地热水,则更有利于鳖的生长。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投喂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等特点,做好甲鱼团...
-
甲鱼疾病的特点和预防
甲鱼疾病的特点 1、潜伏期和病程长 (1)健康鳖的抗病力强,虽受病原体侵袭,也会经过长时间的“较量”才会发病。 (2)鳖病病原体多为条件致病菌,如鳖自身健康和在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往往带菌而不发病。 2、继发性感染、并发症多。 3、诊断、治团...
-
小龙虾高效养殖经验
近年来,新沂市唐店镇兴起小龙虾养殖,一些养殖户在多年的养殖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养殖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2011年唐店镇高志军小龙虾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塘口情况 池塘水源充足且符合国家无公害水质标准,池塘面积10亩,池底淤泥深20厘米左右,水深60~100厘米。池中设团...
-
甲鱼疖疮病的治疗方法
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锦宅甲鱼场,有一池共放养甲鱼8000只,于2002年4月16日发现患有疖疮病。业主先后用高锰酸钾5ppm进行控制处理,未见明显疗效。20日出现大量死亡,当天死亡达135只。21日业主送诊病甲鱼4只,检查发现其背甲、腹甲、颈部及 四肢根部都出现大小不一的疖疮。有的疖疮已形成团...
-
北方池塘鲢鱼种双线绦虫病的防治
双线绦虫隶属绦虫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食鱼鸟类。舒兰市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在鲫鱼及野杂鱼体内偶有发现,近年在本市西部沿江区和大中型水库附近的人工池塘内大量发现。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趋势,主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据调查统计:最高的池塘团...
-
甲鱼越冬后期死亡预防
在每年11月至次年3、4月的甲鱼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越冬期最后的一到两个月),甲鱼体内的能量物质大量消耗,抵抗力、应激能力均下降,有时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人们将此称为越冬死亡症,或称为苏醒死亡症等。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死亡率高的可达20%,严重影响了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死亡者团...
-
春季甲鱼病害防治对策
针对我区周浦桑园地村甲鱼养殖户郑永发,前几天有一三百平方外塘池突然甲鱼大批死亡,本人立即去了解情况,主要是因为池底常年不清淤,开春后不喂饲,台湾种抗病差等原因造成。本人认为,开春期间,抓好甲鱼养殖的“水质关、营养关、防病关”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水质关: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团...
-
淡水小龙虾稚虾培育技术
稚虾离开母体生活,一般是在稚虾池内进行,待稚虾全部离开母体后将亲虾移出,留下稚虾进行培育,此时稚虾的平均体长为0.8厘米,经过15天的培育后,体长可达2.4-3厘米,供养殖户进行成虾养殖生产。 (1)培育池要求 稚虾池以面积20-40m2、水深0.6-0.8m的水泥池团...
-
网箱养殖鲢鱼病的预防方法
1.中华鳋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黏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常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4~10月为该病的流行季节,6~9月为流行高峰。2.锚头鳋病。锚头鳋可寄生于鱼的全身,虫体前半部钻入寄主组织内,后半部露在外面。花白鲢感染此病团...
-
甲鱼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甲鱼常见的病害有:水霉病、脖肿病、红脖病、肠炎病、出血病、腐皮病、感冒病。这些病害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如下: 1、水霉病 症状:肉眼可见甲鱼四肢、颈部、尾部等处出现水霉,生长缓慢。防治方法是:发病后可用鱼康宁或用万分之四小苏打和万分之四食盐合剂全池泼洒,效果很好。 团...
-
夏季鱼种混养小龙虾技术
为了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目前水产养殖均采用主养某种品种的同时兼养其他一种或多个品种的混合养殖模式即混养模式。利用鱼、虾、蟹、贝及水生植物等共生原理,调整生态养殖布局,提高养殖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水产品发病率,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团...
-
小龙虾大棚反季节的养殖技术
大棚反季节养殖淡水小龙虾与大棚种植蔬菜方式相似,都是采用目光作为保温能源维持大棚内环境和水体的温度,保证小龙虾正常生长。 养殖塘口建设与改造 考虑到大棚装置的稳定性和方便性,养殖塘口尽可能为条沟状长方形。新开挖的塘口按条沟状长方形开挖即可,老塘口改造可筑埂设坡,创造有利于设置大团...
-
甲鱼腐皮病防治方法
主要病原目前已从患腐皮病的不同病灶中分离到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其中以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主要症状该病的病灶可发生在体表的各个不同部位,并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表糜烂和溃烂就是腐皮病的主要症状。另外,甲鱼也可出现细菌感染的疖疮穿孔等症状。全国养鳖地区均有发生,尤以温室养鳖团...
-
疑是水冷患“感冒” 天暖千条鲢鱼齐晒太阳
今天,李沧区水上公园水池内的千条大鲢鱼集体游到水面,晒起了“日光浴”,引得百余市民纷纷与其“亲密接触”。 今天上午,记者闻讯赶到李沧区水上公园看到,成群的大鲢鱼游到水面,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十分惬意。围观的市民中不时有人把手伸到水中与鱼儿“亲密接触”,更有好事团...
90%的农民还看了
-
甲鱼温室健康养殖中产关键技术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要求吃到优质、安全的商品鳖,因此,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产品质量是今后养鳖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途径。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投喂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等特点,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团...
-
造成甲鱼病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养殖甲鱼虽然效益较好,但难度也比较大,稍有不慎,甲龟就会大批死亡:造成甲龟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水质污染。甲鱼池水要新鲜,如长期不换新水(特别是稚、幼甲鱼),由于残饵和排泄物的大量存积,会使有害菌、藻类及病原体大量繁殖,导致传染性疾病发生: 二是放养密度过团...
-
护坡铺网防甲鱼逃
土塘养殖甲鱼的养殖户都有这样的体会:由于甲鱼天生爱打洞,每年干塘后,塘基上都有数量不等的洞穴,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检查和修补池塘。甲鱼这种习性,一方面破坏了塘基,另一方面还给养殖户造成了经济损失,有些甲鱼就通过洞穴逃走了,鱼抓不干净也是常有的事。 为了防止甲鱼逃跑和保护塘基,在揭团...
-
甲鱼繁殖习性
甲鱼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在自然环境中,当水温上升到20℃时,性成熟的甲鱼开始发情交配,28℃-30℃是产卵的最佳水温。甲鱼在一年中可多次产卵,雌鳖在产卵时会选择合适的地点挖洞产卵。其产卵次数、每次产卵量以鳖卵大小因生活地域、雌鳖的年龄、体重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而各有差异。雌鳖产卵后即自团...
-
甲鱼病防治
甲鱼病很多,从致病原因来看,可分为传染性疾病、侵袭性疾病,管理中的常民病有三种类型。 一、传染性疾病 由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包括:红脖子病、出血病、腐皮病、白霉病、红底板病、水霉病等。 1.红脖子病 病原体为产气单胞杆菌。 防治方法: 团...
-
如何饲养小甲鱼
鳖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喜食鱼、虾、贝、昆虫及动物内脏和尸体。动物性料缺乏时,也需吃青草、瓜类和粮食等植物性铒料,性贪食,铒料不足时,常自相残食。 饲养小甲鱼跟一般养龟差不多,就是水可以再深一点。 1、环境 弄个一个缸,越大越好,最好是长方形的玻璃团...
-
温室甲鱼的养殖技术
为了降低养鳖成本,节约能源,商品鳖的加温养殖主要方法是在鳖池上搭建塑料大棚,一般可比室外提高水温5℃。在有地热水资源的地方,如在塑料大棚内引进地热水,则更有利于鳖的生长。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投喂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等特点,做好甲鱼团...
-
甲鱼疾病的特点和预防
甲鱼疾病的特点 1、潜伏期和病程长 (1)健康鳖的抗病力强,虽受病原体侵袭,也会经过长时间的“较量”才会发病。 (2)鳖病病原体多为条件致病菌,如鳖自身健康和在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往往带菌而不发病。 2、继发性感染、并发症多。 3、诊断、治团...
-
小龙虾高效养殖经验
近年来,新沂市唐店镇兴起小龙虾养殖,一些养殖户在多年的养殖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养殖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2011年唐店镇高志军小龙虾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塘口情况 池塘水源充足且符合国家无公害水质标准,池塘面积10亩,池底淤泥深20厘米左右,水深60~100厘米。池中设团...
-
甲鱼疖疮病的治疗方法
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锦宅甲鱼场,有一池共放养甲鱼8000只,于2002年4月16日发现患有疖疮病。业主先后用高锰酸钾5ppm进行控制处理,未见明显疗效。20日出现大量死亡,当天死亡达135只。21日业主送诊病甲鱼4只,检查发现其背甲、腹甲、颈部及 四肢根部都出现大小不一的疖疮。有的疖疮已形成团...
-
北方池塘鲢鱼种双线绦虫病的防治
双线绦虫隶属绦虫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食鱼鸟类。舒兰市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在鲫鱼及野杂鱼体内偶有发现,近年在本市西部沿江区和大中型水库附近的人工池塘内大量发现。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趋势,主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据调查统计:最高的池塘团...
-
甲鱼越冬后期死亡预防
在每年11月至次年3、4月的甲鱼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越冬期最后的一到两个月),甲鱼体内的能量物质大量消耗,抵抗力、应激能力均下降,有时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人们将此称为越冬死亡症,或称为苏醒死亡症等。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死亡率高的可达20%,严重影响了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死亡者团...
-
春季甲鱼病害防治对策
针对我区周浦桑园地村甲鱼养殖户郑永发,前几天有一三百平方外塘池突然甲鱼大批死亡,本人立即去了解情况,主要是因为池底常年不清淤,开春后不喂饲,台湾种抗病差等原因造成。本人认为,开春期间,抓好甲鱼养殖的“水质关、营养关、防病关”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水质关: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团...
-
淡水小龙虾稚虾培育技术
稚虾离开母体生活,一般是在稚虾池内进行,待稚虾全部离开母体后将亲虾移出,留下稚虾进行培育,此时稚虾的平均体长为0.8厘米,经过15天的培育后,体长可达2.4-3厘米,供养殖户进行成虾养殖生产。 (1)培育池要求 稚虾池以面积20-40m2、水深0.6-0.8m的水泥池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