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甜菜褐斑病

发布时间:2024-10-26 09:50:1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91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甜菜褐斑病又称叶斑病、斑点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甜菜生产的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由发生。一般发生可使块根减产10%~20%,含糖降低1度;严重发生地块可减产40%,含糖下降2~3度。

症状主要发生在甜菜植株的叶片及叶柄上。最初在叶片上出现褐色或紫褐色小圆点,并逐渐扩大为直径3~4毫米的病斑。病斑外缘呈红褐色。后期褐斑中央出现灰白色霉层,天气潮湿时更明显;病斑中央薄而易碎。发病后期病斑逐渐连片,导致叶片干枯死亡。病斑先在外层叶片发生,逐渐向内层扩展。由于受害叶不断死亡,加速新叶生成,导致根头增大加长,形状如菠萝。叶柄受浸染时,出现梭形病斑。

甜菜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受气象条件、致病菌数量及甜菜自身的抗病性的制约。

⑴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 当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连续两天以上降雨,相对湿度超过70%时,地表病叶便会产生孢子。之后,若再次降雨,那么10~15天后就会出现第一批病斑。东北产区首批病斑一般出现在7月上、中旬。如果每10天平均气温在19~25度,最低平均气温13度以上,至少有1~2次降雨,每次雨量在20毫米以上时,病害就会迅速扩展。

⑵越冬致病菌的数量 多年种甜菜的老区,田间越冬致病菌丝团多,一般发病较重;新地块发病轻。在重茬、迎茬地块或靠近上年发病地块种甜菜时发病重。

⑶甜菜品种的抗病性  一般国外非抗品种易感病,而且发病重;而我国育成的多倍体品种甜研301、302等甜研系列品种抗病性强、发病轻。

⑷植株的不同生长阶段  苗期及新叶基本不感病;一般长出15片真叶后易感病。

甜菜褐斑病是由多种发病因子引起的流行性病害,所以单一防治措施难以有效控制,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结合栽培技术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才能取得效果。

⑴采用抗病性品种。甜研301、302、303或201、202等甜研系列品种对褐斑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通常比一般品种抗性高出1级、产糖量高10%以上。

⑵严格实行4年以上轮作。甜菜地绝不能虫、迎茬,而且地块要远离上年甜菜的地块(500~1000米),以免病菌传播。

⑶彻底清理田间病残茎叶。收获后,发病地块的甜菜茎叶要彻底清除,并实行秋翻地,减少病源。

⑷药剂防治。目前,防治甜菜褐斑病效果较好的农药有以下几种:

①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②70%甲基托布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③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粉剂。

④40%灭病威或40%白霜净(即20%多菌灵+20%硫磺)胶悬剂,50~60毫升/亩,即600~800倍液。

⑤20%三苯菌清可湿性粉剂250~400倍液。

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50~400倍液。

药剂配制的方法:将称好重量的药剂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之后加足水充分搅拌成所需浓度,每亩用药液40~50公斤。当田间首批病斑出现时即应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发病严重地块应喷药3~4次。如果喷药当天遇雨,应视情况补喷。

分享
1
上一篇: 棉花主要有哪些病害及其防治 下一篇:甜菜根腐病
目录

推荐阅读

90%的农民还看了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