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枝腐病防治
发布时间:2024-10-26 09:50:1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45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杨梅枝腐病是危害枝条,造成枝条腐烂的真菌性病害,是杨梅老树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多由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已相继发生并造成为害,造成枝干腐烂枯死,引起树体早衰。
1 为害症状
杨梅枝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从枝干伤口、裂缝或新梢与基枝 的节间侵入,并从此处开始发病,逐渐蔓延整个枝梢,直至2~3年生枝序都发病枯萎。枝干病斑初期呈红褐色,稍隆起,皮层组织松软,用手指按时即 下陷。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为黑褐色,下陷更深,在病枝上产生许多密集细小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子座。雨天潮 湿时,枯枝上的病斑吸水,分生孢子从孔口溢出,借助风雨扩散,进行再侵 染。
2 防治方法
2.1 增强树势 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 与微肥的应用;科学修剪,改善树体通透性等,促使树势健壮,减少病害发 生。
2.2 清除病树 及时剪除病梢,将病枝、病叶、死树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 侵染源。
2.3 药剂防治 为防新梢发病,在春梢抽生初期至6月上旬果实成熟前,每 隔7~10天连喷2~3次杀菌剂,以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800倍液交替使用。
另外,对剪除病枝、病叶后的树冠应及时喷施上述农药。若因树冠残缺 而使枝干严重外露,还应进行枝干涂白保护,以防日灼。
推荐阅读
-
杨梅干枯病
1、发病症状:杨梅干枯病发病较普遍,一般进入盛果期后的果树发病较多,危害枝条生长。初期症状为不规则暗褐色病斑,后病斑随病情发展而不断扩大。病斑沿枝干上下左右扩展,甚至环绕枝干1周。病斑表面失水稍凹陷,干枯不脱落,后木质部逐渐干枯。发病枝条上部叶片变小、变皱,生长缓慢,落叶落果。 团...
-
杨梅褐斑病
1、发病原因:杨梅褐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是歙县危害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病害。发病的原因是:⑴5-6月份雨水多,园内湿度大,适宜病菌蔓延;⑵管理粗放,通风透光条件差,树势弱抗病能力差;⑶土壤贫瘠板结,高温干燥,不利杨梅形成根瘤,树势弱,易发病。 2、发病症状。约在5月份树叶上团...
-
杨梅癌肿病
1、发病症状:杨梅癌肿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2-3年生结果树的枝干,多在枝杆上形成肿瘤,肿瘤近球形,大小不一,木栓质很硬,呈褐色至黑褐色。一般枝杆上的肿瘤在4月上旬开始增大,7-8月份增大最快。11月份以后停止扩展。 2、发生规律。病原以细菌在病树枝干肿瘤组织中越冬。翌春团...
-
越夏圣女果无公害栽培技术
夏圣女果生长期处在强光、高温、病虫害盛发季节,常规栽培条件下病毒病发生较重。盐城市蔬菜研究所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麦茬圣女果越夏无公害栽培技术,亩产5000公斤以上。现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选择抗病毒、耐热、耐裂、耐储运的中晚熟品种,如合作906、超粉1号、中杂9号、金棚1号等团...
-
柿子角斑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柿子角斑病分布颇广,华北、北山区、川、贵州、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产区均有发生。5-8月份降雨早、雨日多、雨量大,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和侵入,发病早而严重,老叶、树冠下部叶及内膛叶发病严重。 叶片受害,初期正面出现不规则形黄绿色病斑,以后颜色逐渐加深,变成褐色或团...
-
冬枣尺蠖的无公害防治
防治原则是利用其树下越冬、雌蛾无翅等特点,加大冬枣树下防治力度,消灭或阴止雌蛾上树产卵。大面积进行防治可减少虫量80%~90%,在基础上,为消灭冬枣树上漏网幼虫,可采用无公害农药防治。 春季成虫羽化前,在树周围1米、深15厘米范围的土层内翻土挖蛹,收集蛹块集中处理。也可在秋季深团...
-
杨梅蓑蛾类的发生与防治
蓑蛾俗称蓑衣虫、袋衣虫、袋皮虫、背包虫、茧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浙江的余杭、余姚、慈溪、黄岩、温州等地都有发生。可为害杨梅、桃、梨、柑橘、梧桐等。侵害杨梅的蓑蛾主要有下列3种。 虫体特征及为害特点 1.大蓑蛾: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4~5月间成蛹团...
-
杨梅蚧类防治技术
危害杨梅的蚧类害虫,主要有杨梅柏牡蛎蚧、牡蛎蚧和樟盾蚧三种。 1、柏牡蛎蚧 (1)形态特征 雌成虫介壳褐黄色或棕褐色,介壳细长,略有光泽。 (2)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杨梅枝叶上越冬,第一代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孵化,5月下旬至6月团...
-
冬枣的虫害与措施
成虫体长0.15毫米左右,初为白色,后为淡褐色,半透明。一年发生3-5代,一年有3次高峰,分别为4月中旬、6月中旬和7月中旬。以6月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叶片被害呈灰白色,叶肉增厚,变硬变脆,并向叶面卷曲,近看似叶片发灰,故名灰叶病。 防潮措施:⑴发芽前喷波美5o团...
-
冬枣树萌芽期防治虫害技术
冬枣树在萌芽期发生的害虫主要有:绿盲蝽蟓、食芽象甲、冬枣步曲、冬枣瘿蚊(卷叶蛆)等,此期的害虫防治工作是冬枣树全年管理的重要时期。冬枣芽被害虫侵害后,将造成卷叶、叶片出现孔洞或萌而不发、死芽等现象。这时期的用药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应选择内吸性强、持效期长和触杀作用快的杀虫药剂。 团...
-
冬枣树四大害虫逐个谈
2000年以前此虫害在运城地区危害较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是从前年到今年,其危害日趋猖獗,让人猝不及防。据观察,绿盲蝽象的危害没有一定规律,忽前忽后。特别是去年,4月5日即对萌芽大量危害;而今年又在5月中旬开始大面积危害。如药品选择不当或防治不及时,一个晚上全园就会被咬得一塌糊涂。表团...
-
杨梅梢枯病
【杨梅梢枯病发病因素】: 杨梅枯梢病是由于缺硼引起,因此,有计划的补硼涉农信息服务大全则可以消除该病的危害。 【杨梅梢枯病防治方法】: 在杨梅生长期间喷施0.1至0。2硼砂溶液2至3次可有效防治该病。也可采用根施,轻度缺硼时,每亩用0.3至0.6公斤的硼砂,团...
-
浅谈绿盲蝽象对冬枣树的危害及防治
近年来,绿盲蝽象对华北地区冬枣树的危害逐年加重。轻者造成枣芽晚发,叶片穿孔卷曲,花蕾发育延迟;重者花蕾停止发育,幼果僵化脱落,严重降低了当年枣果的产量、品质,对来年树势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及时抓好绿盲蝽象的防治是冬枣树管理的重中之重。 绿盲蝽象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4-5代。团...
-
杨梅小叶病的介绍与防治
(1)症状。据报道,杨梅小叶病是因缺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或叫缺素症。具体表现为各类枝梢生长停止提前,主梢顶部枯焦而死,在其侧部抽生短缩的丛生枝,病枝节间缩短,叶数减少,叶片短狭细小,叶面粗糙、叶肉增厚、叶质硬脆、叶脉凸起,叶柄及主脉局部褐色木栓化或纵裂。嫩叶长期不能转绿,远看焦黄色,重病团...
-
冬枣铁皮病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冬枣铁皮病,又名缩果病、黑腐病,俗称雾焯、雾燎头、干腰、黑腰、铁焦、火头等,是一种严重危害冬枣树的果实病害。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该病为害日趋严重。其在着色前后开始,发病快而集中,常常暴发流行。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广西、四川等很多冬枣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因该病造成产量损失团...
-
适合长途运销的气调保鲜杨梅的方法
适合长途运销的气调保鲜气调保鲜,不是所有种类的果品都适用的。我们研究发现,杨梅在鲜果贮放期间,呼吸强度很高,释放出大量乙烯,促使果实衰老和腐烂。对此,通过降低温度,改变气体比例,降低呼吸消耗,以及清除有害成分气体,可以延缓衰老时期,达到延长贮藏保鲜的目的。 气调保鲜的操作技术是团...
-
适合就地销售的低温保鲜杨梅的方法
适合就地销售的低温保鲜在浙江就地销售的低温保鲜,早已被厂家广泛应用,一般是利用大中城市中原有的大型冷库,保鲜时间约1-2个月。杨梅经过冷库1-2个月保鲜以后如仍以鲜果供应市场,则感到品质不够要求,但作为加工原料,例如用于加工糖水杨梅罐头,其产品质量与用刚采鲜果加工的糖水杨梅罐头无甚差异。团...
-
长期保存的速冻保鲜杨梅的方法
适合作长期保存的速冻保鲜速冻贮藏保鲜,选用的果实应清洁、新鲜、硬度良好、无损伤,其成熟度在90%左右为宜。取以上果实,在果实表面均匀喷播一层清洁水分(应注意水温不宜过高,掌握在5℃左右),再在-30℃条件下冷冻,一般速冻时间为15分钟左右,使果实内部的温度降到-20℃,然后放到-18℃的团...
-
杨梅如何冷藏保鲜
杨梅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其中以浙江省的杨梅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杨梅成熟期正值水果淡季的初夏。 1.采收:选用果肉坚硬,果面光亮并具有其品种特征的红紫色果实。挑选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囊状体。 2.采后预冷:杨梅属于组织娇嫩、营养价值高和采后寿命短的果实,为了保持其团...
-
杨梅的保鲜
杨梅不耐贮藏运输,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与保鲜,错时上市。 低温保鲜 一是选果。选择9成熟(未熟或过熟之果都不宜)、圆整、发育良好、无损伤无霉烂的果实。 二是预冷。经选果实立即进入冷库或小型冷库预冷,使温度降至特定温度(一般在0℃~2℃)。 团...
90%的农民还看了
-
杨梅干枯病
1、发病症状:杨梅干枯病发病较普遍,一般进入盛果期后的果树发病较多,危害枝条生长。初期症状为不规则暗褐色病斑,后病斑随病情发展而不断扩大。病斑沿枝干上下左右扩展,甚至环绕枝干1周。病斑表面失水稍凹陷,干枯不脱落,后木质部逐渐干枯。发病枝条上部叶片变小、变皱,生长缓慢,落叶落果。 团...
-
杨梅褐斑病
1、发病原因:杨梅褐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是歙县危害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病害。发病的原因是:⑴5-6月份雨水多,园内湿度大,适宜病菌蔓延;⑵管理粗放,通风透光条件差,树势弱抗病能力差;⑶土壤贫瘠板结,高温干燥,不利杨梅形成根瘤,树势弱,易发病。 2、发病症状。约在5月份树叶上团...
-
杨梅癌肿病
1、发病症状:杨梅癌肿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2-3年生结果树的枝干,多在枝杆上形成肿瘤,肿瘤近球形,大小不一,木栓质很硬,呈褐色至黑褐色。一般枝杆上的肿瘤在4月上旬开始增大,7-8月份增大最快。11月份以后停止扩展。 2、发生规律。病原以细菌在病树枝干肿瘤组织中越冬。翌春团...
-
越夏圣女果无公害栽培技术
夏圣女果生长期处在强光、高温、病虫害盛发季节,常规栽培条件下病毒病发生较重。盐城市蔬菜研究所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麦茬圣女果越夏无公害栽培技术,亩产5000公斤以上。现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选择抗病毒、耐热、耐裂、耐储运的中晚熟品种,如合作906、超粉1号、中杂9号、金棚1号等团...
-
柿子角斑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柿子角斑病分布颇广,华北、北山区、川、贵州、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产区均有发生。5-8月份降雨早、雨日多、雨量大,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和侵入,发病早而严重,老叶、树冠下部叶及内膛叶发病严重。 叶片受害,初期正面出现不规则形黄绿色病斑,以后颜色逐渐加深,变成褐色或团...
-
冬枣尺蠖的无公害防治
防治原则是利用其树下越冬、雌蛾无翅等特点,加大冬枣树下防治力度,消灭或阴止雌蛾上树产卵。大面积进行防治可减少虫量80%~90%,在基础上,为消灭冬枣树上漏网幼虫,可采用无公害农药防治。 春季成虫羽化前,在树周围1米、深15厘米范围的土层内翻土挖蛹,收集蛹块集中处理。也可在秋季深团...
-
杨梅蓑蛾类的发生与防治
蓑蛾俗称蓑衣虫、袋衣虫、袋皮虫、背包虫、茧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浙江的余杭、余姚、慈溪、黄岩、温州等地都有发生。可为害杨梅、桃、梨、柑橘、梧桐等。侵害杨梅的蓑蛾主要有下列3种。 虫体特征及为害特点 1.大蓑蛾: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4~5月间成蛹团...
-
杨梅蚧类防治技术
危害杨梅的蚧类害虫,主要有杨梅柏牡蛎蚧、牡蛎蚧和樟盾蚧三种。 1、柏牡蛎蚧 (1)形态特征 雌成虫介壳褐黄色或棕褐色,介壳细长,略有光泽。 (2)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杨梅枝叶上越冬,第一代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孵化,5月下旬至6月团...
-
冬枣的虫害与措施
成虫体长0.15毫米左右,初为白色,后为淡褐色,半透明。一年发生3-5代,一年有3次高峰,分别为4月中旬、6月中旬和7月中旬。以6月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叶片被害呈灰白色,叶肉增厚,变硬变脆,并向叶面卷曲,近看似叶片发灰,故名灰叶病。 防潮措施:⑴发芽前喷波美5o团...
-
冬枣树萌芽期防治虫害技术
冬枣树在萌芽期发生的害虫主要有:绿盲蝽蟓、食芽象甲、冬枣步曲、冬枣瘿蚊(卷叶蛆)等,此期的害虫防治工作是冬枣树全年管理的重要时期。冬枣芽被害虫侵害后,将造成卷叶、叶片出现孔洞或萌而不发、死芽等现象。这时期的用药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应选择内吸性强、持效期长和触杀作用快的杀虫药剂。 团...
-
冬枣树四大害虫逐个谈
2000年以前此虫害在运城地区危害较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是从前年到今年,其危害日趋猖獗,让人猝不及防。据观察,绿盲蝽象的危害没有一定规律,忽前忽后。特别是去年,4月5日即对萌芽大量危害;而今年又在5月中旬开始大面积危害。如药品选择不当或防治不及时,一个晚上全园就会被咬得一塌糊涂。表团...
-
杨梅梢枯病
【杨梅梢枯病发病因素】: 杨梅枯梢病是由于缺硼引起,因此,有计划的补硼涉农信息服务大全则可以消除该病的危害。 【杨梅梢枯病防治方法】: 在杨梅生长期间喷施0.1至0。2硼砂溶液2至3次可有效防治该病。也可采用根施,轻度缺硼时,每亩用0.3至0.6公斤的硼砂,团...
-
浅谈绿盲蝽象对冬枣树的危害及防治
近年来,绿盲蝽象对华北地区冬枣树的危害逐年加重。轻者造成枣芽晚发,叶片穿孔卷曲,花蕾发育延迟;重者花蕾停止发育,幼果僵化脱落,严重降低了当年枣果的产量、品质,对来年树势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及时抓好绿盲蝽象的防治是冬枣树管理的重中之重。 绿盲蝽象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4-5代。团...
-
杨梅小叶病的介绍与防治
(1)症状。据报道,杨梅小叶病是因缺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或叫缺素症。具体表现为各类枝梢生长停止提前,主梢顶部枯焦而死,在其侧部抽生短缩的丛生枝,病枝节间缩短,叶数减少,叶片短狭细小,叶面粗糙、叶肉增厚、叶质硬脆、叶脉凸起,叶柄及主脉局部褐色木栓化或纵裂。嫩叶长期不能转绿,远看焦黄色,重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