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怎样拯救被化肥喂瘦的耕地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8:0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064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作为农田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粮食产量发挥了巨大作用。多施肥才能多打粮,已成为很多农民的共识。这些年,我国的化肥施用量越来越多,产量却再也提不上去。据统计年鉴记载:我国 1978 年化肥消耗总量 884 万吨,到 2007 年化肥消耗总量 5107.8 万吨,到现在已经接近了全球化肥总用量的 1/3 。化肥的大量投入虽然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但同时危害也开始显现,如土壤板结、酸化。板结会使土壤保持水分、养分的能力变差,影响作物根系生长,降低作物产量。我国知名农业专家、嘉盛农业董事长杨建国认为:“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以后,土壤的基础地力得不到补偿,土壤基础地力就会变低。完全有赖于水肥的投入,地越施越懒。”耕地被化肥“喂瘦”,再不改土改肥,增收就会遇到阻碍,增产就会遇到瓶颈。

杨建国介绍,针对这个问题,农业研究者提出的各种解决途径,包括合理施肥、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加大对微肥及生物肥的利用,各级农业部门也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组织制定发布本区域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我国从 2005 年起,开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

杨建国指出,问题依然很多。首先,虽然近几年国家每年都要投入十几个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但整个国家有 18 亿亩耕地,平均下来每亩地才投入一块钱。其次,土地地块小,养分空间变异大,技术仍然不能适应这种千家万户的经营模式。农民也表示自己不愿意拿钱来测土。

杨建国说,在新技术推广受阻的情况下,农企自己开始尝试各种办法,千方百计提高地力。嘉盛农业就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选土护土妙招。杨建国曾经带领团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绿色蔬菜土壤质量标准,对土壤的有机质比例,甚至是土地距离主干道的距离都做了详细的要求。按照这个标准,他们一个省一个省地找,几乎走遍了中国北方的山山水水,终于在山西沁县找到了优质土壤。要生产绿色蔬菜,光有好土壤还不行,生产过程中也要对土壤进行科学保护。嘉盛农业在土壤使用方面制定了四大条要求,一是遴选 3 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激素的优质土地作为蔬菜种植土壤,二是在首次种植之前将地表至地下一米的土壤挖出,将底下的生土改良成优质熟土,三是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激素和其他添加剂,四是每年 7-8 月休耕,让土地张草积肥,恢复地力。除此以外,嘉盛农业还对空气、水源等的使用做了详细规定,防治空气和灌溉水对土壤造成污染。

嘉盛农业的经验值得重视和学习,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国这么大,单靠一个企业、一个县市,土壤改良修复工作恐怕难有改观。杨建国认为,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结合先进国家的经验,解决土地退化的问题,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是重要前,而且改土改肥不仅涉及到具体的技术设计和制度安排,更和国家农业战略布局密切相关,只有吃透并严格落实中央精神、整合力量、全面协调这项工作才有可能取得实效。

分享
1
上一篇: 施用微肥应慎重 下一篇: 微灌施肥注意事项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