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泛人工智能时代的N种可能

发布时间:2024-11-10 17:06:28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84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8分钟

当下,人工智能绝对称得上行业“热词”。 无论是前不久刚刚闭幕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杭州主会场系列活动,还是本周举行的第四届国际网络空间数据科学大会(IEEE DSC 2019),“人工智能”均频繁被提及。今年,人工智能又被教育部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浙江大学等全国35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浙大还将在竺可桢学院新设图灵班。 我们该如何理解人工智能这一概念?看似玄妙的它被运用在哪些领域?人工智能是否安全?在一场场专业论坛的观点碰撞中,人工智能的轮廓也变得清晰起来。 人工智能 到底为何物? 小至智能零售的人脸识别、定制化推送,大至规模浩大的智能制造业……纵观当下社会生活角角落落,人工智能的身影早已不鲜见。

那么,你眼中的人工智能到底为何物? 是当年斯皮尔伯格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历经磨难却始终以爱人类妈妈为使命的机器人小孩?还是电影《她》中那个拥有迷人声线、温柔体贴又幽默的女声操作系统?又或是号称能实现“自动驾驶”的特斯拉汽车?还是战胜著名围棋手柯洁的“阿法狗”? 在IBM沃森首席发明家、联合国的AI主题专家萨冠军(Neil Sahota)看来,人工智能代表着一种复杂的、系统性的算法。“‘阿法狗’在战胜柯洁之前,看了1万个小时的真人下围棋视频,海量数据是人工智能实现解决方案的重要前提。”萨冠军(Neil Sahota)说,通过海量数据的学习,可以将人工智能从“一张白纸”培训成“一位博士”。 深度学习之下,是由点成面的无限可能。“中国人工智能2.0的重点方向,首先体现在大数据智能上——会形成从大数据到大知识,从大知识到大能力的迈进。打穿数据孤岛,形成链接多领域、跨越多媒体的知识中心,从而支撑新技术、新产品、新制造、新业态的跨界融合与创新服务。”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

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人工智能开源开放项目负责人李劲说,仅仅五六年前,大家在从事跨领域工作时,还需要分别使用多套工具,每套工具的学习均需要较长时间。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工具开始实现统一化,这无疑为很多跨领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便捷。“技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通过算法实现统一化,能为很多工作节省不少精力。”李劲说。 对此,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CEO胡辉深有感触。他说,当初自己在完成博士论文时,有一个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如今回过头来看,却已经有了解法,其中正是得益于工具的发展。 “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智能替代,这样才能把人解放出来,来做更有创造性的事,或实现更高的生活价值。”浙大国际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阳说。 不少科学家认为,对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需求,正成为其多样态发展的巨大驱动力。 人工智能 提供哪些创新机会? 在不少专家看来,目前所说的“人工智能”,其实是一种“泛人工智能”的概念。无论是科技感满满的高新技术行业,还是乍一听似与人工智能“毫不相干”的传统行业,如今都开启了与人工智能的“联姻”之路。 无数“0”与“1”的交汇中,迸发的是创新创业的时代灵感,不失温暖,亦不乏力量。

2018年,一条关于听障外卖小哥因无法接听而反复挂断客户电话的新闻,让年轻的创新创业者、诺百爱(杭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OO黄爽深有触动。“当时,我们就想帮他们解决这个迫切的问题。最终我们用6个月的时间,研发出了能让听障群体接打电话的‘龙语’辅助通话设备。”黄爽说,听障外卖员拨通电话后,通过打字的方式,就能让电话那头的顾客听到转化而来的语音。 “人工智能应该是一种有温度的技术,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让所有人都能无障碍、更便捷地生活。”黄爽说。

“从场景中寻找创业机会,是智能时代的一大特征。”真诚投资管理合伙人赵兴华说。对此,美国计算机协会资深会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特聘主任教授俞士纶也有类似看法。他说,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潜力无穷,它既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为年轻人创业制造了无限机会。

服装行业便是如此。打开平板电脑上的软件,无论是服装版片的缝合,还是面料的垂坠感,或是真实感渲染效果,都可以多角度观摩,如同在图纸上看服装设计一般……这款由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浙江省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理事长金小刚团队研发的服装软件,正在让服装产业实现从版片到样衣的全程数字化。

“这相当于把打样过程搬到了计算机上。”金小刚说。该3D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可将传统时尚行业推出新品服装前的一系列生产工序都实现线上3D可视化实时仿真模拟。 设计师与客户交流更畅通,跳过了大量不必要的样衣制作过程,节省的是制衣成本,也是时间成本。“从设计到样衣的过程,大约能节约80%的时间。”金小刚说,目前,团队的技术主要覆盖杭州、宁波等地的西装、女装和卫衣几大服装类型。未来,他们计划往更广泛的服装类型拓展,推动更多地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需要与产业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特别是与服装等传统产业的沟通尤为必要,”金小刚说。 片羽微澜广积成势。在浙江大地,乃至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浪潮正成浩汤之观。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数字化先进制造中心主任马兆远说,广泛的场景应用需求,加上大量的程序员做后盾,以及海量数据支撑,这一切正在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创业的强大推动力。 人工智能 已经成熟了吗? “人工智能已经成熟了吗?”“人工智能是否会如电影所述,替代人类?”“人工智能之下产生的道德伦理问题该如何解决?”火热的人工智能大势之下,不少人也有着疑虑和担忧。 在专家看来,人工智能的成熟尚需时日。

就语音交互领域来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听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郑方教授认为,走出限定领域,人工智能在自由对话、有口音的对话中,正确率就往往大打折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原因在于目前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是一个封闭的“黑盒子”。“在可解释性和可鲁棒性(即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状态)方面,人工智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郑方说。

性能之下,大数据、人工智能背后所牵涉到的科技伦理和安全性问题同样值得关注。“AI是辅助人的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李劲说,目前人工智能还未达到人智平均值,这点还是可以放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可以忽视风险。 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国豫看来,大数据是建立在数据共享基础上的,而这些数据又是来自于一个个数据所有者,因此就牵扯到隐私保护的问题。“数据孤岛打通之后,生活、工作方便了很多,但大数据同样可用于定位、追踪,人就成了‘透明人’,没有隐私就没有了安全感,两者有着一定的内在矛盾。”王国豫说,保护隐私,理论上可通过知情同意等方式来实现,但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就像我们平时在同意一些网络条款时会发现,我们无法知晓这些数据到底谁在用,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使用目的,因此既没办法‘知情’,也没办法‘同意’。”

那么,面对诸如此类的科技伦理和安全性挑战,又有哪些值得考虑的应对之策呢? 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教授杰若恩·凡·登·霍温称,对于科学家而言,“负责任的创新”不失为一条解决之策。“安全、可持续、私密性是科学家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霍温说。 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了20多年研究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小平认为,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伦理规范的建构需要研究者首先参与其中。“短期内人工智能并不是那么危险,但也需要开始伦理规范建设。”陈小平表示,在这方面,目前他们已开始通过分行业做课题的形式开展起来。 从“互联网+”到“智能+”,以产业应用为目标,通过数据驱动和跨界融合,推动“智能+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发展,已势在必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正在逐渐形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67%。《报告》还指出,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居全球第二,是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规模最大的国家。 面对此番前景,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当下只有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处理好机器与人的新关系,我们才能更多地获得人工智能红利,让技术造福人类。

分享
1
上一篇:兰花的栽培与管理 下一篇:快递业瞄准“数字化”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