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无牙的“进化”现象颇有警示意味
发布时间:2024-11-13 18:38:0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95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新闻随笔】
作者:王子墨
据报道,有关科研机构的一项研究显示,数十年的盗猎大象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改变了非洲象进化方向——天生没有象牙的雌象越来越多。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现象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之大,甚至能够“改变动物身体构造”。
研究指出,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非洲国家莫桑比克内战期间,在如今戈龙戈萨国家公园一带生活的非洲象惨遭屠戮,大约90%被猎杀,没有象牙的大象侥幸逃过一劫。普林斯顿大学进化生物学家沙恩·坎贝尔—斯塔顿和同事们经由早年调查和影像资料估计,内战爆发前,当地约18%的雌象天生无牙;30年后,这一比例上升至50%,且这些雌象的后代中三分之二为雌性。
母象长牙,本是为了保护小象,恐吓其他动物或用于战斗。但随着人类盗猎大象以谋取象牙活动的猖獗,母象反而要卸下“武装”以求安全,致使其自身的生物进化路线竟被改变,由此可见大象已被逼成了啥样。
这无疑是堪称令人震撼的一幕:生物学上往往要历经千百万年的物种进化,没想到仅仅几十年,人类活动就“令”其实现了。不过,人类千万不要有幻觉,这不意味着人类是“造物主”,相反,人类的此类活动对其他物种可能是个重大威胁。
人类改变物种并不是个新话题,家畜的利用、宠物的驯养等等人类有意识的行为,都已经改变了物种形态。但“大象无牙”之类的情况,依然值得反思,这是意料之外的物种变化,且朝着不可控的方向改变。这种改变,显然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治理失能,是人类无法管控相关违法乃至犯罪行为,导致意外后果反作用于野生动物。
显而易见,买卖需求是造成这种物种原有特征变化的源头。但自然界不会理会这些,只会以最直白、最果决的方式抵抗,进而造成人类难以承受的生物学代价。
因此,对于象牙,我们应该以人类视野和科学理念来超越既往文化赋予象牙的特殊内涵,取消象牙在当代文化框架内的“合法性”。
不只是生物,人类活动事实上已经具备了“改造世界”的力量,对这股力量的节制,人类很多时候却不得其法。比如今年,人们整体感觉极端天气似乎较为频繁。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曾指出,全球变暖导致一些地区暴雨、洪涝、干旱、台风、高温热浪、寒潮、沙尘暴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而且强度增大。
再者,人类活动似乎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计量单位,造成了“历史压缩”的效果。气候变化也好,生物进化也罢,过去原本是自然界漫长的演化历程,如今似乎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产生了肉眼可见的改变。
这些现象应当引起反思,自然界的演化一旦加速,事实上就意味着既往经验不敷使用,超出人类的历史总结。由此产生何种后果我们无法预料,可能也无法承受。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9日 02版)
推荐阅读
-
南瓜什么时候种植最好?
南瓜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好的蔬菜,在栽培上也相对简单。南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 C、钾、镁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由于其口感绵软甜腻,特别是板栗南瓜,因其口感类似板栗而备受欢迎。南瓜的生长习性适合两季种植。那么南瓜什么时候种植最好? 南瓜什么时候种植最好?团...
-
萝卜叶片出现斑块,可能是霜霉病,怎么防治?
萝卜 是农村地区很常见的一种农作物,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面积分布,在萝卜的种植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一些病虫害类型发生,那么萝卜叶片出现斑块,可能是霜霉病,怎么防治? 一、萝卜霜霉病症状 萝卜霜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在萝卜的整个生长期间均有可团...
-
8月肉牛养殖要点
8月炎热时节,对于肉牛养殖户而言是有很多养殖要点要注意的,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容易给 肉牛生产 带来不良影响,而且此期还时常伴有食欲不振,以及各种蚊虫疾病的危害。因此,养牛户们一定要做好以下点工作才行: 1、防暑降温团...
-
紫扁豆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紫 扁豆 是一种杂交的扁豆,这种豆类外荚为紫红色,籽粒饱满,肉厚细嫩,品质好,经过烹饪炒食后,食用的口感甘甜,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钙、维生素等营养,抗炎、美容的效果很不错,那么紫扁豆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1、深翻团...
-
稻田养虾技术五要点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稻田里 养虾 ,有足够的食物与空间让虾成长,农民也不需要另外找养殖池,一举两得。那么在稻田养虾都有哪些技术要点需要掌握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介绍其中的五大要点。 稻田养虾技术五要点: 1、选择稻田 团...
-
浅析复式日光温棚搭建技术
今天 小编要给大家讲讲复式日光温棚搭建技术,这种技术对于 蔬菜 种植有很好的效果,下文也对日光温棚搭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 复式日光温棚的优势 1.1气温方面 复式日光温棚的内棚保温性能团...
-
步行式插秧机使用方法
发动机起动检查是否加汽油、机油。燃油旋阀是否在“ON”位置上。节气门是否拉在最大位置。油门手柄是否有1/2位置上。拉反冲式起动器,起动后,将节气门手柄推向原位置。 插秧机驶入稻田把液压操作手柄往下拨,使机体上升。将变速杆拨到“插秧”位置上,合上主离合器驶进 团...
-
蝇蛆养殖采用EM等微生物的好处
在养殖 蝇蛆 过程中,采用EM等微生物进行处理,可以消除养殖环境的臭味,控制养殖环境的病菌、病毒的发展,同时, 养殖原料 通过EM等微生物处理,其营养成分更容易被蝇蛆吸收,可以显著提供团...
-
玉米种子储藏期的管理技术
玉米种子 的储藏环境,直接影响种子的生命力。为确保其安全储藏,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1)做好种仓的清理和消毒。种子入仓前,对仓库及仓具要进行清理、消毒。对麻袋、编织袋、筛子等器具,可采用刮、敲、打、洗、曝晒和开水烫等方法进行清理。对仓内的异品种团...
-
木本花卉的盆栽管理技术
盆栽 花卉的管理,需要我们花费时间精力去精心管理。相较于草本花卉,多年生木本花卉对于土肥水的要求要更高。为了提搞 盆栽花卉 的观赏性,惠农学堂在这里为大家带来盆栽管理技术。 1、及时除草松土 不仅团...
-
山水林田湖草海:我们的国有资源“大家底”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21日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听取和审议该领域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报告披露的山水林田湖草海——我们的团...
-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1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团...
-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国务院新闻办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了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在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介绍,团...
-
让生态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方方面面
8月20日,由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长江上游〔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创新团队、(中国)消费经济学会绿色消费经济专业委员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政策可持续性与机制构建研究”课题组承办的“2021年第2期长江经济带30人团...
-
我国修法进一步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噪声污染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17日审议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其中草案针对当前噪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分类管理,同时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据了解,现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团...
-
首款无人机专用5G通信产品发布 将于明年初进行量产
能让日常使用量较多的中小型无人机,低成本进行超视距飞行 统一的协议配合无人机云服务器,可为空管提供无人机飞行轨迹服务等功能 2019年12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成研院”)获悉,成研院日前发布全球首款无人机专用5G通信产品——哈勃一号,将主要用于无人机的团...
-
中国联通一项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必要专利被GSMA采纳
在近期结束的GSMA-TSG(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终端工作组)全会上,中国联通成功发布一项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标准,此项标准定义了终端AI语音识别性能的多项测试规范。中国联通研究院标准专家担任该项目组的组长,成员包括沃达丰、法国Orange、三星、华为、高通等全球主流运营商及终端制团...
-
“火药味”十足 5G芯片大战开场
台媒称,联发科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第二颗5G集成式芯片将命名天玑800,搭载该芯片的5G手机产品预计明年第二季上市。而这款芯片对标对象正是老对手高通的骁龙765系列芯片。 台湾“中央社”2019年12月25日报道称,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总经理李宗霖认为,目前团...
-
5G元年 商用渐入佳境
机器人灵巧的“双手”通过5G低时延网络弹奏一曲优美的茉莉花;跨越上千公里,专家远程5G在线指导医疗手术;国庆阅兵、篮球世界杯4K和8K视频5G传输……2019年,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应用百花齐放,5G商用渐入佳境。 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基础电信团...
-
以大数据为支撑,移动警务“小平台”变身“大舞台”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要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全国公安机关建设智慧公安、打造数据警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团...
最新更新
-
鳄鱼养殖饲养室建造
鳄鱼养殖饲养室建造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鳄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发展鳄类养殖业及加工业和旅游业也会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近年来中国进口鳄的单位及进口数量也越来越多,一些宾馆,饭店和旧点已经把鳄肉当作海鲜产品搬上了餐桌。所以,只要主管部门正确引导,鳄的引种养殖及产品加工业将会团...
-
家养贵妃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贵妃鸡又名贵妇鸡,原产于英国皇室,其头戴凤冠,身披黑白花羽,天生丽质,被英国皇室定名为“贵妃鸡”。贵妃鸡集观赏、美食、滋补于一身,野味浓,营养丰富,其肉质细嫩,油而不腻,美味可口,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10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被称为抗癌之王的硒和锌的含量是普通禽团...
-
大鲵幼苗养殖关键事项(一)
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俗称娃娃鱼,为我国所特产,故又有中国大鲵之称。大鲵在我国18个省市均有分布,主产于华南、西南的深山密林溪流间。常见个体重2~5kg,体长约50~150cm,最大个体可达10~20kg。因大鲵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一团...
-
鳄鱼养殖球虫病及防治
鳄鱼养殖——球虫病寄生虫病及防治之在养殖鳄鱼的时候,一旦鳄鱼得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球虫病病也是鳄鱼常见的疾病,以下我们就来具体探讨鳄的球虫病及防治。 【病因】 主要是艾美尔球虫属、等抱子球虫属的球虫寄生于鳄的胆囊、胆管及肠上皮内,引起胆囊、胆团...
-
锦鸡的繁殖育苗需要注意的问题
红腹锦鸡繁殖特性 红腹锦鸡体重一般在750克左右,母鸡一年龄性成熟。春暖花开,每年的4月初锦鸡开始产蛋。到7月份才陆续停产。一般每只产蛋20只左右。 经过人工养殖及多代繁殖,最高已产到43只。公母配比1:2~3。一般雄鸟的性成熟比雌鸟早1月,在团...
-
大鲵在医药保健方面的利用
大鲵作为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物用动物,在历代的中药典籍中多有记载。如在明朝李时珍的经典著作《本草纲目》中,就有详细记载。 大鲵的皮肤、肌肉、脏器、骨骼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药,大鲵的脂肪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是治疗烫伤、烧伤的特效药。中医认为大鲵性甘平、味淡,有补气、氧血团...
-
大鲵有毒吗
大鲵是无毒的,大鲵学名大鲵,大鲵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大鲵”,它实际上并不是鱼,它名之曰鱼而非鱼,是我国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它的外形有点象壁虎,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公斤,最大的达50公斤。 团...
-
大鲵的生活习性:
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它的牙齿不团...
-
大鲵的形态特征
“大鲵”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科学家研究:大鲵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团...
-
大鲵工厂化养殖技术要点
大鲵是我国特有珍稀名贵野生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鲵人工驯养繁殖技术虽已获得初步成功,但大鲵对生态环境有非常独特的要求,开展大鲵工厂化养殖,旨在进一步提高大鲵驯养繁殖技术水平,尽快实现大鲵产业化。现将我们探索出的大鲵工厂化养殖技术要点介绍给读者。 一、利团...
-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
生活习性:大鲵多生活在山间溪河的阴凉水域中,栖居石孔石隙,活动吃食常在夜间,白天一般隐匿在岩石孔洞内,食饵主要为水生昆虫、鱼虾、螃蟹、青蛙等(其他动物肉类也吃)。大鲵幼小时,其头前颈部两侧长有3对须枝状的外腮,是它早期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约3年左右,幼体外腮自行消失,其呼吸器官由团...
-
湖北省最大大鲵养殖基地落户谷城
从市水利局获悉,谷城县水利局招商引资2.5亿元,在冷集镇李洲村计划占地面积近1000亩,新建全省最大规模的大鲵养殖基地,目前厂房已基本建成,预计10月份引进鱼苗开始运营。 最大大鲵养殖基地可实现产值2亿 谷城大鲵养殖基地由陕西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团...
-
黄浦江段惊现罕见“大鲵”
昨晚,读者杨先生致电本报读者热线,称前天晚上6时许,自己在黄浦江内发现了一条罕见的“大鲵”。 据杨先生介绍,前晚6时许,他吃完晚饭来到望月路上散步,没走多久就听见黄浦江内水域隐约传来婴儿样的叫声。于是翻过绿化带来到江边,当即吓一跳。他看到一头黑黝黝的类似钳头的鱼团...
-
大鲵养殖常见病线虫病防治技术介绍
症状:寄生在大鲵皮下的线虫,发病部位在四肢、背部、腹部、尾部,4-5月份在躯干部(尤其是两侧)有线虫寄生。触及患部,大鲵有疼痛反应。此时大鲵多不进食,6月以后自然消失。也有线虫寄生在大鲵肠道的,主要寄生在前肠的肌肉层,线虫头部钻入肠壁,破坏组织,吸取组织营养。还有线虫寄生在小肠、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