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政策 >正文

水稻的返膏分蘖期田间管理

发布时间:2024-11-14 13:46:0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311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8分钟
返青分蘖期是指从秧苗移栽到幼穗分化前的时期。这段时间长短,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不同。一季中稻,早熟品种16~25天,中熟品种30天左右,迟熟品种35~50天。
1.返青分蘖期的生育特点及应有的长势长相。
(1)生育特点 秧苗因移栽植伤影响,往往停滞一段时间才恢复生长,称为返青。返青期长短受秧苗素质、移栽时的气候、土质及栽插质量等影响,一般约5~7天。返青后进入以叶、蘖、根生长为中心的分蘖期,也是水稻一生中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分蘖期是每亩穗数的决定期,欲获穗多,关键在于分蘖发生早,发得足。形成大蘖和壮蘖,才能有较高的成穗率,并为以后大穗、多粒打好基础。因此,根据分蘖和叶、根等同伸器官的生长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此段时期植株应有的长势长相,运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缩短返青期,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多穗是这阶段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
(2)长势长相指标 指器官生长速度、生长状态、叶色变化等。
叶色:是反映水稻生理代谢及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叶色的深浅,主要受叶片氮素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色深(黑)表明叶片中含氮最高,氮代谢旺盛,叶绿素含量高,光合能力强,但光合产物的大部分用于合成氮化物供新生器官生长,很少积累。叶色浅(黄)指叶色退淡,表明叶片中氮代谢下降,含氮物减少,叶绿素减少,碳水化合物积累于叶鞘和茎中。“黄”时对新生器官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组织充实生长健壮,为下一阶段新生器官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判断叶色深浅,一般以倒数第2~3片功能叶为准,可用比色卡比色,也可用叶片同叶鞘比较。叶片颜色比叶鞘深,表明氮代谢旺盛,反之碳代谢旺盛。移栽后秧苗因植伤,短时间内叶色褪黄,高产水稻要求此时褪黄不明显。返青后要求叶色迅速转青,到分蘖盛期出现第一“黑”。若转色慢或“黑”不足,表明营养不良,出叶慢,分蘖少,很难保证足穗,大穗。若“黑”过了头,则氮素过多,会增多无效分蘖消耗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茎秆软弱,叶片下垂,使田间过早封行,成穗率降低,也难以形成壮秆大穗。
长势:分蘖期的出叶速度以5~7天长一片新叶为宜,且寿命要长。分蘖盛期主茎绿叶数应有5~6片,叶面积系数应在2.5以上,云南高原生态条件下,水稻栽插密度比贵州、 四川大,分蘖盛期高产栽培的叶面积系数要求达3~4为宜。
分蘖的生长速度也是反映长势和内部生理代谢水平的指标。就一季中稻而言,要求栽后7天左右开始分蘖,20天左右达分蘖、盛期此后分蘖速度减慢,长势平稳。35天左右达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下降,最后一般成穗率在60~70%(云南要求达70~80%),高产水稻达70%以上,长相:主要看蔸形,高产水稻要求插秧后迅速竖蔸,表明成活快,返青早,随着新叶和分蘖的发生,迅速出现散蔸状,整蔸呈“水仙花”形,叶片弯而不披,清秀健壮。若叶片软弱披垂,长而无弹性,则是生长过旺的长相,若一蔸水稻矮小,叶向上立,蔸形呈“一柱香”,就是迟发或坐蔸的表现。到圆秆拔节分蘖终止时,又要求叶片上挺呈竖蔸状。
总之,分蘖期的苗情指标要求是:返青早,出叶快,分蘖早,叶色绿,透光好。
2.田间管理措施 应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土质田块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全苗壮苗,长势良好,长相适宜,株健根强。前期以“促”为主,促进早期有效蘖增多,分蘖后期则应以“控”为主,控制无效蘖发生和过早封行,以提高成穗率,为穗多穗大奠定基础。
(1)查苗补苗,保证全苗 一般栽插后都会出现浮秧、倒秧和缺窝及每窝苗数多少不等现象。因此,除注意提高栽插质量外,插秧后应遂田逐行查看,做好补缺匀苗工作,要求见缺就补,见歪扶正,见多就分,见少就添,保证苗全、苗匀。
(2)早施分蘖肥 为保证分蘖早生快发,应在返青后立即追施蘖肥。蘖肥用量占总追肥量的40~70%。如底肥足并配合有速效肥,土质疏松,早春土温回升快的地区或田块及栽插早、品种耐肥性差或禾苗生长旺的田应少施或不施。具体掌握在追肥后、分蘖盛期出现第一次“黑”,此次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中等肥力,基肥中等的田每亩可追尿素5~7.5千克,或硫铵、碳铵12.5~14千克,或人粪尿20~30担。结合中耕进行,先施肥后薅秧,以提高肥效,避免损失。
分蘖肥一般是一次施完。但对于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或底肥施用不足的田块,可在有效分蘖期内分两次施用。若发现一块田中禾苗生长不平衡,出现落黄凼时,应重点补追,促使全田生长整齐一致。
对于冷浸田、“黄昏田”以及新开田,若发现秧苗移栽后久不返青,根发黑腐烂,发生“坐蔸”时,宜先将水排干,薅掉黑根,捏碎大土块,晾晒2~3天,施用石灰、草木灰或油枯加草木灰、或过磷酸钙、石膏等。再灌浅水,待秧苗转青后再少量施用氮肥。
(3)调节水层 插秧后,植株吸水力下降,但叶面蒸腾却来减少,易失去水分平衡,此时保持30~50毫米深水层,维持株间较高湿度,降底蒸腾作用,利用返青成活。返青后,采取浅水勤灌,使稻株基部通风进光良好,提高土温,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以利根的发育,增强吸肥能力,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寒冷地区及早插中稻,因栽后尚有低温威胁,移栽至返青一般应保持比温暖地区更深的水层,以增温护苗。冷、阴、烂田插秧后,土温不易上升,应在晴天排水落干轻晒,以达增温,增气,促根,捉蘖之目的。对于一季晚稻和迟栽中稻,因插秧时气温渐高,日照强,叶面蒸腾大,除加深水层外,在水利条件较好地区应采取日排夜灌方式。
有效分蘖终止期后到最高分蘖期间,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并为壮秆大穗创造条件。
(4)及时中耕除草 目的在于疏松表土,改善土壤通透性,使土肥融合,促进根系及分蘖迅速发生,消灭杂草,减少养分消耗及病虫危害。一般在返青后即应进行第一次,隔5~10天再行一次。最后一次中耕必须在幼穗分化前结束。中耕时要求田间只留薄水层,以便做到“草薅死,泥薅活,田薅平”。
为减轻中耕除草劳动强度。可于返青后采用化学药剂除草。于下列药剂中选一种使用:25%除草醚粉剂(0.5~0.76千克/亩),20%草枯醚粉剂(0.5~1千克/亩)、7%杀草丹(2.5~3千克/亩),10%杀草丹颗粒剂(2~2.5千克/亩),50%稗草烯(40~75克/亩),***(300克/亩)等或其它药剂,拌细土40~50千克,结合施蘖肥一同撒施,施药后保持3~5厘米水层3~5天,可杀除一年生杂草。
(5)防治病虫 应加强预测预报,抓住病虫发生关键时期,重点进行根治,防止病虫蔓延。返青后主要防治稻飞虱、叶蝉、蓟马,进入分蘖期后还要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有些年份还要防治粘虫、稻苞虫。病害方面:主要是叶稻瘟(特别是高海拔温凉地区),还有白叶枯病和纹枯病。
3.防止“坐蔸” 西南三省一些稻田在移栽后出叶,分蘖迟缓,稻株簇立,叶片僵缩,叶色暗绿或发白,变黄,根系生长受阻或发黑,称为“坐蔸”。根据调查,其类型多种多样,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一种原因引起,有的是多种原因造成。现归纳为下列几种主要类型:
(1)冷害型 冷、阴、烂、锈田,因土温低或早插遇寒潮侵袭造成。其症状是:生长慢、叶直立,近尖端有不规则的褐斑,并沿边缘逐渐向基部扩散,脚叶变黄,株型挺瘦,有的苗发白,根褐色,软绵,由根少而细。
(2)中毒型 多系施用大量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早栽的绿肥田,因有机质分解或稻田地势低,渍水,导致土壤中还原物质大量积累,毒害根部而引起。其症状为插秧后苗发黄不返青,根褐色逐渐变黑,软绵萎缩。除心叶外其它叶尖发黄,远远看去一片焦枯,老叶先变黄。叶上有红褐色斑点,严重时全株下部叶片变红,成片或成团发生。禾蔸不发而簇立,又称赤枯病。
(3)缺素型 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引起,三省主要出现的是缺磷、缺钾,缺锌或其他微量元素也易引起,边远地区还有缺氮引起的。
(4)虫害型 山区沟冲田,眼子菜多的泡冬田,多有食根金花虫为害稻根引起“坐蔸”。先是叶尖枯黄,后全株发黄,很易拔起。也有受管蓟马为害使稻株矮缩,不发蔸,叶尖端呈管状卷筒,逐渐变黄发枯,同一块田中先局部发生,然后扩展到全田。
此外,在泥脚深的烂糊田,会出现插秧后因土壤下沉将秧苗也带下陷,返青慢,分蘖迟,严重时上面叶片发黄,禾蔸直立,地下节间伸长,出现节节根,且根生长受阻亦呈褐色,严重时发黑发烂,称“泡土型坐蔸”。
防治“坐蔸”,首先是对“坐蔸”田块进行田间调查诊断,找出发病的主要原因,再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第一步是立即排水晒田,以增温通气,缓解毒害;属于病虫害引起的要立即施药。然后施肥中耕,施肥有针对性,中毒型田块可施用适量的石灰或石膏;冷害型田块施用油枯和草木灰;缺素的田块补充所缺元素。在稻苗发根开始回青后,再施用腐熟的人畜粪水或氮素化肥配合磷、钾肥,结合浅水勤灌或湿润灌溉,促进其回青分蘖,然后转入正常管理。“坐蔸”在经过救后,虽可使稻株恢复生长,但已延误季节,使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着重预防。要建立和完善排灌系统,使稻田灌溉及时、彻底,引用渍水和冷泉水,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消除毒物,提高地温,要正确使用 肥料 ,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提早翻耕绿肥,注意肥料的平衡与配合,增施磷、钾肥,补充微肥,培育壮秧或使用多蘖壮秧,增强秧苗的抗逆力;适时插秧,不能过早,并应实行浅插,深脚田、烂泥田采用半旱式栽培法;返青后及时中耕露田,实行间歇灌溉。
分享
1
上一篇:仙鹤草种植方法 下一篇:水果黄瓜栽培技术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