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百科 >正文

识别与防治花木害虫

发布时间:2024-11-21 10:14:2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77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朱砂叶螨
我省近几年发生均非常严重,朱砂叶螨的成螨体长0.5—0.6毫米,雌螨卵圆形,朱红到锈红色,或深褐到黑褐色;雄螨略呈菱形,淡黄色,略小,体长0.3—0.4毫米。卵,圆形,淡红到粉红色。幼螨,初孵时近圆形,半透明,取食后体呈暗绿色。若螨,体呈椭圆形,体色较深。一年可发生10—15代,南方以成螨、若螨和卵在寄主植物及杂草上越冬;翌春平均气温达到7℃以上时开始活动取食、繁殖危害,成螨、幼螨、若螨均喜群集于叶背取食,卵多产于叶背叶脉两侧或密集的细丝网下,每一雌螨一生可产卵达50—500粒。高温干旱季节最有利于其大发生,造成整株或一片桂花林叶片灰黄,严重影响到桂花的生长、开花和陈列观赏。该虫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35%%—55%%,大风暴雨可冲刷虫体,降低虫口密度。
防治方法:保护自然天敌,如小黑瓢虫、小花蝽、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大草蛉等;冬季清除树下杂草并烧毁,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成螨、若螨和卵;发生初期,用25%%的倍乐霸(主要成分为三唑锡)1500倍液喷杀;或用1%%的齐螨素乳油(主要成分为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杀;此外,还可用噻螨酮、甲氰菊脂、螨即死等农药喷杀。
吹绵蚧
吹绵蚧,成虫体长5—7毫米,雌虫椭圆形,橘红色,腹面平,背隆起,产卵前在腹部后方分泌白色卵囊,其上有14—16条纵纹;雄虫全腹瘦小,长约3毫米,胸部黑色,腹部橘红色,前翅狭长、黑色,后翅退化为钩状。卵,椭圆形,长0.7毫米,橘红色,密集于雌虫的卵囊内。若虫,椭圆形,橘红色,背面覆盖淡黄蜡粉。蛹,体长3.5毫米,橘红色,体上散生淡黄褐色细毛,被有白蜡质薄粉。茧,长椭圆形,白色,由疏松蜡丝组成,外敷白色蜡粉。该虫一年发生2—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雌成虫多数群集固定于一处,腹末分泌白色蜡质卵囊,边分泌蜡质边产卵,产卵期达30多天,每雌虫可产卵数百至2000粒;雄虫少,多营孤雌生殖;幼虫孵化后分散活动,后从嫩梢、叶背转迁到枝干上群居危害,吸取树体汁液,并排泄出蜜露,诱发煤污病。由于虫病交叉危害,常导致桂花植株叶片发黄、枝梢枯萎。
防治方法:平常少用农药,保护好天敌;发现少量虫体,及时将其抹去挤压死;冬季喷洒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害虫;卵孵化盛期,用1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或用40%%的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或用40%%的速扑杀乳油3000倍液喷杀。
分享
1
上一篇:夏玻利利葡萄种植技术和管理 下一篇:石榴树秋季管理方法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