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饲料 >正文

牛蒡大棚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11-21 10:29:54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14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牛蒡是菊科牛蒡属中能形成肉质直根的2~3年生大形草本植物,别名为:大力子、蝙蝠刺、东洋萝卜、牛子等。牛蒡既耐热又抗寒,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生产上一般进行露地栽培,但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接续冬贮供应市场,也常采用大棚牛蒡的栽培,在牛蒡大棚栽培中应注意以下技术措施:
一、施足基肥、精细整地、挖沟做垄。
秋收后,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地块,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堆肥2500~3000公斤,混入30公斤过磷酸钙和20公斤氯化钾翻入土中。为防治地下害虫、线虫,可每亩用10%益舒丰3.5公斤土壤处理,撒入土中耙平,采用牛蒡挖沟机挖沟,具体规格为:等行距75厘米左右,沟宽20~25厘米,沟深80厘米以上,在沟的上面做成土垄高20厘米,底宽40厘米,上宽25厘米的小高垄待播。
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大棚牛蒡最佳播种期为10月上旬,适宜品种为:柳川理想、东北理想、山田早生等,每亩播种量250克左右,以条播效果最好。在垄上开浅沟,沟深3~5厘米,开沟后浇水,水渗下后,按4~6厘米的株距播种,覆土1~2厘米,播后半天或1天再轻轻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用竹弓每米1根插在垄上,再用90厘米左右的薄膜覆盖,以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三、建棚。
建棚时间掌握在立冬前覆盖完大棚膜为宜,根据地块、地形建棚。可5~14垄建一个棚,5~8垄为一个棚的,中间只需一行2米高的立柱,而9~14垄为一个棚的,需三行立柱,中间一行2米高,两边的1.5米高,因此,以8垄为一个棚效益最佳,中间只用一行2米高的立柱,两头各用一根木柱,其余用水泥柱,每4米一根立柱,依次埋入地下20~30厘米深,然后在两头木柱外80厘米处挖一个70厘米左右的深坑,用铁丝一端栓在木柱上端下20厘米处,另一端拴一块石头埋入坑内,以固定木柱。在立柱顶端拉紧一根8号铁丝,用16号30厘米左右的铁丝分别固定在各个立柱上,在棚的两边每80厘米用铁钎打一深20~30厘米的眼,插入竹杆,将竹杆形成弓形固定在立柱的铁丝上。选择晴天无风天气覆盖大棚膜,大棚膜的宽度以棚宽而定,在大棚两边开沟20~30厘米深,将大棚膜两边埋入沟内,再用大棚绳固定住大棚膜即可。
四、田间管理。
大棚牛蒡的田间管理较露地栽培简单,一般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结合定苗清除杂草
建完大棚后,掀开大棚内小弓棚,进行间苗、定苗,去掉弱苗、病苗,苗距保持在25~30厘米,同时清除杂草,再盖上小弓棚,此其一般不需浇水、施肥。
2、加强肥水管理
立春后,天气渐暖,牛蒡进入生长期,需肥需水量也逐渐增加,这一时期,可去掉小弓棚,进行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在牛蒡两侧开沟均匀施入,并进行培垄,及时通风炼苗,浇水以浇跑马水为宜。
3、防治病虫害
惊蛰后,随着天气转暖,病虫害也相继发生,一般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可预防病害的发生,如发现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
4、去掉大棚,并喷施叶面肥
清明前后,去掉大棚,用丰收一号或磷酸二氢钾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
五、适时收获。
大棚牛蒡的收获,一般以立夏前后为宜,收获偏早,产量低;收获过晚肉质根易纤维化,降低品质。收获时先割掉叶片,留10~20厘米长叶柄,而后从垄的一侧深挖80~90厘米,手握基部拔出,采收后叶基部保留1.5厘米切齐,并进行分级:长度65厘米以上无侧根的为一级,长度在40~64厘米之间无侧根的为二级,其余为等外品,每捆2.54~3.0公斤/束成捆出售。
分享
1
上一篇:提高西瓜坐瓜率的方法 下一篇:芦柑果园的土壤管理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