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农资 >正文

茄子菌核病早预防

发布时间:2024-11-21 10:41:5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98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最近大棚茄子生产中菌核病有蔓延流行的趋势,在此提醒广大茄子种植户加强管理,促进茄子长势旺盛,提高茄子植株综合抗性,预防茄子菌核病的发生。
茄子菌核病的发病症状特征及发病原因
菌核病的症状:苗期染病茎基部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斑,后变棕褐色,迅速绕茎一周。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但不产生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病苗呈立枯状死亡。成株染病主要发生距地面5至22厘米茎处或茎的分杈处,开始产生水渍状浅褐色不规则病斑,病斑绕茎1周后向上、下扩展。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后茎部皮层霉烂,髓部解体成碎屑,病茎表面或髓部形成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圆形或不规则形。干燥时,植株表皮破裂,纤维束外露似麻状,个别出现长4~13厘米灰褐色轮纹斑。花、叶、果柄染病呈水渍状软腐,致使叶片脱落。果实染病,果面先变褐色,呈水渍状腐烂,逐渐向全果扩展,有的先从脐部开始,向果蒂部扩展至整果腐烂,表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黑色不规则菌核。
注意当前大棚茄子生产中,此病主要为害茄子茎部,病茎表面产生褐色病斑,上有轮纹,有白色绵絮状菌丝体,纵剖茎部,内有黑色不定形状的菌核。发病严重的植株,茎秆组织腐朽,茎内中空。在茎面产生黑色菌核,易脱落。
综合防治措施:
1、轮作倒茬。
病菌主要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菌核在土中可存活1~3年。当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随风雨进行传播蔓延。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1~2年的轮作。亦可在前茬收获后进行一次深翻地,使菌核不能萌发。
2、选用无病种子,做好种子消毒。
可在浸种前先将种子进行4—6小时的晾晒,如种子中混杂有菌核和病株残屑,在播种前可用8%的盐水选种,去除上浮的菌核和杂物,选后的种子一定用清水洗几次后才能播种,以免影响发芽。
3、切断最初传播途径。
在未发病的大棚,不要从病区温室、大棚移植幼苗,防止菌核随育苗土传播。还有进行农事操作时,注意通过人为传播,采出的病残体要严格深埋销毁,禁止随地乱扔。
4、改变病菌发生条件。
有利于菌核萌发的温度在15℃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因此,田间或室内注意防止温度偏低,湿度过高,并适时灌水、追肥、中耕除草等减少菌核病的传播蔓延。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处理,防止菌核落入土中。进行中耕,可以破坏子囊盘的产生,并将其埋入土中,减少子囊孢子的传播。
5、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选用68.75%的(杜邦)易保水分散粒剂、37.5%的(杜邦)泉程悬浮剂等喷洒茄子植株,(喷洒该类保护性药剂就犹如给茄子套上了一层保护性膜袋)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发病初期,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植株茎基部及地面应喷洒药液保护,隔5至7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分享
1
上一篇:秋芸豆的栽培技术要点 下一篇:花卉生产发展新趋势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