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政策 >正文

夏秋季防止桑树黄化失绿

发布时间:2024-11-21 14:19:24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50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桑树黄化失绿症是缺少微量元素的生理性病害,常发生于夏秋季东部沿海蚕区。该病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较重,后经综合防治发病势头有所控制,但近年来又有所抬头。该病在桑园中呈点状、条状和块状分布,始发于枝梢的嫩叶,先是叶脉间黄白化,随后叶脉失绿,全叶黄白化,发生严重的叶缘焦枯或叶肉坏死腐烂,最后叶片脱落。温度高时症状减轻或处于隐症状态。
一、发病原因。⑴江苏东部沿海蚕区土壤大部分为海滨型轻盐土和脱盐土,土壤有效性铁含量低,总盐分含量高,影响桑叶叶绿素合成及根系吸收能力。⑵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影响桑树光合作用和对微量元素的吸收。⑶偏施鸡粪、蚕沙等碱性肥料。⑷土壤板结或受渍返碱。⑸过多使用除草剂,破坏了土壤结构,微量元素活性下降。
二、防治措施。桑树出现黄化失绿症状时应引起注意,及早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一般经过2-3年的防治能有效控制桑树黄化失绿症。⑴埋草。夏伐后在桑树空行中隔行挖深50-70厘米、宽30厘米的沟,埋入麦草、玉米秸秆、稻草等秸草,每亩埋1000公斤。⑵增施有机肥。施适量灰杂肥(鸡粪、蚕沙不能施)、生物有机肥等,夏伐后适当喷施含铁的叶面肥。⑶春季清沟理墒,疏通沟系,降低田间湿度,做到雨止田干。⑷深挖浅翻。结合冬季桑园管理深挖土壤,深度在30厘米以上,冬冻熟化土壤;春季结合除草浅翻,深度不超过10厘米。⑸尽量少用除草剂,以人工除草为主,也可以在桑园套养家禽抑制杂草生长。
分享
1
上一篇:智能制造支撑“人休机不休” 下一篇:南方多雨地区也能种植哈密瓜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