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饲料 >正文

平菇栽培:严把制种关

发布时间:2024-11-22 05:43:24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30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母种→原种

购买试管母种时,要注意鉴别母种的优劣,仔细检查试管中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免买到老化的母种。一般来说,健壮的母种表现为菌丝洁白、粗壮、尖端整齐。若菌丝干散或培养基收缩,瓶底有黄色积水,说明菌丝已老化,请勿购买。

从母种到原种,是菌种第一次扩大培养的过程。具体方法:

材料准备:试管母种、啤酒瓶(按照1个试管母种接种12个啤酒瓶的用量准备);玉米粒或麦粒(按照1个啤酒瓶盛250~300克玉米粒或麦粒的用量准备)等。

操作过程:先处理培养料,若选用麦粒,需将其用水浸泡24小时(中间换3次水,以防酸化);若选用玉米粒,因其种皮较厚,不易泡透,需将其煮熟后使用。注意,煮玉米粒时要把握好火候,既不能让玉米粒“开花”,也不能外熟内生。

当啤酒瓶内装入培养料的量为瓶的4/5时,用棉塞封口,外用牛皮纸包裹,以防高温灭菌时蒸汽浸湿棉塞。而后将瓶子摆放到蒸锅上高温灭菌12小时左右。

灭菌完毕后,待瓶温降至30℃,再将其转移至无菌接种箱内进行接种,即用接种针从母种试管内挑起少许菌丝,快速放入啤酒瓶内,用棉塞封口,外用牛皮纸包裹。然后,把接种好的啤酒瓶放在温度约25℃的室内保存,以促发菌丝生长。一般经过20~25天即可得到原种。

提醒:好的原种菌丝密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棉毛状,且有爬壁现象。原种长满瓶后,需立即扩大繁殖为栽培种,否则一旦营养耗尽,菌丝就会衰老,甚至死亡。

原种→一级栽培种

原种扩大繁殖便为栽培种。但是由于原种数量较少,若直接转移至菌袋内进行出菇生产,不仅因菌种少、菌势弱而导致发菌期延长,还会因菌袋两头的生长速度不一致而导致出菇不均匀。故建议菇农采取先小袋后大袋的制种模式,即先将原种接种到小菌袋内进行小袋制种,而后再转接至大菌袋内进行正式栽培,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有足够的发菌速度和整齐度,且菌势强,感染杂菌的几率小。

材料准备:一级棉子壳(加水湿润,直至手握时指缝有水而不下滴为宜,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酸碱度,搅拌均匀即可);小菌袋(规格18厘米×40厘米×0.03厘米或22厘米×45厘米×0.04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用量按照1个啤酒瓶分装10个小菌袋准备)等。

操作过程:先把事先备好的培养料棉子壳装入小菌袋中,两头扎紧,然后置于蒸锅上高温灭菌,当温度达到100℃时持续20小时。灭菌完毕后,将其置于通风阴凉处降温,当温度在30℃以下时即可接种。为了便于接种,可用接种匙把啤酒瓶内的原种全部倒在小盆内,或先用胶带在啤酒瓶上缠几圈,而后把瓶子击破,将碎玻璃去除,把原种装入小盆内待用。接种时,用接种匙把原种装入小菌袋的两头即可。最后要把接好种的小菌袋放置于温度较恒定的地方培养,一般2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全袋。

提醒:在摆放接好种的小菌袋时要注意,由于菌袋中还残存余热,且菌丝在生长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不宜堆放过高,一般呈“井”字形堆放3~4层即可,以利于通风散热,避免“烧菌”。另外,一级栽培种在培养过程中要经常进行翻袋,防止热量积聚,同时也要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有无感染等,一般整个培养过程翻袋3次即可。菌丝长满后需立即转接至大菌袋,不然易造成菌丝老化,降低其生产效能。

一级栽培种→二级栽培种

目前平菇栽培多以生料栽培为主,培养料以棉子壳为主,另外适量加入玉米心、麸皮、石灰或石膏、糖或玉米面、微量元素、无机盐等,以使营养全面、均衡。由于为生料栽培,故培养料用前要进行药剂杀菌处理。方法:在培养料加水掺混时,拌入克霉灵(二氯异氰尿酸钠),每0.5公斤克霉灵拌500公斤培养料,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其覆盖,闷12小时左右,最后,将培养料分装于大菌袋中即可。注意,该环节宜采用 “四层菌种三层料”的方式进行分装播种,以加快发菌速度,提高出菇效果。按照此方法,一小袋栽培种可分装2~3个大菌袋。

分享
1
上一篇:早春冷棚蔬菜即将进入栽植期,这些管理要点建议收藏! 下一篇:棚室空气条件对蔬菜的不良影响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