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政策 >正文

金针菇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发布时间:2024-11-22 09:45:5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58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金针菇是一种食用兼药用菌,脆滑爽口,营养丰富。生产上如栽培管理不当,就容易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这里给大家介绍金针菇五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1.针状菇:主要表现为子实体上部尖细,菌柄稍粗,呈针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太高,抑制了菌盖的生长。防治方法是: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开袋过迟,套袋后每天要进行一次通风换气。

2.提前开伞:子实体还没有充分发育成熟,菌盖却偏大,过早开伞。主要原因是与菌袋质量有关,其次要看是否被细菌、真菌污染,再者与出菇过程中空气、光线、湿度、温度有关,另外还有可能是辅料麸皮含量过低所致。防治办法是:严把灭菌、接种关,出菇期空气、光线、湿度协调好,一般品种出菇温度不高于15℃,麸皮含量不低于20%,这样才能使菌丝粗壮、产量高。

3.水菇:所谓“水菇”,是指子实体就像在水中浸泡过一样,呈半透明状,几乎没有商品价值。主要原因是:温度高、喷水太多,水分蒸发慢,水分都存留在子实体上。防治办法是:喷水次数不应太多,菇房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0%左右,定期通风。

4.菌柄基部茸毛联结:子实体基部茸毛多少直接影响到金针菇的商品价值。主要原因是与湿度和空气有关。防治办法是:避免空气湿度过干或过湿,否则就容易产生茸毛;另外,在幼菇期容易出现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不足,因此应增加袋内含氧量。

5.侧生菇:主要表现为子实体不是从培养料表层长出,而是多数都长在菌袋侧壁上。主要原因是:培养料装袋过松,培养料脱离菌袋就极易长出子实体,消耗养分。防治办法是:培养料装袋时一定要松紧一致,尽量使用装袋机,避免出现菌袋过松现象。

分享
1
上一篇:八月稀植苦瓜种植技术 下一篇:黄姜栽培技术要点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