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林区半野生栽培猪苓

发布时间:2024-11-22 10:14:0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68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猪苓,又名野猪食、猪屎苓、地乌桃等,为多孔菌科真菌,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其地下菌核是稀有中药材,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猪苓多以野生品供应市场,野生猪苓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以1200~1600米的地区生长较多。近几年,随着猪苓抗癌作用的发现,产区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锐减,猪苓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市场前景一路看好。这里,介绍一种林区半野生栽培猎苓的技术。

选地。猪苓依靠蜜环菌提供营养,而蜜环菌是活性微生物,必须寄生或腐生在树木上。猪苓优质高产的关键是猪苓与蜜环菌和谐共生,因此,选地时必须考虑到猪苓赖以生存的植被条件。以次生的小灌木薪炭林最适宜栽种猪苓,以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温度6~30℃、土壤湿度30%~50%、空气相对湿度65%~85%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猪苓。

栽植期。蜜环菌侵入猪苓菌核后,菌核表现为白、灰、黑3种颜色,俗称白苓、灰苓和黑苓,大体代表了猪苓生长当年、翌年、第3年的生育阶段。采挖野生猪苓作种苓,除冬季结冻期不能栽种外,其他时间都可以栽种。翻栽人工栽培的猪苓,以3~5月最适宜,此期头年新生长的白苓都变成灰苓,正适合作种。

下种量。猪苓菌核有大有小,栽植前可将大块菌核由离层或菌核的细腰处分开,分成100~150克的小块,每穴下种1~2块。

栽种方法。在灌木树丛旁边挖深10厘米左右、长30厘米的小坑,能见到有较粗的树根及交错生长的毛细树根。在坑底先铺一层半腐烂的潮湿树叶和树枝,平放入一根菌材,猪苓菌核夹在树根与菌材之间,然后再盖一层树叶,覆土填平穴,穴顶再盖一层较厚树叶。

林间管理。林区半野生栽培猪苓,不需要特殊管理,一般自然条件下猪苓便可旺盛生长,获得较高产量,但夏季猪苓生长旺季如遇干旱,水源充足、浇灌方便时,可引水浇灌。半野生栽培猪苓的管理关键,是每年春季在栽培穴顶加盖一层树叶,可大大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防旱保水。同时腐烂后的树叶又可补充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猪苓产量。

分享
1
上一篇:杨树黑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下一篇:秋番茄也需整枝打杈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