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农资 >正文

春季大棚毛豆要防霜霉病

发布时间:2024-11-23 09:54:0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96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春阴雨天多,大棚毛豆常处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极易发生霜霉病。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危害症状

大棚毛豆霜霉病从幼苗至采收期均可发生,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和豆粒上。苗期发病,常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有时整张叶片变成淡黄色,湿度大时叶背密生灰白色霜霉层(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受害幼苗矮小瘦弱,叶皱缩,常在封垄后死亡。成株期染病,常由下部叶片先发病,并向上蔓延。初期叶片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轮廓不明显的黄绿色病斑,后期病斑变褐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也密生灰白色至灰紫色霜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造成叶片枯黄脱落,植株早衰,整株枯死。受害豆荚表面无明显症状,豆荚内豆粒表面附着一层黄白色菌丝,其中含有大量病菌卵孢子。

发生规律

霜霉病病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或潜伏在种子内越冬。次年棚内环境条件适宜时,卵孢子产生游动孢子侵染胚芽,引起初侵染,以后通过气流和雨水进行再侵染。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密切相关,最适发病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9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春毛豆霜霉病的主要发病期在3月中旬至5月上中旬。早春雨期长、雨量多的年份发病重,连作地、地势低洼的田块发病早且重,偏施氮肥、栽植过密、大水漫灌、透光性差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

(1)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的台湾75、青酥1号、青酥2号、辽鲜1号等早中熟品种。

(2)播前精选种子,用甲霜灵、三乙膦酸铝、福美双、多菌灵等药拌种。

(3)前茬以葱蒜类、茄果类、叶菜类等非豆类蔬菜为宜。

(4)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并深翻土壤,晒垡冻垡。

(5)科学管理。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覆盖地膜,减少浇水,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合理密植,防止田间郁蔽。开好沟系,避免雨后涝渍。及时清除病苗。合理调控棚温,出苗前不通风,温度低时采用多层覆盖增温保温,保持棚温在25~30℃;齐苗后适当通风降温,棚温白天控制在18~25℃,夜间控制在10~15℃;生长期棚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不低于14℃;气温回升,棚温超过26℃时逐步加大通风量;植株进入开花结荚期,外界气温适宜时去除棚膜。

(6)药剂防治。遇连续阴雨天气,可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熏烟防治,于傍晚在大棚内均分5~6堆,用暗火点燃后闷棚熏一夜,第二天早晨通风,每隔8~10天一次,连续熏烟2~3次。发病初期及早喷药防治,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杀毒矾64% 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世高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克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或69%锰锌·烯酰水分散粒剂6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用药。喷药要均匀周到,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重点是病叶叶背。

分享
1
上一篇:整草直接地栽鸡腿菇技术要点 下一篇:玫瑰茄的栽培技术要点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