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饲料 >正文

麦田插树枝把 防治棉铃虫

发布时间:2024-11-23 12:33:44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728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产区,也是我国主要产棉区,棉铃虫在这里一般一年发生4代。第一代棉铃虫90%在小麦上危害,第二代多集中在棉花上危害。第一代发生危害小麦的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有55%的虫卵产在小穗在穗轴上,25%产在护颖上,20%产在上部叶片上,幼虫啃食叶片和乳熟麦粒来完成世代发育。第一代棉铃虫大发生年份,不但导致小麦减产,而且还为第二代棉铃虫积累了大量虫源,导致第二代大发生。多年的调查研究证明,5月中旬至6月上旬,麦田棉铃虫幼虫的存量和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到第二代棉铃虫在棉田发生程度和发生早晚。麦田搞好第一代防治,既可确保小麦增产,又可大大降低第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危害,是一举两得的好措施。

当前,不少地方由于忽视农业防治,采用单一农药防治,导致棉铃虫抗药性逐年增强,防治效果连年下降,环境遭受污染,人畜中毒事故频繁发生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运用农业措施是防治作物害虫的基础,有些农业措施防治棉铃虫比单用化学农药防治的长远效果更理想。如采用杨树枝把诱蛾防治第一代和第二代棉铃虫,简便易行、环保高效,可起到“杀一灭千”的效果。这种方法,一般可使棉铃虫在麦田卵量降低50%左右,使第一代棉铃虫的虫口基数下降31%~43%,使第二代棉铃虫的棉田卵量降低30%以上。麦田杨树枝把诱蛾的技术:在第一代棉铃虫羽化期间,从树龄比较高大的杨树上,选取2年生的枝条晾至萎蔫后,以10~15条带叶的枝条捆绑成一把,从基部扎紧,枝头保持疏松,枝条长100厘米左右,傍晚插入麦田,使枝把高出小麦植株10厘米左右,每亩均匀插枝把15个。每天清早用塑料袋或尼龙袋套住枝把后,然后进行拍打,使棉铃虫掉入袋中,将其杀死。插把后,在棉铃虫羽化期间,必须坚持每天清早扑捉,枝把每7天更换一次。这种方法适合大面积采用,使用面积越大效果越好,非常适于当前开展的统防统治应用。对于一家一户,和小面积使用的效果很差,不宜采用。若杨树枝把插后,不坚持天天捕捉,反而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分享
1
上一篇:蔬菜害虫低碳防治法 下一篇:辣椒 “三落”如何解决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