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百科 >正文

豆芫菁为害马铃薯的防治

发布时间:2024-11-24 01:30:5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73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目前豆芫菁在石嘴山市隆湖区地膜马铃薯上发现为害,面积约30亩,个别田块叶片受损严重,影响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芫菁有三种,即豆白条芫菁(Epicauta gorhami Marseul)、黄黑花芫菁(Mylabris ciohorii Linne)及黄黑花大芫菁(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国内广泛分布。主要为害豆类、花生、辣椒,也能为害番茄、马铃薯、茄子、甜菜、蕹菜、苋菜等作物。以成虫为害,主要取食叶片和花瓣,将豆叶吃成缺刻,仅剩叶脉,亦取食豆荚成缺刻,影响产量和品质。

一、 形态特征

豆芫菁均属鞘翅目,芫菁科。豆白条芫菁成虫体长15-18毫米,黑褐色。头部略呈三角形,赤褐色。前胸背板中央和两个鞘翅上各有一条纵行的黄白色条纹。卵长椭圆形,黄白色,卵块排列成菊花状。幼虫1龄为深褐色的三爪蚴,行动活泼;2-4龄和6龄为蛴螬型;5龄为无足的伪蛹。裸蛹长约15毫米,黄白色,前胸背板侧缘及后缘各生有较长的刺9根。黄黑花芫菁成虫体长约15毫米,前胸背板有显著的纵缝,鞘翅除3条呈波状的横带为黑色外,其余均为黄色,故鞘翅上呈黄黑花相间。黄黑花大芫菁,成虫的形状与黄黑花芫菁相似,鞘翅上亦呈黄黑花相间,但体型较大,长20-28毫米,前胸背板纵缝不明显。

二、生活习性

豆芫菁在东北、华北一年发生一代,在长江流域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每年发生2代。以第5龄幼虫(假蛹)在土中越冬。在一代区的越冬幼虫6月中旬化蛹,成虫于6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为害,8月份为严重为害时期。2代区越冬代成虫于5-6月间发生,集中为害早播大豆,以后转害蔬菜。第一代成虫为害大豆最重,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并转至蔬菜上为害。成虫白天活动,在豆株枝叶上群集为害,活泼善爬。成虫受惊时迅速散开或坠落地面,且能从腿节末端分泌含有芫菁素的黄色液体,如触及人体皮肤,能引起红肿发泡。成虫产卵于土中约5厘米处,每穴约70~150粒卵。

三、综合防治方法

(1)冬季深翻土地,能使越冬的伪蛹暴露于土表冻死或被天敌吃掉,减少翌年虫源基数。
(2)人工捕杀 利用成虫群集为害的习性,用网捕杀,但应注意勿接触皮肤。
(3)拒避成虫 在成虫发生始期,人工捕捉到一些成虫后,用铁线穿成几串,挂于田间豆类作物周边,可拒避成虫飞来为害。
(4)药剂防治 在成虫发生期选用90%***晶体1000倍液喷雾。

分享
1
上一篇:气温降低茄子缺素症值得关注 下一篇:早春大棚茄子轮作荸荠防连作障碍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