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饲料 >正文

稻秆腐菌核病的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4-11-24 07:00:5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55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稻秆腐菌核病又叫小球菌核病,南方稻区一些省区均有发生,黑龙江省近几年才开始发生,当前仅在少数稻田发生,如一旦发生,即可引起倒伏而造成不同程度减产,严重可绝产。

一、症状识别。主要发生于稻株下部叶鞘和茎秆,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黑褐色小病斑,逐渐向上扩展成黑色细条状、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可扩大到整个叶鞘。病菌菌丝侵入叶鞘内部茎杆;在茎杆上形成黑色线条状病斑,病重的茎杆基部变黑,最后茎秆腐烂,软化倒伏,使谷粒干秕变白。

发病后期叶鞘和茎秆内部,可见灰白色菌丝和黑褐色菌核。核菌的分生孢子也可直接侵害穗部,引起穗枯。

二、病原鉴定。在黑龙江省引起秆腐菌核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小球菌核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双曲孢属的(稻双曲孢菌)真菌引起。该菌在水稻叶鞘的病斑上或浮出的菌核上长出稀疏不分枝、深褐色的分生孢子梗,其上产生新月形的分生孢子,一般有3个隔膜,中间两个细胞较大,暗褐色,两端细胞较小,淡褐色或无色,大小为41-63微米×11-15微米。

菌核黑色,球形,表面光滑,直径约为0.25毫米,剖视菌核有内外两层,内层淡褐色,外层黑褐色。

三、侵染循环。病菌以菌核在病稻桩、病稻草上或散落在土壤中越冬、来年春天灌水后,菌核则浮于水面,插秧后就浮着在近水面的稻株叶鞘上,温、湿度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直接穿透叶鞘表皮或从伤口侵入。菌丝在鞘内向上、下或深层扩展,引起发病。病菌可在叶鞘上形成菌丝或菌丝块,可与临近健株接触而感染,呈水平扩展。

病斑或水面上菌核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灌溉水和飞虱、叶蝉等害虫的活动而传播。菌丝和菌丝块还可随土壤和病残体的移动使病害扩展,尤其灌溉水、水田机械以及人工在田间作业等进行再侵染。发病后期在叶鞘和茎秆内形成大量菌核,水稻收割后脱落于稻田内,或在残留稻桩内仍继续产生菌核,成为来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四、发病条件。⑴菌源数量:越冬菌源的多少是发病的主因,尤其稻田土壤中和稻桩内的菌核多,发病重。⑵传播途径:菌核小而多,传播机会也多,如水田机械作业(翻、旋、耙、平地或机械插秧、收割、脱谷等)或人工作业(修池埂、插秧、施肥、喷药、拔草等)将泥土中菌核从有病田传入无病田。

此外,灌溉水也可将漂浮于水面的菌核从有病田传入无病田。

五、施肥与灌溉。⑴施肥:稻田内施用氮肥过多或过迟以及缺少磷、钾肥,稻株抗性弱、均可加重病情。⑵灌溉:一般采用深灌,后期断水过早的稻田或长期深水灌溉及排出不良的稻田,水稻抗病力弱,发病较重。⑶害虫:稻田内飞虱、叶蝉数量多,危害重,尤其造成的伤口多,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使病害加重。⑷品种:经调查,尚无免疫或高抗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抗病品种有垦稻8号、垦95-295、绥粳3号。

六、调查方法。调查方法通过7月上旬在稻田调查,首先明确不同病情的稻田,并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防治方法。根据病情(包括菌核),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的田块:

1、无病田指尚未发现秆腐菌核病的田块。

2、轻病田指病株率低,未见倒伏病株,病株基部1-2节茎秆空腔内菌核少。

3、重病田指病株率高,已见倒伏病株,病株基部1-2节茎秆空腔内菌核多。

七、防治方法如下

1、对于无病田应杜绝菌源。对尚未发病的稻田,坚决禁止菌源(菌核)的传入。⑴种子清选。防止菌核和病残体混杂在种子间,应通过风选或机选,将病菌(菌核)淘汰出去,如用清水清选亦可。⑵严禁病残体进入新稻田与苗床接触,坚决不用有病稻田土壤进行育苗。⑶禁用有病稻田水灌溉无病稻田水。⑷机械作业时,应从无病稻田开始,然后再进入有病稻田(最好无病稻田有专用机械)。⑸人工在田间作业时,亦应先在无病田进行,然后再进入有病田作业。

2、对于轻病田应做到:⑴打捞菌核。第二年插秧前,在整平土地灌水以后,尽量打捞混杂在“浪渣”内,被风吹到田间或田角的菌核和病残体可用打捞工具打捞“浪渣”,并带出田外深埋或凉干后烧掉。⑵坚决防止机械、人工以及灌水的传播。⑶齐泥割稻:即紧贴地面进行收割,防止稻茬内菌核落入稻田。将收割的稻株在远离稻田处进行脱谷,将病残体销毁。

3、对于重病田,除无病田和轻病田防治方法外尚应进行药剂防治与轮作。⑴药剂防治:①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每公顷1125-1500毫升,加水喷雾;②40%多菌灵悬浮剂,每公顷150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喷药重点为稻株基部1-2节,要求做到每穴所有稻株基部均要喷得均匀、周到。⑵轮作:对减产严重的重病田应采取两年以上水旱轮作,即改种两年旱作(如大豆、小麦等)。

分享
1
上一篇:凉薯的高产栽培 下一篇:优质小麦无公害栽培技术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