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4-11-25 02:58:5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544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1.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
选生长旺盛、花蕾多、品质好、无病虫的株丛,在花蕾采毕后至冬苗抽生前挖取株丛的一部分分蘖作为种苗,挖出的部分按分蘖带根从短缩茎割开,剪除已衰老的根和块状肉质根,并将根适当剪短即可栽植。也可在冬苗枯萎后到春苗抽生前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分株繁殖。挖掘时应尽量少伤株丛的留下部分。为使第二年保持较高产量,一般掘取分株的部分约占整丛1/4~1/3。经几年后可再在株丛的另一侧掘取分株。
(2)种子繁殖
选盛产期的优良植株,于旺花期每苔留5~6个粗壮的花蕾让其开花结果。其他花蕾仍按一般采摘。在蒴果已成熟其顶端稍裂开时摘下脱粒,晒干备用。从秋季至翌年春季播种。苗床地先施足基肥,做成130~170厘米宽的苗床,其上每17~20厘米开深约3厘米的浅沟;浇稀薄的人粪尿后,把种子均匀播入沟中。种子播下后盖一层松土,再薄铺一层疏松的有机肥或草,保持床土湿润。为促进种子吸水膨胀而早发芽,播前可用25~30℃的温水浸种1~2天。播种到出苗前要勤浇水和除草。
2.整地和定植
整地前要深翻土地30厘米以上。深耕能使植株根系发达,叶茂,分蘖多,花苔粗壮,花蕾多。地面平整后按规定的株行距开栽植穴。一般每亩1500~2000穴,穴深约25厘米,口径约30厘米;施入堆肥厩肥等作为基肥。在基肥上加一层6~7厘米厚的细土,然后将种株或秧苗栽下,再盖土,使根部埋入土下10~15厘米。盖土后浇淡水粪。一般每穴栽2~4株。长江流域秋季栽植的,当年即可发生冬苗、抽生新根、积累养分,为翌年春苗奠定良好基础。迟到春季栽植的,春苗发生迟,生长慢,一般当年抽苔少。
推荐阅读
-
食用菌防病管理应切断传播途径
食用菌的独特生产方式和不同于高等植物的子实体组织结构,要求生产者不能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喷洒化学药剂,必须把“防”放在第一位。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危害。 针对食用菌的栽培特点,其病虫害综合防治团...
-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
一选地隔离 采用空间隔离,一般要求在200-400米的范围内没有其它类型的玉米;或采用时间隔离,要保证与其它玉米的开花期相差20-30天;还可以采用自然屏障隔离,用宽20米以上的其它高秆作物、林带、建筑物等进行隔离。 二选用适宜品种 可选用的鲜食玉米品种主要有:甜团...
-
梨树叶片黄化咋回事
梨缺铁叶边缘已枯死 近日笔者接到不少果农的电话说梨树叶片黄化正困扰着他们。果农们反映已经用过许多药,但无济于事,发病严重的梨树叶子整片整片地变白、脱落,而且病情有蔓延趋势。 危害症状 从新梢叶片开始,叶色由淡绿变成黄色,仅叶脉保持绿色,使叶团...
-
排酸肉又被称为冷鲜肉,对它你了解多少?
最近,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上涨,消费者对于猪肉信息的关注程度也有所提升。在不少超市的生鲜区或肉店里面,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排酸肉”的字样。对此很多朋友并不熟悉,拥有这样名称的一种肉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为你解惑。 将鲜肉制成排酸肉的工艺是现代肉品卫生学及营养学所提团...
-
青叶碧玉怎么养?
青叶碧玉 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叶片翠绿色,株形美观,经常作为室内 盆栽 观叶 花卉 ,可以摆放在窗台或者茶几进行观赏,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够净化空气,那么青叶碧玉怎么养?下面一起来看看团...
-
油菜什么时候种最好?
油菜又叫做油 白菜 ,主要是用来榨油,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栽种,油菜花盛开时观赏价值非常高。那么油菜什么时候种最好?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油菜什么时候种最好? 我国把油菜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冬油菜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在9月上中团...
-
玉米专用肥的最佳配方
玉米专用肥属于一次性施肥,不需要额外追肥,其实不管选什么 肥料 ,最终的目的都是想提高产量,要根据土壤情况来,毕竟各地土壤情况有所不同,氮磷钾含量也不一样,下面就来说说玉米专用肥的最佳配方。 一、玉米专用肥的最佳配方 1团...
-
石榴什么时候成熟?采后如何管理?
石榴 ,又叫若榴木等,营养价值较高,老少皆宜。随着石榴的市场需求变得越来越高,种植石榴的农户也越来越多。石榴成熟后外皮呈现淡红或鲜红色,剥开石榴表皮,里面有许多鲜红的籽,这些籽酸甜多汁,十分可口。那么石榴什么时候成熟?采后如何管理? 一、石榴什么时候成熟团...
-
莴苣常见栽培品种有哪些?莴苣种植日常管理
莴苣又可以称为千金菜、 莴笋 、石苣、青笋,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常见栽培品种主要有莴笋、 生菜 、卷心莴苣。经常食用莴苣,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进食欲,促进人体的肠壁蠕动,防治便秘,接下来小编团...
-
顾全兴:蟹池里养青虾
农民顾全兴2006年在养蟹池塘套养 青虾 ,20亩水面共收获河蟹1600公斤,产值13。76万元;春虾237公斤,秋虾800公斤,产值3。62万元;加上年终出售水草收入1。5万元,总产值18。88万元,扣除总成本7。2万元,总利润11。团...
-
综合防治柑橘介壳虫的措施
介壳虫,与其他刺吸性害虫蚜虫、白粉虱等,均喜欢危害柑桔的柔嫩部分如嫩茎、嫩梢、嫩叶,影响其光合作用并传播烟煤病等。近年来这类害虫发生猖獗,果农应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现在是柑桔保果期,也是春梢老熟、小果转绿期,采用农业措施与安全性较高的化学农药比较可取。1、轻量团...
-
五味子的人工栽培技术
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吉林、辽宁所产的五味子质量最佳,素有“辽五味”之称。以成熟果实入药。五味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药食兼用型经济植物,具有益气、滋肾、敛肺、生津、益智、安神之功效。近年北五味子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高升,仍有价无货。20团...
-
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
病症 首先在菌盖上发病,出现芝麻、绿豆大小的褐色斑点,病斑边缘不整齐,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发展连成一片包括整个菌柄,使菌柄全部变褐色,质软、不能直立、有粘液,最后变黑褐色以至腐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近年来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原因,主要菇房采用上年用过的材料,工团...
-
菜豆病虫防治技术
炭疽病 真菌病害。应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子,福尔马林溶液浸种;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植株防治。 枯萎病 真菌病害。可选用抗病品种,用种子重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50%团...
-
皮类中药材栽培技术之杜仲
杜仲主产于四川、贵州、河南等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 杜仲为阳性树种,较耐寒,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酸性土壤 (红壤、黄壤)、中性土壤、微碱性土壤及钙质土壤上都能生长,以pH为5~7.5的沙质壤土为宜。杜仲在1~10年内生长缓慢,10~20团...
-
玉米秃尖缺粒发生原因及防止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形式。 1.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团...
-
独头大蒜产生原因及防治
大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也是市场上一年四季都颇受欢迎的蔬菜。但由于种植技术欠佳,出现了独头蒜,影响蒜的商品性,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搞清楚独头蒜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很有必要。 一、独头蒜产生原因 1、种蒜选用不当。栽种大蒜首先应选用适宜本区内团...
-
果树白粉病的防治
白粉病的症状:在嫩叶正、反两面呈现白色霉斑,大多近圆形,外观疏松,霉斑常由中心向外扩展。霉层下面叶片组织最初呈水渍状,以后逐渐失绿,形成黄斑。严重时病斑扩及全叶,使较嫩的叶片枯萎,较老的叶片扭曲畸形。 发病规律:温暖潮湿有利于本病大量发生和流行。发病的适宜温度为团...
-
果树霜疫霉病的防治
霜疫霉病是由霜疫霉病菌侵染所致,可侵染荔枝、龙眼、黄皮。病原菌游动孢子借助风雨或昆虫传播,阴雨连绵、久雨不晴或闷热雷阵雨、空气湿度大时易感染此病。果实、叶片、花穗和结果小枝均可发病,但以成熟和接近成熟果实受害最甚,可在果实任何部位发病。发病初时受害部位表面出现褐色不规则病斑,无明显团...
-
荔枝龙眼鬼帚病的防治
龙眼鬼帚病又叫龙眼丛枝病、扫帚病,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龙眼园均有发生,荔枝也会沾染此病。病树的新梢节间变短,侧枝丛生,嫩叶叶缘向里弯成条状,叶尖向上卷曲,似月牙形,不能伸展,淡黄褐色,不久脱落后留下秃枝。花穗受害后丛生密集成团,花虽开得很多,但畸形,一般不能结实,或虽有个别团...
最新更新
-
浅谈蓝孔雀的配种管理
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养殖孔雀成为人们发财致富另一条道路,原因就是作为百鸟之王的孔雀,具有野味浓、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特点,是高档的美味佳肴,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肉食禽类。在养殖方面因其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儿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养殖品种之一。 团...
-
有机孔雀鱼外形以及具体特点
有机孔雀鱼是一种很常见的鱼类,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能牵动经济的发展。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有机孔雀鱼外形以及具体特点有哪些: 外形和特点: 有机孔雀鱼体形修长,有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鱼。雄鱼体长4厘米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鳍)长占全长的2/团...
-
盆养黄粉虫的科学管理技术要点
盆养黄粉虫,适合月产量10千克的养殖,不需专职人员喂养,利用业余时间即可。饲养设备简单、经济(如旧脸盆、铁盒、木箱等),只要容器完好,无破漏,内壁光滑,虫子不能外逃爬出即可。 若箱内壁不光滑,可贴一圈胶带,防止虫子外逃。另外,需要60目筛子1个。 团...
-
黄粉虫的盆养技术简析
黄粉虫的盆养设备简单、经济(如旧脸盆、铁盒、木箱等),只要容器完好,无破漏,内壁光滑,虫子不能外逃爬出即可,适合月产量10千克的养殖。 投喂菜叶或瓜果皮等时间应在筛虫粪的前1天,投入量以1个夜间被幼虫食尽为度,或在投喂菜叶、瓜果皮前先将虫粪筛出。第二天尽快将未食团...
-
冬季养殖黄粉虫注意事项
冬天天气寒冷温度很低,黄粉虫养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北方广大养殖户特别关心的问题。 冬季北方天气较冷,而且风大,房屋的密封是重点,一定要封密严实,减少冷空气进入室内。加强取暖工作。特别应注意晚间取暖,否则白天热,晚上凉虫子不会正常生长,昼夜温度都应保持在10度团...
-
黄粉虫适应环境的极限温度问题
黄粉虫不同虫态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情况有所不同。对于成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但自然越冬的幼虫可忍受-15℃的低温),低于6℃进入冬眠状态,12℃是发育起点温度,24-35℃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高于37℃团...
-
黄粉虫幼虫生长蜕皮原因
黄粉虫与其他昆虫一样,属于外骨骼动物,由于其表皮坚韧(即外骨骼),属于非细胞性组织,伸展性很小,当幼虫营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蜕去旧表皮,形成面积更大的新表皮,才能使虫体进一步增大。蜕皮现象一般只发生在幼虫时期,其他虫态不蜕皮。在蜕皮时间上,黄粉虫幼虫约1周左右蜕1次皮。在温度团...
-
黄粉虫自相残食问题
黄粉虫群体有互相残食现象。各虫态均有被同类咬伤或吃掉的危险。表现为大吃小、强噬弱、能动的咬不能动的等现象。成虫羽化初期,身体白嫩娇弱,行动迟缓,易受伤害。从老熟幼虫中新羽化的蛹因不能活动易受损伤。正在蜕皮的幼虫无力防御而易被同类吃掉。卵也是同类取食的对象。因此,如何防止黄粉虫自相团...
-
黄粉虫养殖条件问题
养殖黄粉虫劳动强度小,操作简便,易于管理,饲养不占用白天工作时间,利用晚间喂食即可。城乡居民住房或简易温棚用木盒、木架等均可养殖;黄粉虫是昆虫系列中最易饲养的昆虫,它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充足的麦麸、玉米皮、豆粕、农作物秸秆、青菜、秧蔓、酒糟、鸡粪等都是好饲料;团...
-
庭院快速繁蚯蚓
蚯蚓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补充饲料,其鲜体含蛋白质达到12%-20%,干体含蛋白质50%―70%,其中有效氨基酸含量达58%―62%。庭院繁殖蚯蚓,资源丰富,环境适宜,管理方便。 1、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湿、喜温、喜静、怕光、怕盐。适宜温度15―25度,湿变为60团...
-
黑豚的常见疾病
一.维生素缺乏症 症状及原因: 黑豚无法在体内直接制造维生素C,因此需要从食物中大量提取维生素C。当食物中含的维生素C太少时,就很容易生这种病,使得发育不全,甚至体重减少,而且关节会肿胀起来使黑豚无法好好走路,如果不加以治疗,2~3周后就会死亡团...
-
孔雀鱼的介绍
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水域的小型卵胎生将鱼类,最大体型约仅6公分,体型虽小,色彩却是千变万化。孔雀鱼一直都是饲养喜心中的一块块宝,造物喜不仅赋与孔雀鱼旺盛的生命力,还让他们拥有艳丽的色彩及迷人的体态,而牠们在遗传基因上扑塑迷离的变化,更是玩家致力解开的谜题,也因此更增添了孔雀鱼令人难团...
-
黑豚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黑豚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首先一定要将得病的黑豚隔离起来,以免传染给别的黑豚,而碰过黑豚的人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以防感染,可以通过涂药膏和吃药来治疗。 1.黑豚属哺乳纲,啮齿目,黑豚科。又名天竺鼠、海猪、荷兰猪。 2.喜群居,头团...
-
孔雀鱼的基本品系
所谓的基本品系就是此鱼种必须有相当程度上的稳定性及遗传性, 能够在单一品种的繁殖延续或与其它种杂交时,能显示出原种所持有特征,能达到上述的要点时就能称为基本品系,所以才称孔雀鱼目前基本上分成几种基本品系。 礼服:其表现型只要身体后半呈色即称礼服。 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