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农艺农机配套技术
发布时间:2024-11-26 10:30:03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9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机械抛秧种稻比手工抛秧作业效率高,能够进一步减轻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深受欢迎。目前已成为稻区,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种稻统一服务的重要内容,种稻大户也有自己购买应用抛秧机的。
据对比测定证明,2zpy-c型水稻抛秧机,净抛生产率为每小时0.67~1公顷,抛幅6~8米,抛高2米,后抛距离为4~6米。其主要优点是:①每台抛秧机平均作业人数为8.7人,平均每天抛栽3.43公顷,折合每人每天抛栽0.39公顷,是人工抛栽的2.15倍;②机抛秧苗分布较均匀,直立苗比例高。抛后考查结果,每平方米平均苗数的变异系数小,平躺苗占12.8%,低于手抛4.4个百分点;③机抛田每公顷平均产量为7.17砘,比手抛对照增产3.42%,比手栽增产9.9%。
(二)机抛胁农艺技术
机抛秧苗的一般培育和本田管理技术,与手抛秧培育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为了提高机抛质量,还需要以下技术予以配合。
第一,选用茎秆粗壮、抗倒、分蘖力中等、熟期适中的优质、高产早、晚稻新品种(组合)。
第二,秧苗要短龄、矮壮、即最佳叶龄为3.5~4.5叶,不超过5.5叶,最适苗高为8~12厘米,不超过15厘米。
第三,根据天气条件和孔泥干湿程度,灵活决定揭盘起秧时间。即在孔泥干湿度适中或孔泥砂性沥水性强时,起秧后即可抛栽;有露水的天气,等露水干后起秧为宜;如果盘泥过湿,晴天可先揭盘稍晒苗,再起秧抛栽;阴天可在抛栽前一天揭盘,置于原秧板上沥水,或抛栽当天先起秧摊晾。起盘后的机抛秧经装柜、运输,分批喂人机内。
第四,机抛时,1台机械配8~12人,其中机上1名机手和2名喂秧手,1天可抛栽3.33~4.67公顷本田。机抛行走挂慢速挡,以匀速前进。根据机械两侧抛幅,确定机械行走路线,确保抛幅间秧苗均匀、密度正常。两名喂秧手喂秧速度与机械行走速度要相匹配。机械靠近田边时,喂秧手设法挡住一边秧苗,避免秧苗抛出田外。根据田块长短,机上备足每趟用秧数量,尽量在田块两头加秧。机械抛秧在加快、转弯过程中仍有部分疏密不匀粗缺苗的边角地段,应留10%~15%的秧苗进行人工补抛。抛后3~4天内,捡出操作沟内秧苗,酌情匀苗、删密补稀。
(三)机抛操作技术
除了做好一殷的机器运行前检查工作以外,机抛最好选择在风力小的晴阴天进行。遇到有风天气,机行方向应与风向平行,似免影响抛栽均匀度。
抛秧机入田时,要根椐田块形状,选择合适作业路线,避免漏抛、重复抛或抛出田外。一般1次可装秧30~40盘,行走60米左右。行走要根据装秧方便,选择横向或纵向梭形作业。为使抛秧均匀,达到计划密度要求,喂秧手要熟练抓苗数量和喂入技术。一般每公顷抛50万~60万穴,机器行进挂10厘米挡时,每秒需喂125穴秧苗,挂12厘米挡时,每秒需要喂入150穴秧苗。
推荐阅读
-
水稻稻瘟病的种类及发病症状
水稻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具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性等特点。按其为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穗颈瘟、粒瘟。以叶瘟和穗颈瘟发病率最高、危害最重。 1、苗瘟:发生在三叶期前的秧苗上,我区一般苗床上不常见,但是,温度高、湿度大时团...
-
秋季茶树病虫害防治意见
目前部分茶园田间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尺蠖等虫害危害开始加重。8月是东阳市易受台风影响季节,预计降雨量将较多,导致茶园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多种病虫害发生为害,对茶树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希望广大茶农要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团...
-
蔬菜六小虫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蔬菜面积的不断增加,露地、大棚、反季节蔬菜等栽培方式的多样化,造成蚜虫、粉虱、害螨、蓟马等周年发生,包括烟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西花蓟马等外来入侵种,为害十分猖獗,且难于根除,有着“顽虫”之称。这些小虫分布广、数量大,除吸食植物汁液、掠夺养分,影响蔬菜正常团...
-
韭黄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韭黄作为一种高档的保健蔬菜,近年来在我市发展种植速度很快,从1998年引进多个品种试种到现在,种植面积已达600多hm2,现将几年来我们在种植方面取得的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一、选择优良品种 用作韭黄栽培的韭菜品种很多,按叶片的大小分有大叶、小团...
-
2024深圳光明农场大观园番薯文化节优惠票价格+活动内容
光明农场大观园2023年番薯文化节 >趣味番薯节 >秋季采摘季 >生肖运动会 >田园小画家 >马术表演赛 红薯文化节 专属 团...
-
无籽西瓜怎么种出来的?
西瓜 是很受欢迎的 水果 ,被称为“瓜果之王”,是所有水果中水分含量最高的。西瓜品种很多,这几年无籽西瓜很受欢迎。那么无籽西瓜怎么种出来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无籽西瓜怎么种出来的? 无籽西瓜是采团...
-
水稻缺素引起的僵苗有哪些?如何防治好?
在水稻幼苗生长期间,时常会出现僵苗的问题。而发生僵苗的水稻,出叶迟缓、分蘖停滞,从而会直接影响到 稻谷 的产量和品质。而水稻发生僵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缺素就能引发水稻僵苗。那么水稻缺素引起的僵苗有哪些?如何防治好?一起来了解下吧。 团...
-
如何预防和治疗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蛋鸡属于我国经典的养殖项目,不管规模大小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养上几只蛋鸡。就目前的市场前景来看, 鸡蛋 的价格也就六七块钱一斤,对比以前有些许程度上涨,因此也提升了多数养鸡户的养殖信心。而在养殖蛋鸡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各种疾病的防治管理,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团...
-
母猪配种后不吃食怎么办?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猪赚钱了,毕竟 猪肉 是常常会吃的一种肉。如果 母猪配种 后不吃食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各位详细讲讲。 一、母猪配种后不吃食怎么办? 1、给猪测量体温 团...
-
种植课堂:适合冬季种植的蔬菜有哪些?
随着十一月份的到来,气温寒冷的冬天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此时栽种的 蔬菜 要不就是 大棚 种植,要不就是耐寒性极高的,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了解下有哪些蔬菜适合冬季种植。 1.萝卜 在民团...
-
水稻的耕制、整地
一.耕地、整地 (一)稻田耕作制度的主要类型 稻田耕作制度必须与当时当地的人均耕地面积、水利设施、农民收益、农产品市场等社会因素相适应,较好地利用温、光、水、土壤等自然资源,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稻田复种始于华南地区,然后逐渐向长江流域发展。双季团...
-
水稻的生态区划分
一.生态区划分 根据中国稻作在地域分布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的稻区。以地区生态条件、种植制度和稻种类型三者结合的方法,将全国划分为6个稻作带。70年代以来,根据稻作生产和研究工作的进展,在原有6个稻作带的基础上,把原依行政区域分带改为按自然生态和经济技术条件的地域特点分区团...
-
水稻新品种(六)
昌米011 1999年四川省审定。 (1)品种来源:昌米011系凉山州西昌农科所用ir26、成都晚粳、罗密欧、黎杂等优良水稻品种资源,采用籼、粳亚种间复合杂交方式选育而成的常规水稻品种。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60~17团...
-
水稻的新品种(五)
川丰3号 2000年四川省审定。 (1)品种来源:川丰3号是四川省川丰种业育种中心、江油市种子公司用Ⅱ-32a作母本与jr885作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3天,比汕优63长天,株团...
-
水稻的新品种(四)
菲优多系1号 1998年四川省审定。累计推广1000万亩。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于92年用不育系菲改a与恢复系多恢1号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5~150天,比对照汕优63短团...
-
水稻的新品种(三)
Ⅱ优746 1994年四川省审定。累计推广1200多万亩。 (1)品种来源: 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以ii-32a作母本,自选恢复系科746(云粳/泰引1号//圭630///特育2号抗病变异株)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重穗型杂交稻新组合. 团...
-
水稻的新品种(二)
香优1号 1999年四川省审定。 (1)品种来源: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川香28mcdr22配组而成。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平均151天,比汕优 63早熟0.75天,苗期长势旺,株型较好,株高 110厘米,分蘖中上,成穗率较高团...
-
水稻的新品种(一)
ii优802 1996年四川省审定。累计推广面积1365万亩。 (1)品种来源:系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选用(明恢63 x紫圭)f2单株的幼穗,通过co-γ射线处理,并进行花药培养育成的恢复系川恢802作父本,ii-32a作母本配组而成的团...
-
杂交稻优良组合
南优2号 二九南1号axir24。株高103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44天,杂交优势明显,分蘖力强,每穗150粒左右,千粒重24克左右,抗倒性和抗病性均较差,易感白叶枯病、纹枯病,抽穗期不耐高温,结实率低,易落粒。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南优6号 二团...
-
水稻的优良品种
粳稻品种 黄壳早廿日 江苏省江阴县农民唐宝铭从地方种早十日中选出。1952年后进行试验推广。中粳。株高120~130厘米,穗长20厘米,有长芒,每穗100粒,千粒重26克左右,生育期140~150天,分蘖力强,较耐肥,易感染病虫害。分布在江苏省,比当地品种增产团...
最新更新
-
绿壳蛋鸡各阶段的饲管技术
1、绿壳蛋鸡产蛋初期: 一般情况下,刚开产的绿壳蛋鸡仍处于进一步发育阶段,体重仍在继续增加。此阶段除要逐步增加采食量和蛋白质含量外,同时还要逐步增加饲料中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的比例。具体要求是,当产蛋率达50%时,每百公斤饲料添加10克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应团...
-
绿壳蛋鸡高效饲养法
在绿壳蛋鸡饲养过程中,采用“定中有变”饲养法,可使蛋鸡保持旺盛的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饲料报酬高,使鸡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鸡产蛋多,个头大,质量好。其具体做法是: 绿壳蛋鸡每天饲喂3次。饲喂时间可根据季节变化而灵活确定,如夏秋季节:在早上5时、中午12团...
-
防治绿壳蛋鸡禽副伤寒的措施
禽副伤寒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起禽病的总称。 引起鸡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较多,主要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危害最大。禽沙门氏菌对热和常用的消毒药很敏感,加热60℃5分钟即死亡。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雏鸡常在10日龄后发病,病雏呆立、团...
-
林蛙卵的孵化
随着林蛙的经济价值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养殖东北林蛙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林蛙产卵后及时将卵捞出,放在孵化池中,蛙卵一般分为动物极与植物极两个半球。动物极半球内分布大量的黑色素,呈现深黑色;植物极半球因黑色素少,呈现乳白色,刚产出时,动、植物极尚不明显,受精后30分钟,动、植物极变化十分团...
-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时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另一种是发病时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消除病因、合理进行药物治疗。这两类方法统称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仅依靠某一单独的措施是团...
-
山鸡育雏期需要注意事项
山鸡雏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从饮水开食、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进行介绍: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团...
-
林蛙疾病的预防
1.林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要求 林蛙场的水源要无污染。有害的被污染的水会损害林蛙的健康,水体传染病很快,因此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定期消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对水池、蛙圈及其他养殖设备进行一次彻底团...
-
绿壳蛋鸡饲养经验
绿壳蛋鸡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鸡蛋历年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团...
-
山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病鸡精神不振,减食,羽毛松乱,部分病鸡关节肿大,特别是跖关节和趾关节,挤压有痛感,站立和行走困难,跛行。有的病鸡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胸腹部皮下充血,呈弥漫性紫红色,肝脏略肿,呈淡紫红色。关节肿大、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较多浆液性渗出物,有脓汁和乳酪样团...
-
林蛙封沟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
林蛙有水下冬眠越冬的习性。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人工封沟养蛙的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这一时期的生活特征需要,人为选择、创造适宜的越冬场所和水域环境,保证其安全越冬。 一、修筑越冬池 越冬池也叫冬眠池,是林蛙集中冬眠的地方。蛙场团...
-
山鸡疫苗免疫的方法
要打破传染病的链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入手,即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媒介)、提高畜禽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作为一个饲养场,首先应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应根据畜禽传团...
-
山鸡曲霉菌病和葡萄球菌混感的症状
病雏表现精神委顿,多缩颈呆立,闭眼似睡,两翅下垂,羽毛蓬乱,无光泽;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气喘,常发出呼噜声。 有少数雏鸡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怕光,流泪。有的下痢,粪便呈水样,黄白色。部分病雏腹部增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末期病雏体质消瘦,呼吸极度困难团...
-
林蛙发病的原因探析
林蛙从蝌蚪到成蛙都能发病,林蛙得病必有原因,无缘无故是不会发病的。所以,当林蛙发病时,必须查清发病原因。那么林蛙为什么会发病呢?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林蛙像其他动物一样,蛙病的发生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一即内在因素,也就是林蛙自身的体质强弱;其二是病原微生物;其三是外界环境条件,其团...
-
如何鉴别林蛙油理化质量?
林蛙油理化性状较其它动物油有较大差别,通过以下鉴别方法可加以识别: (1)经验法。本品遇水膨胀,膨胀时输卵管破裂,24小时后呈白色棉絮状,边缘呈白绒状,体积增大10―15倍;泡发pH值在6左右,泡发体有微腥味;加热煮沸不溶化,手捏不粘手;脱水干燥后恢复原状,但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