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薪菇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11-26 15:30:44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991个字,大约阅读时间8分钟摘 要 茶薪菇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医疗价值,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本文介绍茶薪菇的生物学特征及行之有效的栽培措施,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采用发酵料、温差刺激、催蕾等技术措施,来 提高茶薪菇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茶薪菇 培养料发酵 催蕾
茶薪菇(Agrocybe chaacinggu=Agrocybe aegerita)名称由三明真菌研究所黄年来先生而定。学名以后者为正名。其他中文名称有茶树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柱状田头菇等等。茶薪菇原在春、秋季野生于油茶树、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死树干上。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驯化栽培,近年来栽培技术才趋成熟,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食用菌品种。
茶薪菇味道鲜美、香气浓郁。鲜品、干品口感各具特色。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香菇,赖氨酸含量比金针菇还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有多种医疗保健和药用价值。有清热、明目、利尿、滋阴、补肾之功效。另据报道,茶薪菇子实体含有大量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提取物多糖蛋白对小白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瘤的抑制率为80%~90%。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光滑或有皱纹,幼时半球形,后渐伸展至扁平,中央稍突起,直径3~5cm,初期深褐色、茶褐色,后渐变为淡褐,至淡土黄色,平滑或中部有较多条纹。菌肉白色。菌褶密,不等长,初白色,成熟后呈污黄锈色至咖啡色。有内菌膜,白色,开伞后形成菌环,上位,易脱落。菌柄圆柱形长3~lOcm,粗0.3~1.2cm。中实,纤维质脆嫩,污白色,基部色稍深。孢子印暗褐色,孢子淡黄褐色,光滑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8.5~11μm X 5.5—7μm。
1.2 营养条件 茶薪菇是木腐菌,常野生于油茶树、杨树、榆树、柳树、榕树、桦树等众多阔叶树的枯死树上,因此阔叶树木屑,是茶薪菇人工代料栽培时的营养源之一。但茶薪菇虫漆酶活力低,利用木质素能力差。而对蛋白质的利用力强,对纤维素也能很好的利用。经过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棉子壳和稻草是栽培茶薪菇较好的原料。所以在人工栽培中,选择棉子壳、稻草有利于茶薪菇菌丝的生长,选用木屑以速生木材如杨树、泡桐等有利于茶薪菇生长。在培养中适当添加一些有机氮,如麦麸、饼粉、玉米粉等,有助于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提高产和质量。
1.3 环境条件
1.3.1 温 度 茶薪菇属于广温型菌类,该菌较抗高温又能耐低温。菌丝生长温度为5—35℃。适宜温度2l~28℃。20℃以下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减慢,5℃以下几乎停止生长;30℃以上菌丝生长速度虽快,但菌丝长势弱,35℃以上菌丝难以生长直至死亡。茶薪菇菌丝能耐低温,在—4℃也不会死亡。
据笔者观察茶薪菇属要求不严的变温结实性食用菌。在原基分化与形成阶段,昼夜温差的刺激,能明显促进原基的分化和形成,原基分化和形成阶段的温度是10~25℃。在此范围内变温都有利于原基的形成。子实体生长阶段8~30℃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18~24℃,此阶段不需温差刺激,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1.3.2 湿 度 茶薪菇栽培料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低于50%或高于70%对菌丝生长均有影响,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u70%为好,原则上宜干不宜湿,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导致菌丝抗杂力降低,污染率高。在原基分化和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提高到80%~85%。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
1.3.3 空 气 茶薪菇属好氧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要保证环境通风良好。栽培袋最好用套环。以利换气。如扎口,在菌丝长到半袋时。在菌袋上部用针扎孔以利换气。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稍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菌柄的伸长,提高产量。因此,子实体发育阶段适当减少通风,这类似金针菇栽培。
1.3.4 光 照 茶薪菇与其它食用菌一样.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在强光下会抑制菌丝的生长,但子实体有明显的趋光性,为了使子实体发生整齐、数量多,在进入原基分化与形成阶段就需要提供一定的散射光,在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宜强光照射,也不宜低于50Lx,光照强度在500~1,000Lx,此阶段
不可改变光源方向,否则不仅会出现畸形菇、菇柄扭曲,且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影响商品价值。
1.3.5 酸碱度(pH) 茶薪菇属木腐菌,喜在微酸性条件下生长,其生长全过程pH值变化不大,pH4~6.5,适宜pH5.5—6.0,一般采用自然pH值,但要防止偏碱。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择优良菌株 目前茶薪菇菌株较多。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的菌株,子实体耐高温能力强,产量较高。新近报道的江西农科院的茶薪菇AS—1是采用细胞融合的手段选育的菌株,已推广应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茶薪菇菌株,其原基分化与形成阶段的适宜温度有一定的差异。
2.2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根据茶薪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特别是原基分化与形成时对温度的要求,在原基分化与形成时最好有温差刺激,而温度在10~25℃,低于10℃或高于25℃原基都不易分化,所以不是一年四季都适宜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栽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春栽在2~3月制菌袋,由于此时温度较低,菌丝生长需加温,4~6月出菇。温度适宜,出菇时期长。秋栽8~9月制菌袋,此时菌丝生长,出菇温度均适宜,后期温度低,出菇期相对较短。为了降低成本,秋季栽培较理想。
2.3 选择适宜配方 根据茶薪菇对营养的要求。对木质素的分解能力弱,而对蛋白质和纤维素的分解利用力强,所以在配方中要适当增加纤维素类和氮素类的原料。配方①棉子壳77.5%.麦麸和米糠20%,石膏粉l%,蔗糖1%,过磷酸钙0.5%;②棉子壳39%,木屑38.5%,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过磷酸钙0.5%;③草粉(稻草等)37.5%。木屑或棉子壳3.8%,麦麸20%,石膏粉l%,蔗糖1%,过磷酸钙0.5%;产油茶籽的地区可用④茶子壳70%,麦麸20%,茶子饼粉5%,石灰粉l%,石膏粉1%,磷酸氢二钾1%,蔗糖2%;⑤木屑36%,棉子壳36%,麦麸20%,玉米粉5%,茶子饼粉1%,蔗糖1%,轻质破酸钙l%。
2 .4 菌袋制作
2.4.1 培养料发酵 常规栽培方法培养料不经发酵,菌丝生长速度慢,经实践采用发酵料栽培,有利于菌丝生长,且污染率低。按配方拌料,料水比为1:1.2~1.3,拌料要均匀一致,用手抓一把培养料握紧,指缝间有水滴,但不下滴,含水量在65%左右,建堆最好在水泥地面进行,在建堆处的中心用砖块搭一孔,孔上用几根稻草盖上,将培养料以砖孔为中心加料,堆成高1~1.2m、宽1.5m料堆,料面拍平,用一木棒从料顶对着中间的砖孔打一洞,防止厌氧发酵,在料次顶处插上一温度计,盖上塑料膜,第3~4天,观察料温达60C后,第2天就可翻堆,再次调节含水量在65%左右。复堆照前操作,待料温达60℃,后一天即可散堆装袋。堆料发酵时间在7—8天左右,根据发酵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2.4.2, 装袋灭菌 选用15~17cm X 35~37cm X 0.05cm低压聚乙烯(如高压灭菌选用聚丙烯)每袋装料720—750g(合干重350g左右),装料松紧度下松上紧,高度14cm左右,整平表面,中间用2cm直径木棒打一洞深度为料的2/3,注意拔起时不要将料面松动。及时套上套环。常压灭菌,要在4小时以
内将温度上升到100℃,保持12—14小时,可根据灭菌锅内的装量情况,适当减少或增加保温时间。茶薪菇菌丝抗杂力较弱,因此灭菌要彻底,灭菌是否彻底是茶薪菇栽培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4.3 接种培菌 经灭菌后的料袋趁热搬进接种箱或接种
室,接种箱或接种室经消毒后才能使用。待料温降到30℃以下方可接种。选用的栽培种菌丝要浓白,健壮,无病虫害,菌龄以满瓶后10天左右,待菌丝吃透料后,再用于接种,这样的菌种发菌有力,吃料快。接种时,首先将栽培种上层老化的菌种扒掉一薄层,然后将栽培种分成蚕豆大小,每瓶接30~40袋,为了加快菌丝生长,可加大接种量。用种量大,生长快,减少杂菌入侵机会。
培养室要求干净、干燥、通风、避光,最好在培养室使用前用50%可湿性多菌灵800倍溶液,80%敌敌畏500倍溶液喷雾,灭菌杀虫1次,培养期间,每隔l周进行1次。室温保持在20℃以上,28℃以下,促进菌丝均匀生长,如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要及时搬出处理,防止扩散蔓延。如秋季栽培,前期温度高,要做好散热,尽量控制室温在30℃以下。一般接种后适温下40—50天菌丝即可满袋。
2.5 做好出菇管理
2.5.1 搔 菌 即在菌丝长满后,去掉表面的老菌种及菌丝。搔菌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太早易感染杂菌,太迟起不到催蕾作用。初栽者不易掌握,可直接催蕾。
2.5.2 催 蕾 将搔菌的菌袋或长满菌丝的菌袋,可直立排放,也可袋口对光墙式堆叠,拉直袋口,直立排放的在袋口上盖1日报纸保湿,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初时有黄水珠,继而变褐色,而后分化与形成原基,形成小菇蕾,这期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85%~90%,早晚向地面和报纸喷水保湿,光线控制在500~1.000Lx,温度控制在18~25℃,昼夜温差刺激,这样开袋后10~15天子实体大量发生。
2.5.3 出菇管理 出菇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并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以防通风过度导致早开伞、菌柄短、肉薄。菌盖呈半球形,菌膜未破时要及时采收。采收时应抓基部一次性将整丛大小菇一起拔下,以利下潮菇发生。采收后清理菌袋料面,合拢袋口,让菌丝休养生息2—3天,然后拉开袋口,淋一次大水,并重复上述管理。二潮菇后,采用注水,用水以营养液为佳(葡萄糖100g,三十烷醇0.05g,磷钾复合肥50g,尿素20g,水1,000mL),一般可采3~5潮,生物效率可达80%左右。出二潮菇后也可以进行覆土再出菇,方法同平菇袋栽覆土栽培,可提高产量20%左右。
( 陈麟璋 安徽省黄山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245021)
(中国古田食用菌信息网)
推荐阅读
-
家庭无土种植蔬菜方法
蔬菜选择:可以无土栽培的果菜类有:西红柿、黄瓜、苦瓜、草莓、樱桃萝卜。叶菜类有生菜、芹菜、香菜、小白菜、小油菜、空心菜、荷蒿等。这些菜的成熟期长短不一。果菜类一般3-5个月,叶菜类一般2-3个月。果菜类温度要求10-25度左右,全天见光,叶菜的要求相对较少,一般家庭都适合种植。各地的团...
-
无公害大棚病虫害化学防治法
1、推广粉生施药技术 在日光温室、大棚用粉尘法施药,可以减少温棚内湿度,对防治病害的发生、蔓延十分有利。 2、使用多功能破体迫肥抢 使用追肥枪药剂模报是防治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等最好方法;对农作物根部危害最大的蝼姑、蛴蜡、金针虫、地老虎大害虫,防治效果可达 95%团...
-
治韭菜灰霉病适用药
据了解,韭菜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是韭菜灰霉病的典型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韭菜叶片,病初在叶面产生白色至淡灰色斑点,随后扩大为椭圆形或梭形病斑,后期病斑常相互联合成大片枯死斑,导致半张叶或整片叶枯死,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有的在割口处向下呈水渍状淡褐色腐烂,后扩展为半圆形或“V”团...
-
西红柿膨果慢的原因
西红柿果小,膨大速度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地力差,有机质含量不足,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据调查发现,不少棚室为沙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应增加有机肥用量,改良土壤。 2.棚室保温性差,棚膜透光率低,棚内温、湿、光等条件不能很好满足西红团...
-
冬小麦越冬九点不要忘
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生育特点是长根、长叶、长分蘖、完成春化阶段,即“三长一完成”,生长中心是分蘖。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使弱苗转壮,壮苗稳长,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为来年穗多、穗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查苗补种。由于漏种、欠墒、地下害虫等原因,造成团...
-
腊梅冬季扦插法
一、时间 带踵扦插法在整个冬季均可进行,但以12月为好。 二、取枝 扒开腊梅基部,将径粗1厘米以上的1~3年生枝条,自母树基部向外顺势劈下,枝条基部呈踵足状。 三、存放 剪留取下的枝条下端,约20厘米长,并用快刀将踵足起毛部分削平。然后整理成团...
-
视联网助力陇南教育信息化驶入新路径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甘肃省陇南市地处秦巴特困片区,多年来,教育发展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当地大多数县(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全覆盖,是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提高当地教育部门工作效率的有效捷径。 2018年10月,为团...
-
科学普及 | 居然不想长高?一图读懂小麦为什么追求矮化
作者简介: 刘录祥,二级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作物诱变新因素发掘利用与小麦生物育种研究,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主任,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团...
-
梳子不只是用来梳头用的 用来梳身体提高抗病的能力
梳子向来是用来梳头用的,可却偏偏有人用它来梳身体。很奇怪吗?它可是大有来头的。梳浴从古代的“摩擦皮肤健身术”变化而来,其原理和刮痧相似,主要使用木梳擦体,以达到清除体表老化的组织细胞,使汗腺、皮脂腺排泄通畅的目的。此外,它还能舒通经络,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的能力。下团...
-
养鸭时怎么节省饲料?
鸭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禽,很多养殖户都有饲养,鸭子是禽类养殖中比较消耗 饲料 的,特别是 肉鸭 ,如果能节省饲料,养殖效益能大大提升,那么养鸭时怎么节省饲料?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1、饲养优良团...
-
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白灵菇又称白阿魏菇,是刺芹侧耳的白色变种。菇体肥大洁白,营养丰富,味鲜美,口感特佳,蛋白质含量高达14.7%,含氨基酸达18种,.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及多种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白灵菇富含的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白灵菇还具有生长周期短,生产成团...
-
棉子壳栽培鸡腿蘑技术
鸡腿蘑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色、香、味不亚于草菇,且有多方面的药用价值,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我区从1997年开始用棉子壳、稻草等原料栽培鸡腿蘑,均取得成功。我们感到用棉子壳栽培鸡腿蘑虽然生产成本高一些,但其稳产、高产、菇质好,从经济效益考虑还是合算的,现将棉子壳栽培鸡腿团...
-
鲍鱼菇袋栽高产技术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es又名为台湾平菇、黑鲍耳。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清香脆嫩,美味可口,营养十分丰富,风味独特。由于它是一种夏季高温季节发生的菇类,而大部分食用菌在此季节无法生长发育,加之较易保藏和适于长途运输,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但在栽培过程 团...
-
紫菜薹(purple cai-tai)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能形成柔嫩花薹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 compestris L. var.purpurea Bailey,染色体数2n=2x=20。别名红薹菜。花薹供熟食,鲜嫩味美,每100g鲜菜薹含水分92-95.8g、团...
-
覆土地栽杏鲍菇新技术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是我省近年来栽培的一种珍稀菌类,并已形成一定规模。古田亚西亚食品公司、屏南森悠食品公司等几家香菇保鲜厂率先将杏鲍菇进行保鲜销往日本、香港等地,产品极受欢迎。我们根据厂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把食用菌覆土机制理论,应用于袋栽杏鲍菇,2团...
-
白毛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毛木耳常见的有黑面白背或黄背,双面粉红或紫红等不同品种。1995年春本人通过采集野生毛木耳进行分离,精心培育一种毛木耳新菌株,在弱光的环境条件下栽培,其子实体柔软,背面长满细短白色茸毛,外观鲜白略带微黄,肉质透明,食之有接近黑木耳的滑嫩口感,产品投放市场,深受欢迎,卖价比普通毛木耳高出3团...
-
滑菇高产栽培技术
??滑菇又名光帽伞、滑子蘑。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因其表面有粘胶质,故而得名。其味鲜美,营养丰富,每100克鲜菇含蛋白质1?1克,脂肪0?2克、糖2?2克,并含有钙、磷、铁、钠及维生素B?1、B?2。专家认为滑菇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创汇产品。? 团...
-
牛舌菌的高产栽培技术
牛舌菌又名牛排菌、肝脏菌,是一种名贵的美味食用菌,尤其是在欧美各国备受推崇,常出现在国宴上。该菇子实体肥厚多肉、软而多汁、久煮不烂、质地细嫩,且有胶质感,食之有独特的清香味,并略有甜味,深受消费者青睐。该菌价格昂贵,市场缺口很大。 团...
-
白背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白背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灌水]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耳芽杯状,黄褐色附白绒毛。成熟后耳片胶质脆嫩,腹面紫褐色,晒干后变为黑色,背面白色,耳片直径8-43厘米,耳片成熟时反卷。 2、营养要求 白背木耳属木腐类真菌。栽培原料主团...
-
杨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1、品种介绍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菌盖表面平滑,暗红或褐色,菌褶初白色,成熟后变咖啡色,菌柄中实,纤维质,脆嫩。杨树菇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香浓,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伞菌。 2、市场分析 团...
最新更新
-
绿壳蛋鸡高效饲养法
在绿壳蛋鸡饲养过程中,采用“定中有变”饲养法,可使蛋鸡保持旺盛的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饲料报酬高,使鸡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鸡产蛋多,个头大,质量好。其具体做法是: 绿壳蛋鸡每天饲喂3次。饲喂时间可根据季节变化而灵活确定,如夏秋季节:在早上5时、中午12团...
-
防治绿壳蛋鸡禽副伤寒的措施
禽副伤寒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起禽病的总称。 引起鸡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较多,主要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危害最大。禽沙门氏菌对热和常用的消毒药很敏感,加热60℃5分钟即死亡。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雏鸡常在10日龄后发病,病雏呆立、团...
-
林蛙卵的孵化
随着林蛙的经济价值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养殖东北林蛙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林蛙产卵后及时将卵捞出,放在孵化池中,蛙卵一般分为动物极与植物极两个半球。动物极半球内分布大量的黑色素,呈现深黑色;植物极半球因黑色素少,呈现乳白色,刚产出时,动、植物极尚不明显,受精后30分钟,动、植物极变化十分团...
-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时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另一种是发病时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消除病因、合理进行药物治疗。这两类方法统称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仅依靠某一单独的措施是团...
-
山鸡育雏期需要注意事项
山鸡雏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从饮水开食、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进行介绍: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团...
-
林蛙疾病的预防
1.林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要求 林蛙场的水源要无污染。有害的被污染的水会损害林蛙的健康,水体传染病很快,因此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定期消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对水池、蛙圈及其他养殖设备进行一次彻底团...
-
绿壳蛋鸡饲养经验
绿壳蛋鸡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鸡蛋历年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团...
-
山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病鸡精神不振,减食,羽毛松乱,部分病鸡关节肿大,特别是跖关节和趾关节,挤压有痛感,站立和行走困难,跛行。有的病鸡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胸腹部皮下充血,呈弥漫性紫红色,肝脏略肿,呈淡紫红色。关节肿大、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较多浆液性渗出物,有脓汁和乳酪样团...
-
林蛙封沟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
林蛙有水下冬眠越冬的习性。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人工封沟养蛙的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这一时期的生活特征需要,人为选择、创造适宜的越冬场所和水域环境,保证其安全越冬。 一、修筑越冬池 越冬池也叫冬眠池,是林蛙集中冬眠的地方。蛙场团...
-
山鸡疫苗免疫的方法
要打破传染病的链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入手,即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媒介)、提高畜禽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作为一个饲养场,首先应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应根据畜禽传团...
-
山鸡曲霉菌病和葡萄球菌混感的症状
病雏表现精神委顿,多缩颈呆立,闭眼似睡,两翅下垂,羽毛蓬乱,无光泽;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气喘,常发出呼噜声。 有少数雏鸡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怕光,流泪。有的下痢,粪便呈水样,黄白色。部分病雏腹部增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末期病雏体质消瘦,呼吸极度困难团...
-
林蛙发病的原因探析
林蛙从蝌蚪到成蛙都能发病,林蛙得病必有原因,无缘无故是不会发病的。所以,当林蛙发病时,必须查清发病原因。那么林蛙为什么会发病呢?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林蛙像其他动物一样,蛙病的发生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一即内在因素,也就是林蛙自身的体质强弱;其二是病原微生物;其三是外界环境条件,其团...
-
如何鉴别林蛙油理化质量?
林蛙油理化性状较其它动物油有较大差别,通过以下鉴别方法可加以识别: (1)经验法。本品遇水膨胀,膨胀时输卵管破裂,24小时后呈白色棉絮状,边缘呈白绒状,体积增大10―15倍;泡发pH值在6左右,泡发体有微腥味;加热煮沸不溶化,手捏不粘手;脱水干燥后恢复原状,但失团...
-
林蛙产卵前要对养池进行哪些准备
林蛙从卵到蝌蚪再到变态大约两个多月时间都是在综合饲养池中渡过的,因些必须做好准备。一要对池进行检修,同时把池清理干净。 二要使清理好的综合饲养池经过最少7天以上的日晒杀毒。 三是在灌水前的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综合饲养池进行全池消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