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农机 >正文

大田袋栽猴头菇

发布时间:2024-11-26 15:32:4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2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大田袋栽猴头菇是近年推广的一项猴头菇栽培新技术。它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大面积生产与菇房窄的矛盾,还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效益高等特点。其栽培技术要点有:(1)栽培季节。猴头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在10-32℃之间,最适温度为25℃左右。子实体发生温度在5-25℃,以12-18℃为适宜。栽培周期约100天,其中菌丝生长期25-30天。栽培季节应根据上述特点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我国大部分地区可春秋两季栽培。(2)培养料配制。栽培原料应根据当地资源合理采用。较好的配方有:①棉壳85%,麸皮12%,糖、过磷酸钙、石膏粉各1%。②木屑(以壳斗科树种最好)78%,米糠10%,麸皮8%,过磷酸钙、石膏粉各2%。③蔗渣80%,麸皮10%,米糠8%,过磷酸钙2%。④酒糟50%,木屑30%,麸皮10%,米糠8%,过磷酸钙2%。⑤玉米芯屑56%,木屑20,麸皮12%,米糠8%,过磷酸钙2%,糖和石膏
各1%。按配方投料,加水拌匀,含水量掌握在68-70%,PH值严格控制在4.5-5.8之间。(3)装料灭菌。采用15×32×0.045厘米规格的塑料袋装料,装袋动作要快,边装边压实,用线扎紧袋口。小心搬运至灭菌灶中,排袋中要留空隙以便蒸气畅通。常压灭菌温度达100℃后保持12小时。(4)接种发菌。灭菌后,待料温降至30℃时即可接种。接种要在无菌室或无菌箱中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在料袋的相对两侧错开各接2穴,用纸胶封口。接种后的料袋应立即搬进事先经消毒、干燥、通风、光线暗的发菌室中培养。料温控制在23-28℃。10天后,待菌丝在接种穴四周蔓延8-10厘米时,可揭开纸胶一角以增加氧气,加速菌丝生长。发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对症下药”解决。一般20-30天,菌丝长至料的2/3处时,菌丝已达生理成熟,此时可移到室外进行出菇管理。(5)建畦排场。在通风、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方,按南北向建宽120厘米,长不限的畦床。畦床上用竹竿搭排袋架,间距15-20厘米。再在整个栽培场地搭高约2米的荫棚,创造“三阳七阴”的环境。畦床和四周均喷撒敌敌畏和石灰消毒杀虫。当菌袋现原基时,即可搬入菇场。排场时,先揭去菌袋一面的封口胶纸,让这面向上斜靠在横竿上,再在畦床上每隔1.2米插一弓形竹条,用黑膜盖紧。(6)出菇管理:在出菇管理过程中,畦床温度应控制在16±6℃之间,将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0℃。每天要打开薄膜的下半部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光线不宜过强,以弱散射光为好。当猴头菇子实体上的菌刺长达1厘米左右时,要及时采收。采收后,清除业面菇根,让菌丝恢复2-3天再翻面进行出菇管理。收菇两潮后,可用注水器材补足料中散失的水份,并可结合补水追施一些营养液以提高产量。
分享
1
上一篇:长丰一号豇豆 下一篇:金针菇栽培技术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