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如何科学追肥
发布时间:2024-11-26 20:42:20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98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一、玉米需肥规律
1.玉米对氮吸收是比较平稳的,抽雄吐丝期达到高峰,灌浆成熟阶段吸收速度减慢,整个生育期都吸收氮肥。
2.玉米全生育期都在吸收磷肥,也是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抽雄吐丝期达到高峰,后期吸收磷下降,但仍占1/3左右。
3.玉米对钾的吸收,以拔节至孕穗期最多,开花期达到最高,以后停止吸收钾,反而由于钾素外渗植株体外,钾素有减少趋势。
二、玉米追肥时间、数量、方法
掌握好追肥的时间、方法、数量以及根据缺素情况追施不同种类肥料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因此,为提高玉米单位产量,实现高产的目的,掌握最佳追肥时间及肥料数量、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1.追肥时间 追肥应在玉米10片叶左右时进行,这样能促进小穗分化。追肥以2次为宜,如果忙不过来也可在7月上旬1次追肥。
2.追肥数量 要根据玉米吸肥规律、产量水平、地力基础、基肥和种肥施用等情况决定。高产田、地力基础好、基肥数量多的宜采用轻追苗肥、重追穗肥和补追粒肥的追肥法。苗肥用量约占总追氮量的30%,穗肥约占50%,粒肥约占20%。中产田、地力基础较好、基肥数量较多的宜采用施足苗肥和重追穗肥的二次追肥法,苗肥约占4%,穗肥约占30%。低产田、地力基础差、基肥数量少的采用重追苗肥、轻追穗肥的追肥法,苗肥约占60%,穗肥约占40%。
3.追肥方法 苗肥: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期(叶龄指数30%左右)追施。即将过去的提苗肥和拔节肥合为一次施用,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的作用,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苗肥除施用速效氮肥外,还可同时施入磷肥和钾肥,也可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拔节肥:拔节肥能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增加光合面积,延长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为促根、壮秆、增穗打好基础。追施拔节肥以氮肥为主,每亩可用10~15公斤尿素沟施或穴施,避免大雨前追施,以防被雨水淋溶。对于土壤中磷、钾肥不足的田块,追肥时也可掺入三元素复合肥,每亩7.5~10公斤。
穗肥: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穗肥,既能满足穗分化的养分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叶片的光合生产率,使运入果穗的养分多,粒多而饱满,穗肥追施以速效氮肥为主,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为宜。
粒肥:是指玉米抽雄以后追施的肥料,一般在灌浆期追施为宜。玉米抽雄以后至成熟期,还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总量的40%左右的养分。同时籽粒产量的80%左右是靠后期叶片制造的光合产量。因此,后期一般应施入一定数量的速效化肥,保证无机营养的充分供给,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粒多、粒重,以获得优质高产。
推荐阅读
-
露地草莓春管技巧
加强露地草莓的春季管理,是促进草莓早结果、品质优、创高产的关键。 清除防寒覆盖物。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可开始将草莓苗上的防寒覆盖物陆续揭掉。注意防止折断花芽。如采用薄膜覆盖,在揭膜时,要做好炼苗工作,防止突然温差过大,影响草莓生长发育。 团...
-
柚树的树冠培育
柚的树形与早结、丰产、优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整形,可使树冠的骨干枝强健牢固,能承担最大枝、叶、果的负荷。通过整形,可协调枝叶组成,增厚叶绿层,并增强立体结果的能力。 1.树冠结构 (1)主干 主干上承树冠,下接根系,是地上部与地下部养分与水分交团...
-
彩色稻米栽培技术
营养保健米,即红米、黑米、香米,是我国传统优质名贵米种。 一、香籼米。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首批推荐的四个优质米品种之首,经测试评价12项指标,均超过一级米指标,其米色如玉,微量元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最佳品种。香籼稻株高10团...
-
生菜冬天的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要选择抗寒性强的中晚熟结球生菜品种进行栽培。 栽培日期 日光温室栽培可在11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定植,1月上中旬至3月初收获。 育苗 选择肥沃沙壤土,整细后做成平畦。然后每10平方团...
-
冬季桑树管理措施
一、剪梢。剪梢在桑树休眠前剪去枝条的幼嫩部分,可提高春叶产量5~10%,还可增强桑树抗寒性。在霜降前后剪梢为宜。如已经过了剪梢适期,需到次年早春2~3月间树液尚未流动时剪,剪梢以枝长多剪、枝短少剪为原则,湖桑条长1.3米左右,剪去条长为1/3或1/5。速成桑枝条留1米或1.3米长度进行“团...
-
果园种植油菜好处多
油菜播种时期应在8月25日至9月25日,每亩可撒播油菜籽0.5千克,第三年春天根据降雨和土壤墒情情况,再撒施10~20千克持效脲,以利油菜正常返青旺长。因油菜的花期同苹果树开花时间基本一致,提供了很大的蜜源条件,可招引大量蜜蜂或蝴蝶类等昆虫给苹果树授粉。 当红富士苹团...
-
温室豆角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造成落花落果的原因 花芽分化受阻引起的落花落果,育苗期温度经常低于10℃以下,可能导致花芽分化不正常而引起落花落果,温度过高,水、肥过大,秧苗徒长时花芽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分化受阻易引起落花落果;干旱缺水、光照不足时也会造成花芽分化不良,引起落花落果;生长期植株的营团...
-
夏季蔬菜生产巧用遮阳网
遮阳网是继棚膜、地膜之后又一重要的新型农用覆盖材料,是由聚乙稀等树脂加入耐候剂拉伸成丝后经编织而成。它质轻、耐用、体积小 、柔软易收放,比草帘等传统覆盖材料省时、省力,尤其适合夏季蔬菜生产和夏秋育苗。 高温强光的夏季,多数蔬菜不能正常生长,蔬菜种类和上市量受到限制,往往形成蔬菜夏淡。用遮团...
-
蛋鸡忌长期饲喂粉料
鸡一般喜欢吃颗粒饲料,颗粒饲料能刺激鸡的食欲,增加采食量。长期喂过于碎的饲料,会减少鸡的采食量,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到底喂什么样的饲料合适,这要根据鸡的种类和年龄而定,主要有以下这些。 雏鸡可喂些整粒的小米,适当掺些粉料。肉用子鸡除了饲喂全价的混合粉料外,团...
-
角蛙好养吗?
角蛙是深受欢迎的一种宠物挖,它们外形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颜色鲜艳多变,而且身体素质很好,但嘴巴很大,比较贪吃。那么角蛙好养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角蛙好养吗? 养角蛙的方法并不难,但想要养好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行。团...
-
果树虫害生态防治法
果园的害虫与其天敌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这一关系辅以严格的农事操作,对生产绿色果品极为有利。 一、果树害虫天敌的分类 害虫天敌是与害虫同时存在的虫群,主要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性的有瓢虫、草蛉、小花蝽、蓟马、食蚜蝇、寄生团...
-
双孢菇病虫害防治八项注意
通过加强对双孢菇栽培的综合管理,创造利于双孢菇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环境是有机双孢菇生长的关键。 1.搞好环境卫生。制种和操作人员必须建立起正常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不断清除污染物并加以药剂消毒,菇房、用具以及室内的一切设备,要经常清洗和消毒,进菇房注意鞋底以及衣着整洁,团...
-
秋番茄怎么样防生理性病害
1、防脐腐病:肥料做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穴施。控制施用氮肥,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防日灼病: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摘心叶时在顶层花序上留2—3片叶,以利覆盖果实,减少日灼。 3、防裂果:勤浇水,畦机湿润后排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团...
-
核桃枝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一、症状 主要危害核桃树枝干,造成枯枝和枯干,严重时造成大量枝条枯死,产量下降。病害先从幼嫩短枝开始发生,然后向下蔓延直至主干。受害枝条皮层初呈暗灰色,后变浅红褐色,最后变深灰色。并形成很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染病枝条的叶片逐渐变黄、脱落、枝条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大量团...
-
葡萄秋季栽植巧管理
一、选择适宜的地块和健壮的幼苗 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沙土、沙壤土、壤土、砾质土、轻盐碱土等土壤都可以栽植,但以沙壤土最适宜,应尽量选择沙壤土地块栽植。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和提早丰产,在选用耐寒力较强品种的基础上,要选择根系发达、枝芽充实、无病虫害、无机械伤害的优等团...
-
苹果树产生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办法
果树一年结果多,一年结果少,甚至不结果,这种现象在苹果、梨等一些果树上表现尤为明显.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果树的大、小年。“大小年”结果是盛果期苹果园的一种普遍现象。果树的大小年.它不仅造成产量下降、果实品质变劣,降低了商品价值,而且容易招致树势衰弱。从而加重树体病虫害的发生.丰产年限缩团...
-
蘑菇接种室无菌操作及空气消毒方法
平菇、香菇、金针菇到鸡腿蘑、口蘑、滑子菇等蘑菇均为传统的食料之一,向来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诸城。近些年来,蘑菇需求量越来越大,全国每年消费蘑菇千万吨,随之广大蘑菇种植户的种植热情愈发愈高,但由于无菌操作及空气消毒方法不当,导致蘑菇品相不好或产量偏低。 对蘑菇团...
-
秋延迟蔬菜定植后先促后控
秋延迟蔬菜定植后要先促后控,调控植株长势,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促进缓苗 一是遮阳降温。初秋气温仍较高,蔬菜田要加盖遮阳网,防止高温强光使处于缓苗期的蔬菜失水萎蔫。二是保证湿度。蔬菜缓苗期需要有较高的湿度,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但水量不能过大,以防沤根。团...
-
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隔离种植 甜玉米应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玉米隔离种植,以免串粉。可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但以空间隔离为好。如采用空间隔离,一般平原地区为400m以上,如有树林、山岗、房屋、公路等天然屏障,隔离距离可适当缩短。如采用时间隔离,播种期应相差30天以上。总之,以不使团...
-
桃小食心虫应提早防
桃小食心虫又名桃小食蛾、苹果食心虫、桃食卷叶蛾等,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主要为害苹果、桃、梨、枣、山楂等果树。该虫在河北一带每年发生1~2代,以老熟的幼虫在寄主树干周围3~15厘米深的土层内结茧越冬。越冬代幼虫在5月下旬后开始出土,出土盛期在6月中下旬,出土后多在树冠下荫蔽团...
最新更新
-
黑豚养殖需注意的事项
目前黑豚养殖多以销售种豚为主,加工水平很低,大多数单位采用高价回收的手段,诱使养殖户引种,因此养殖户在引种前应先摸清种源,到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力量的供种场家购买,并索要有关的档案、系谱等详细资料。 饲养管理是养好黑豚的关键。饲养室要经常保持清静、干燥,冬天保暖,夏团...
-
养好孔雀鱼的技术方法要点
孔雀鱼好养活吗?答案是:No。由于孔雀鱼对水的酸碱度的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很耐低温,它们在pH值为6.3~7.8之间及水温在18℃左右的环境里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当水温低至13℃的时候依然能存活,所以给人一种比较好养的错觉。但实际上孔雀鱼是很娇嫩的。它的抗病力和抗水质激变的能力是极团...
-
孔雀鱼生殖器进化出倒刺逼迫雌性交配
加拿大一位科学家刮掉一些雄孔雀鱼生殖器上的倒刺,研究了雄性用于和不接受它感情的雌性进行交配的爪子的相对优势。科瓦尼比较了进入雌性体内的精子数。 据国外媒体报道,雄性动物会不遗余力地追求雌性不是秘密。即使雄性动物的感情没有回报,也会用极端方法占有对方。加拿大科学家团...
-
品评孔雀鱼
1.颜色的要求: 孔雀鱼对颜色的要求有两点:(1)颜色要匀称:(2)色差要分明。而色彩浓度的薄与厚并非要求的重点,因色系若不均匀,将会形成有色块的图腾,也就是所谓的杂斑。色块若无法再散开来,将扼杀此尾孔雀鱼的“前途”。之所以不在乎孔雀鱼颜色的厚与薄,主要是因其各团...
-
狐狸分窝时注意事项
狐狸分窝程序分3次分完。比如一窝8只子狐,第一次挑大的拿出3只,第二次过2天~3天再挑大的拿出3只,第三次过2天~3天再把最后的2只小的拿出。 这样分窝的好处:①早分窝可以避免子狐误食粪便和变质食物等。②避免母狐和子狐之间的伤害。③母狐后期的乳汁供不上已长大子狐团...
-
黑豚养殖的基础知识
黑豚养殖经济效益高。黑豚又名豚狸,其肉鲜美细嫩,具有较高的药疗保健价值,享有“黑钻石”、“黑美人”的盛誉。黑豚的毛皮乌黑发亮,质地厚实,柔软耐磨,保暖性好;黑豚血能提取血清素,黑豚睾丸可作为生产治疗癫痫病的药物。 黑豚养殖的基础知识: 一、黑豚团...
-
狐狸常见的特点与习性
饲养特种经济动物尤其是特种皮毛动物利润丰厚。但特种皮毛动物驯化饲养的时间都比较短,不但野性很强,而且还保留着许多野生习性,搞特养必须充分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饲养管理。 狐狸有两个属,即狐属和北极狐属。人工饲养的主要有银狐和蓝狐,银狐也叫银团...
-
黑豚养殖怎样提高繁殖力
黑豚养殖如何提高繁殖力呢?根据养殖户的需求和本人的养殖经验,现在和大家共同分享以下提高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黑豚养殖提高繁殖力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 实行半频密繁殖或频密繁殖可以提高黑豚繁殖力。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团...
-
狐狸夏季的饲养管理
夏季是高温潮湿季节,此时蓝、白狐狸正处于妊娠或产仔哺乳期,体内营养消耗大,体况普遍下降,体形消瘦,食欲减退,易造成营养不良。因此,在夏季对蓝狐、白狐的饲养管理上,应采取高水平饲养,以提高产乳量,来保证幼仔成活率和正常发育,使公狐体质得到尽快恢复。 一是要精心饲养团...
-
狐狸养殖技术
狐狸属珍稀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食肉目,犬科,目前人工主要饲养的有蓝狐(又名北极狐)和银狐两种。狐狸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食性杂,好饲养。 3~4月为蓝狐配种期。食欲下降,此时,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新鲜饲料配制日粮,日粮适当减少。正常情况下,鉴定母狐发情外阴变化团...
-
孔雀鱼的喂养经验
蛰伏许久的孔雀鱼玩家们在这几个月的比赛中动了起来。有人默默的专研更进一步的饲育法,有人繁殖一大堆仔鱼等著出售,各有各的目的也各有各的路,不管兴趣或是利益,培殖孔雀鱼只要用心照顾,成果一定非凡。 常从前辈或是鱼友口中得知,如何的缸子、过滤器才能养好鱼,我个人尝试过团...
-
狐狸的育种与繁殖管理技术要点
也叫本品种选育,一般指在本品种内部,通过选种、选配和品系繁育手段,改善本品种结构,以提高该品种性能的一种方法。它的含义较广,应用时也比较灵活。 目前,我国饲养的狐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其生产性能已达到很高的程度,体质和毛色也比较一致,选配的目的是要保持和发展本团...
-
孔雀鱼外形和习性、繁殖特点
孔雀鱼又名彩虹鱼、百万鱼。 原产地: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 外形和习性 孔雀鱼体形修长,有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鱼。雄鱼体长4厘米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鳍)长占全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达5—6厘米,尾占全团...
-
狐狸自咬症防治及药物治疗
自咬症是笼养毛皮动物狐狸、水貂的常见病。近年来,我国许多场户均有该病的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很大,对于该病一直没有特别异性防治和治疗措施,其关键没有查明发病原因。关于发病原因,人们进行过很多假说或说法,但还没有真正起到指导、防治作用。科研人员自90年代初开始,就其发病原因问题进行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