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百科 >正文

如何防治枣黏虫

发布时间:2024-11-26 21:10:2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8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枣黏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又名枣镰翅小卷蛾、卷叶蛾、包叶虫、黏叶虫、贴叶虫等,是枣树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芽、叶、吊、花,并啃食果实。

一、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

该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越冬蛹在枣树粗皮裂缝、树洞、干枝橛和劈缝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成虫羽化,羽化盛期在4月上旬,昼夜均可羽化,以上午和中午较多,卵产于嫩芽和光滑的枝条上。4月中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1代幼虫,第1代幼虫孵化后钻入芽内,咬食嫩芽和嫩叶,使枣树不能正常发芽,外观像枯死,造成当年第2次发芽,产量锐减。4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2代幼虫,先危害花,再危害叶和幼果。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发生第3代幼虫,除危害叶外,还啃食果皮和蛀入果内,造成落果并影响产量和品质。成虫白天潜伏在枣叶背面或园内其他植物上,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趋化性。雌雄比基本上是1:1,对性诱敏感,羽化后次日交尾,交尾后第2天即开始产卵,一只雌蛾可产卵百粒左右,以第1、第2天的产卵量最多,卵多散产于枣叶正面中脉两侧,每张叶片有卵1-3粒,以1叶1卵为多。幼虫危害枣叶时,吐丝将叶片粘在一起,在内取食叶肉形成网膜状残叶;危害枣花时,侵入花序,咬断花柄,蛀食花蕾,并吐丝将花缠绕在枝上,被害花变色但不脱落,造成满树枣花呈枯黑一片;危害枣果时,除啃伤果皮外,幼虫蛀入果内蛀食,粪便排出果外,被害果不久发红脱落,也有与叶粘在一起的虫果久不脱落。幼虫能吐丝下垂随风飘迁。老熟幼虫在叶苞内、花序中、枣果内或树皮裂缝中结白色薄茧化蛹。枣黏虫各代发生期受当年气温影响较大,雌蛾产卵最适温度25℃,产卵期长,产卵量大,超过30℃不适产卵。一般以第2代产卵最多,第1代次之,第3代最少。卵期因气候而异,一般卵期第1代为19天,第2代20天,第3代35天。

二、防治措施

⑴束草诱虫:9月上旬前,在主枝基部或树干靠近分叉处绑草把,将枝干围严,草厚在3厘米以上,诱集越冬幼虫在草中化蛹。冬季或翌春解下草把集中烧毁。

⑵刮皮灭蛹:枣树休眠期刮除粗老树皮、锯去残破枝头,集中烧掉,以除蛹灭虫。此外,树干涂白、用黄泥堵树洞等措施也有利于灭蛹。

⑶黑光灯等诱杀: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趋光性和趋化性,用黑光灯、糖醋液、性诱剂等诱杀成虫。

⑷摘除黏虫苞:查找黏虫苞摘除干净,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⑸药剂防治:根据虫情测报结果在各代幼虫孵化盛期前用药。选用药剂有75%辛硫磷乳剂30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2000倍液、25%西维因500倍液、25%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等。

⑹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松毛虫赤眼蜂、卷叶蛾小姬蜂、白僵菌等天敌,以虫治虫。

分享
1
上一篇:根类中药材栽培技术之桔硬 下一篇:山葡萄人工栽培技术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