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2024年高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4-11-27 16:31:5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22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为促进品种与栽培技术同环境条件相适宜,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保障种植者收益,满足市场不同需求,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23年高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 提高 整地 质量 打好 播种基础。 高粱不宜重茬,一般选大豆、玉米等茬口,需注意前茬除草剂使用情况,避免药害。在秋季前茬收获后抓紧整地(起垄),蓄水保墒。春整地的,耕翻后适度晾晒再整地耙耢,保墒提温。一般耕地深度20—30厘米,深翻处理,有条件的提倡结合深翻每亩施用3000公斤农家肥。也可土地翻、耙、种一次完成,充分利用土壤底墒,保证出苗。

(二) 科学 选用良种,做好种子处理 根据用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专用高产品种。品种应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夏播高粱宜采用早熟或中熟品种;雨量充沛地区宜选择中散穗型品种,机械化收获的选择矮秆品种。谨防购买夸大宣传、跨区引进的品种。播前晒种,一般在户外阳光下平铺种子3—5厘米厚,晒4天。有条件的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根据本地区病虫害发生特点,科学选择种衣剂,预防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等病虫害。

(三) 分类确定密度 适时适量播种 。依据当地年有效积温及高粱品种生育期等确定播期,一般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在12℃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5%—20%播种,春播区忌早播。西南采用育苗移栽的,适时早栽。苗龄25—30天,最迟不超过35天雨后抢墒或灌足水后移栽,栽后施清粪水。因地制宜确定密度,粒用高粱密度一般7000—12000株/亩,特殊品种20000株/亩,亩播量约1.0公斤左右。青饲青贮高粱适当调整。精量机播时要做好清选,保证种子大小均匀、一致,亩播量可0.5—0.75公斤。一般在4—6叶期人工间苗,精量播种地块可不间苗。

(四)规范 栽培 种植,优化肥水管理 。可清种高粱或与大豆、花生、食用豆等作物间作,提倡宽窄行栽培,宽行60—70厘米,窄行40—50厘米。干旱地块采取免耕播种或平播、垄沟播种等方式,适当深播浅覆土;也可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坐水”播种或浇水增墒播种等抗旱节水措施。低洼地块提早起垄散墒,垄上播种,适当晚播。分期施肥,以增施基肥,施足种肥,适时追肥为原则,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化肥用量折合纯氮 11—13公斤,五氧化二磷5—8公斤,氧化钾3—5公斤,并根据当地土壤情况和目标产量适当调整。农家肥作底肥,磷肥、钾肥及全部氮肥的30%结合播种一次性施入,注意种、肥分开;氮肥的60%做拔节肥,10%做粒肥。若采用一次性施肥方式,肥料要长效短效结合。

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风险防控。 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及早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注意防范早春低温冷害和秋季早霜。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关注丝黑穗病、靶斑病、炭疽病、螟虫、蚜虫、粘虫等常见病虫害,通过轮作倒茬、抗病品种、种子处理、适时播种、适宜药剂等防治。春播高粱区重点关注丝黑穗病、玉米螟,夏播高粱区重点关注蚜虫、玉米螟,南方高粱区重点关注炭疽病,注意早防早控。做好田间杂草防除,在播后苗前喷施高粱专用除草剂封闭除草。一般不建议苗后化学除草,必须情况下可在5—8叶期前后施用高粱专用除草剂除草,注意根据使用说明确定施用剂量和时期。

(六) 收获 ,确保产量质量。 蜡熟末期是高粱适宜收获期,此时收获籽粒饱满,产量最高,米质最佳。机收可使用联合收割机,在穗下部籽粒内含物硬化成腊质状、含水率降至20%左右时收获,降低损耗。食用高粱要适当早收,蜡熟末期即可收获。南方区春播高粱收获期一般在7月份,高温多雨,应注意及时收获,抓紧晾晒。

分享
1
上一篇:桑树主要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技术 下一篇:2024年小麦中后期防冻害防早衰防倒伏技术意见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