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花生春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4-11-27 16:31:5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62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5分钟黄淮海、东北、长江流域等花生主产区春花生即将开始大面积播种,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各产区生产实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专家组提出2023年花生春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优化种植结构
充分利用粮食作物的茬口,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油种植综合效益。利用花生抗旱耐瘠的优势,适度增加山区丘陵等土壤较为贫瘠地区的花生种植面积。在积温较高、耕地质量较好的春花生产区,将二年三熟制春花生调整为一年两熟制夏直播花生。适度增加中轻度盐碱地花生种植面积。发展花生与玉米、果菜等间作,促进粮油均衡增产。
二、因地制宜选种
以当地的区位优势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优化品种布局。合理选用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宜机收的花生品种。推荐种植高油酸品种,适应中高端市场需求。 黄淮海产区 宜选择生育期125天左右、株型紧凑、耐密植、结果性能好、抗病抗逆性强的中大果型高产优质花生品种。 东北产区 宜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早熟花生品种;纬度偏高、无霜期短、积温低的地区可选用生育期115天以内的早熟品种。 长江流域产区 宜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早熟品种。间作春花生可选用较耐荫、高产、中大果、适应性广的中早熟品种。二年三熟制春花生可选用结果集中、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适宜机收的中晚熟高产品种。
三、做好播前准备
培创良好的土壤条件。 深耕改土,加深活土层,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肥能力。精细整地,为播种打好基础。及早修整好排灌设施,做好抗旱防涝准备。 做好种子处理。 花生播前10天左右剥壳,剥壳前晒种2—3天,提升种子活力,消灭部分病菌,提高发芽率。剥壳后做好种子精选,剔除破损粒、霉变粒和异形种子,做到种子饱满、大小均匀、活力强。播前根据生产需要,采用杀菌剂、杀虫剂、根瘤菌、微肥等单独或复合拌种或包衣,达到防病防虫、增加固氮、补充养分等目的。
四、适期适密播种
适期足墒播种。 春播露地种植大粒型、小粒型和高油酸品种的适宜地温分别为17℃、15℃和19℃以上,覆膜花生播期可比露地提早7—10天。播种适期内,要抢墒播种。春花生在墒情有保障的地方要适期晚播,避免倒春寒影响花生出苗。长江流域产区播期一般在3月底至5月上中旬,黄淮海产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东北产区在5月中下旬。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5%—75%为宜;有滴灌条件的地块亦可先播种,播种后立即进行滴灌灌水。 合理密植,规格播种。 一般春播大粒型品种双粒亩播0.8—1万穴,小粒型品种双粒亩播0.9—1.1万穴。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宜稀播,旱薄地宜密植。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提倡单粒精播。黄淮海、长江流域产区亩播量在14000—16000粒,东北产区亩播量在12000—15000粒。推荐起垄(覆膜)种植,垄距85—90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垄上播2行,垄上行距30厘米,穴距根据种植密度确定。播种深度3—5厘米。地膜宜选用降解地膜。机械播种的要增强农机农艺融合度,保证花生规范化、标准化播种;同时综合考虑后续的田间管理、收获等机械化作业的配套性。
五、科学合理施肥
因地制宜测土配方施肥,重视前茬施肥,重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钙等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重施基肥,合理追施化肥,确保养分供给均衡。推荐使用花生肥效后移技术,施用缓控释肥,确保养分持续、平衡供应。酸性土壤可增施钙镁磷肥等含钙的偏碱性肥料;肥力较低的土壤和生茬地,可增施花生根瘤菌肥。按照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效。
六、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放苗补苗。 覆膜花生要及时破膜放苗,释放第一对侧枝,防止膜下高温烫苗、烧苗;破膜放苗要在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以免高温闪苗伤叶。花生出苗后,立即查苗,发现缺苗时要用同一品种及时补种,避免品种混杂。 二是做好水分管理。 在足墒播种情况下,花生苗期一般不用浇水,但全田第一朵花开放时须浇好初花水,且要浇足浇透。饱果期遇旱及时小水轻浇润灌。浇水宜在早上或傍晚进行,提倡喷灌、滴灌,避免低温井水灌溉。 三是合理控旺防倒。 中后期喷施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用于防病控旺防倒伏,同时增施叶面肥提高防叶斑、防早衰的效果。 四是加强中耕除草。 花生播种后,应及时喷施除草剂封闭除草。若播种时未喷施除草剂,出苗后花生田杂草多,可喷施苗后花生专用型除草剂。开花下针期避免喷施除草剂,以免产生药害,导致果针入土困难。花生封垄前,露地花生在行间、覆膜花生在垄间进行中耕培土,利于果针入土结实。 五是注重绿色防控。 采用物理诱杀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虫害、化学药剂防治病害。推荐黑光灯、性诱剂和诱虫板等物理诱杀技术。推荐使用无人机施药。
推荐阅读
-
预防石榴冻害五招
石榴属于喜温果树,当气温低于17℃时会发生冻害,低于20℃时大部分树会冻死,因此预防冻害是果园管理的重要一环。除了选择耐寒树种外,应加强肥水管理,保证树体健壮成长,可提高树体抗冻能力。另外,在日常生产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预防冻害。 树干培土 在土壤结冻前,结合中耕对树根团...
-
大棚种植丝瓜技术
大棚丝瓜宜选用植株生长旺盛、耐寒、适应强的品种,如圆筒丝瓜。 一、整地施肥:播种前结合耕翻,亩施优质厩肥5000公斤以上,整平耙均后,沿种植行开沟,每亩再施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或腐熟饼肥100公斤;然后封沟起垄,准备种植。 二、团...
-
大樱桃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大樱桃果实成熟早,有“报春鲜果第一枝”之美誉。它以色泽艳丽、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所青睐。以栽培经济效益高、果实生长期短、易管理,倍受栽培者所喜爱。但在生产中存在着形成经济产量晚,见效慢制约着大樱桃的发展。因此探索大樱桃早期丰产技术是促进大樱桃发展的关键。 团...
-
果园间种绿肥三注意
利用果园隙地间种绿肥有利熟化土壤,用地养地结合,促进果树高产稳产优质的产关键。果园间种绿肥要注意三个原则: 一是要留出树盘,幼树应不小于1米直径,树冠超过1米,应比树冠大25厘米左右; 二是要间种豆科作物,忌间作禾本科及深根性作物; 三团...
-
绿豆的储藏与保管
对于绿豆储藏危害最大的是绿豆象。人们习惯上称绿豆象为豆牛子,其成虫极为活跃,在交尾10分钟后即可产卵,卵产在绿豆豆粒中,每粒有卵4~5个。每个雌绿豆象可产卵70~80个,会很快将绿豆蛀成空壳,失去发芽率,甚至都不能食用。防止的办法是: 首先将绿豆扬净晒干(注意不要在水泥地团...
-
冬季大棚用药“二选一延”
冬季大棚蔬菜易发生霜霉病、灰霉病、根部病害及粉虱等,防治上要采取积极预防策略,主动进行喷药保护,让在棚作物过个好年。在对症下药的基础上,要密切注意“二选一延”: 选择适宜冬用农药品种 一般说,触杀剂、菌剂受温度的影响小,内吸剂和熏蒸剂受温度的影响大。如百菌清、速克灵、团...
-
莲花韭菜高产栽培技术
莲花韭菜原产台湾,该品种耐寒性强,耐热性也很强,全球各地北起库负岛,南至越南等地均可种植。 特征特性 植株高大,叶鞘粗且长,叶片宽且厚,叶色深绿,植株分孽力极强,生长迅速,长势壮,花苔粗大,产量高,质量好,适应性强。最大优点是抽苔早,且连续抽苔,一年四季团...
-
水培春羽怎么养才能更旺盛?
春羽是天南星科 喜林芋 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为常见的大型观叶植物。它的叶子跟 龟背竹 有些相似,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关键价格还便宜,深受广大花友欢迎。那么水培春羽怎么养才能更旺盛?团...
-
豆角生长过程中怎样才能防止病虫害?
豆角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 蔬菜 ,大部分农民朋友都会种植它。在豆角生长过程中怎样才能防止病虫害呢?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1、豆荚螟 豆荚螟是一种蛀食豆角籽粒,危害叶柄、花蕾以及茎秆等豆类害虫,初期豆角身上有虫洞,且周团...
-
早春大棚苦瓜种植技术要点
早春 大棚 苦瓜一般在1月上中旬育苗,现把其栽培技术介绍给大家。 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抗寒、坐瓜节位低、以主蔓结瓜为主的品种,如:夏丰、汉中长白、种都4号、云南大白苦瓜等。这些品种瓜条直、瓜长、抗病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强。 团...
-
南方早稻防范强降雨技术指导意见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江南华南降雨增多,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当前,江南早稻处于移栽至返青期,华南早稻处于分蘖期。为切实做好早稻生产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制定以“防护秧田、抢机栽插、建平水缺、排团...
-
2024年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
西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约占全国的 1/3 ,即将进入玉米播种期。为提高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范化、高效化、标准化应用水平,坚持“优选良种、拌种壮苗,适当密植、降高控旺,统防统治、适期收获”技术路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团...
-
2024年春播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我国北方春玉米正处于春耕备播时期,总体气象条件有利,土壤墒情较好,利于足墒播种和一播全苗,西南春玉米大部正处于播种出苗时期,是早期群体构成的关键,由于近期天气复杂多变,局部还存在干旱、低温等不利因素。针对当前玉米春播生产形势和气候特点,各地要以“狠抓播种质量、保障苗全苗匀苗壮、提团...
-
南方春季马铃薯晚疫病将偏重发生
1 团...
-
2024年小麦中后期防冻害防早衰防倒伏技术意见
当前,西南麦区已进入灌浆期,长江中下游麦区处于扬花至灌浆期,黄淮海和西北麦区处于抽穗至扬花期,是奠定穗粒数和千粒重基础的关键期。受强冷空气影响,近日西北、华北、黄淮、江汉等地气温先后下降6—10℃,部分地区降温12—14℃,局地16℃以上,并伴随大风,西北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团...
-
2024年高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为促进品种与栽培技术同环境条件相适宜,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保障种植者收益,满足市场不同需求,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23年高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 提高 整地 团...
-
2024年东北水稻育插秧技术指导意见
3月以来,东北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1℃—4℃,土壤化冻较快,有利于春耕备播。当前,东北地区水稻大棚播种育秧工作全面展开。针对当前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生产现状,要以培育壮秧、提高栽插质量为重点,早播种、早插秧,抓农时、抢积温,防范近期异常天气的不利影响,力争5月25日前完成插秧,奠定东团...
-
西南地区玉米抗旱播种技术意见
去冬今春西南多地降雨不足、气温偏高,云南大部、四川南部等地农田土壤持续缺墒。当前,正值春玉米播种时期,持续缺墒影响播种进度和玉米出苗率、整齐度,针对西南地区玉米苗情长势和生产条件,提出以“抢墒播种、适期旱种、分类管理”为重点的西南玉米抗旱播种技术意见。 (一)适时抢团...
-
2024年春玉米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一、东北西部丘陵漫岗区 (一)基本情况。 本区域包括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麓丘陵区、黑龙江西部、吉林中西部,今年春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降雨较常年偏少两成,目前土壤化冻30cm—60cm,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不足,发生春旱可能性较大。 团...
-
2024年棉花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一、西北内陆棉区 (一)基本情况 。 本区域包括新疆、甘肃河西走廊棉区,光热资源丰富,一年一熟,种植区多为盐碱地。 (二)灌溉建议 。 本区域水资源匮乏,是典型团...
最新更新
-
盆养黄粉虫的科学管理技术要点
盆养黄粉虫,适合月产量10千克的养殖,不需专职人员喂养,利用业余时间即可。饲养设备简单、经济(如旧脸盆、铁盒、木箱等),只要容器完好,无破漏,内壁光滑,虫子不能外逃爬出即可。 若箱内壁不光滑,可贴一圈胶带,防止虫子外逃。另外,需要60目筛子1个。 团...
-
黄粉虫的盆养技术简析
黄粉虫的盆养设备简单、经济(如旧脸盆、铁盒、木箱等),只要容器完好,无破漏,内壁光滑,虫子不能外逃爬出即可,适合月产量10千克的养殖。 投喂菜叶或瓜果皮等时间应在筛虫粪的前1天,投入量以1个夜间被幼虫食尽为度,或在投喂菜叶、瓜果皮前先将虫粪筛出。第二天尽快将未食团...
-
冬季养殖黄粉虫注意事项
冬天天气寒冷温度很低,黄粉虫养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北方广大养殖户特别关心的问题。 冬季北方天气较冷,而且风大,房屋的密封是重点,一定要封密严实,减少冷空气进入室内。加强取暖工作。特别应注意晚间取暖,否则白天热,晚上凉虫子不会正常生长,昼夜温度都应保持在10度团...
-
黄粉虫适应环境的极限温度问题
黄粉虫不同虫态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情况有所不同。对于成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但自然越冬的幼虫可忍受-15℃的低温),低于6℃进入冬眠状态,12℃是发育起点温度,24-35℃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高于37℃团...
-
黄粉虫幼虫生长蜕皮原因
黄粉虫与其他昆虫一样,属于外骨骼动物,由于其表皮坚韧(即外骨骼),属于非细胞性组织,伸展性很小,当幼虫营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蜕去旧表皮,形成面积更大的新表皮,才能使虫体进一步增大。蜕皮现象一般只发生在幼虫时期,其他虫态不蜕皮。在蜕皮时间上,黄粉虫幼虫约1周左右蜕1次皮。在温度团...
-
黄粉虫自相残食问题
黄粉虫群体有互相残食现象。各虫态均有被同类咬伤或吃掉的危险。表现为大吃小、强噬弱、能动的咬不能动的等现象。成虫羽化初期,身体白嫩娇弱,行动迟缓,易受伤害。从老熟幼虫中新羽化的蛹因不能活动易受损伤。正在蜕皮的幼虫无力防御而易被同类吃掉。卵也是同类取食的对象。因此,如何防止黄粉虫自相团...
-
黄粉虫养殖条件问题
养殖黄粉虫劳动强度小,操作简便,易于管理,饲养不占用白天工作时间,利用晚间喂食即可。城乡居民住房或简易温棚用木盒、木架等均可养殖;黄粉虫是昆虫系列中最易饲养的昆虫,它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充足的麦麸、玉米皮、豆粕、农作物秸秆、青菜、秧蔓、酒糟、鸡粪等都是好饲料;团...
-
庭院快速繁蚯蚓
蚯蚓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补充饲料,其鲜体含蛋白质达到12%-20%,干体含蛋白质50%―70%,其中有效氨基酸含量达58%―62%。庭院繁殖蚯蚓,资源丰富,环境适宜,管理方便。 1、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湿、喜温、喜静、怕光、怕盐。适宜温度15―25度,湿变为60团...
-
黑豚的常见疾病
一.维生素缺乏症 症状及原因: 黑豚无法在体内直接制造维生素C,因此需要从食物中大量提取维生素C。当食物中含的维生素C太少时,就很容易生这种病,使得发育不全,甚至体重减少,而且关节会肿胀起来使黑豚无法好好走路,如果不加以治疗,2~3周后就会死亡团...
-
孔雀鱼的介绍
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水域的小型卵胎生将鱼类,最大体型约仅6公分,体型虽小,色彩却是千变万化。孔雀鱼一直都是饲养喜心中的一块块宝,造物喜不仅赋与孔雀鱼旺盛的生命力,还让他们拥有艳丽的色彩及迷人的体态,而牠们在遗传基因上扑塑迷离的变化,更是玩家致力解开的谜题,也因此更增添了孔雀鱼令人难团...
-
黑豚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黑豚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首先一定要将得病的黑豚隔离起来,以免传染给别的黑豚,而碰过黑豚的人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以防感染,可以通过涂药膏和吃药来治疗。 1.黑豚属哺乳纲,啮齿目,黑豚科。又名天竺鼠、海猪、荷兰猪。 2.喜群居,头团...
-
孔雀鱼的基本品系
所谓的基本品系就是此鱼种必须有相当程度上的稳定性及遗传性, 能够在单一品种的繁殖延续或与其它种杂交时,能显示出原种所持有特征,能达到上述的要点时就能称为基本品系,所以才称孔雀鱼目前基本上分成几种基本品系。 礼服:其表现型只要身体后半呈色即称礼服。 团...
-
黑豚生物学特性
黑豚是严格的草食性动物,喜欢食纤维较多的禾本科嫩草和干饲草。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日夜采食,两餐之间有较长的休息期。饥饿时听到饲养员的声音和拿饲料的声音会整群“吱吱”尖叫。 黑豚性情温驯,不会攀爬,一般不会咬伤工作人员,但脚趾锋利可抓伤人,在拥挤或应急的情况下可能出团...
-
黑豚简介
黑豚在中国古代称为豚狸或风狸,原产于南美洲秘鲁一带,是一种黑色的豚鼠集野味、毛皮、观赏、滋补于一身的珍贵食草动物。 黑豚是一种一物多用的草食动物,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具有浓厚的野味特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极具美味。 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