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川芎生产栽培有规程

发布时间:2024-11-27 16:38:5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11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

川芎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而又较湿润的环境。但川芎苓种培育阶段和贮藏期,则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生长期280~290天。平坝地区宜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川芎喜有机肥,在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料的基础上,加施氮肥能显著增产,配合施用磷、钾肥能更多地提高产量。

川芎采用无性繁殖。川芎繁殖材料为地上茎节,俗称“苓子”或“芎苓子”。主产区四川彭州,多选择海拔900~1500米的山区专门培育“苓子”,供平地或丘陵地栽种。近年来,由于气调冻库的建成,大部分川芎苓子直接在川芎种植区种植后,苓子放入气调冻库中冷藏繁育。

一、产地要求

选择水质、大气、土壤无污染的地域,远离城镇、医院、工矿企业、垃圾及废弃物堆积场等污染源,距公路50米以外。

其中,山苓子培育基地需建立在平原向高原过渡的中低山区,适宜海拔1000~1500米,适宜气温11.5℃~14.5℃,年降雨量1200~1600毫米,适宜沙壤土和壤土,以冷沙黄泥土或粗骨性黄泥土最佳。坝苓子培育和川芎种植主要适宜于沙壤土和壤土,土壤宜选前作早稻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

二、苓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彭州(敖平)川芎“正山系”作苓种。

三、生产过程管理

(一)苓子繁育

1.山苓子繁育

(1)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前必须进行选种,去除带病种子,运到山上种植。采挖时剔除地上部分变黄凋萎、根茎己开始腐烂的病株。选种后可用30%噁霉灵水剂600~800倍液浸泡10~20分钟。

(2)整地:将土地进行翻耕25~30厘米后施基肥。

(3)播种:栽前除清杂草,根据地势和排水条件,作宽1.7~1.8米的畦。播种时间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最迟不过立春。等行距播种,行株距24~30厘米,每窝种抚芎1个,小的抚芎每窝可栽2个,芽口向上,每亩用抚芎125~200千克,栽7000~7500窝。栽后穴施腐熟堆肥和畜粪水400~500千克以及油枯粉75千克混匀丢窝盖种,覆土并将窝盖平。

(4)管理

除草、疏苗:3月上旬出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第一次除草、疏苗。选留粗细均匀、生长良好的茎秆8~12根,其余拔去,4月中下旬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不允许使用任何除草剂。

追肥:每亩用三元复合肥(15-15-15)1.6千克、尿素1.6千克加池窖后的农家粪水1500~2000千克浇窝,辅以菜饼(或油枯)25~50千克窝施,然后中耕培土。5月每亩用冲施肥(25-6-20)2千克、尿素2.2千克加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根外追肥2次,间隔25~30天1次。

水分管理:2~5月如遇高温干旱及时补水。

病虫防治: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防治白粉病和根腐病,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交替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优选生物农药。

(5)采收及采后处理:苓子采收7月中下旬进行,当茎节盘显著突出,略带紫褐色,茎秆呈花红色时,宜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晨采收。采收时剔出病株和根茎腐烂的植株,去掉叶子,割下根茎,茎秆即川芎苓子。

2.坝苓子繁育技术:

(1)苓种选择及用种量:选用彭州(敖平)川芎“正山系”作苓种,亩用25~30千克作种。

(2)药剂处理:可用30%噁霉灵水剂600~800倍溶液浸泡10~20分钟,剪苓种时间要与栽插时间配合进行。

(3)芩种地选择:苓种地选择在川芎种植坝区,不需上山,川芎芩种繁育地一定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田块。

(4)定植:8月上中旬定植。栽种前开沟作畦,畦宽1.6米, 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 畦面挖松整细。栽种时选择晴天, 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23~27厘米栽种。苓子应斜放沟内, 轻轻按入土中, 节间盘上的芽嘴向上或侧向上,苓种茎节入土1~2厘米为宜。畦面盖一层稻草,以防曝晒和暴雨。

(5)肥水管理:4月前与常规川芎种植肥水管理相同(见后),4月起与山芩子繁育肥水管理相同(见前)。

(6)病虫防治:4月前与常规川芎种植病虫害防治方法相同(见后),4月起与山芩子繁育病虫害防治方法相同(见前)。

(7)采收及采后低温气调冷藏处理:苓子采收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宜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晨采收。采收时剔出病株和根茎腐烂的植株,去掉叶子,割下根茎,茎秆装入网袋中,每袋30~35千克,放入温度适宜的气调泠库中泠藏25~60天,冷藏后取出即为苓种。

(二)川芎种植

1.苓种选择及用种量:选用彭州(敖平)川芎“正山系”作苓种,亩用种量40~50千克。

2.药剂处理:30%噁霉灵水剂600~800倍溶液浸泡10~20分钟, 剪苓种时间要与栽插时间配合进行。

3.定植:8月上中旬定植。栽种前开沟作畦,畦宽1.6米, 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 畦面挖松整细。栽种时选择晴天, 按行距25~28厘米, 株距15~17厘米栽种。苓子应斜放沟内, 轻轻按入土中, 节间盘上的芽嘴向上或侧向上,苓种茎节入土深度1~2厘米为宜。畦面盖一层稻草, 以防曝晒和暴雨。

4.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优化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因地因苗追肥,因需补充中微量元素肥。

基肥:施用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200~300千克。

追肥:追肥4次。

第一次追肥,白露前、栽后半个月左右、苗子二叶一心时,亩用尿素0.5~1千克、10~15挑猪粪水兑水追施提苗肥。

第二次追肥,栽后一个月左右(秋分前后),正处于生长盛期,亩用三元复合肥(15-15-15)25~30千克、硫酸钾3~5千克撒施在主苗5厘米外,覆浅土。

第三次追肥,霜降前(10月下旬),亩用三元复合肥(15-15-15)10~20千克、尿素4~6千克,撒施在主苗5厘米外,复浅土。

第四次追肥,开春后2月底至3月上旬,视苗情每亩用尿素1~2.0千克追肥1次,3月中旬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500克兑水150千克根外追肥1次。

水分管理:栽后20天左右,及时查苗补缺,补苗后灌水。每次施肥后未遇雨天均要适当浇水。

中耕除草:栽后15天、20天、40天进行3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稍浅,第三次可只除草不中耕。次年春天除草一两次。

5.病虫防治:川芎主要病害包括根腐病、斑枯病、白粉病,主要虫害包括根蛆、夜蛾、红蜘蛛、蛴螬。一是农业防治:栽植优质无病毒种苗,加强肥水管理,合理定植,清除杂草枯叶。二是物理防治:采取糖醋液、和杀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三是生物防治: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食虫天敌,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四是化学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以及限制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提倡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五是遵守用药安全间隔期规定。

四、采收及采后处理

川芎采收在次年5月中下旬进行。挖时要去掉茎叶, 用双齿耙全株挖起,抖去泥沙,运回自然干燥。如遇阴雨则烘干, 即可出售。

五、田间档案记录

彭州川芎生产全过程要求详细记录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情况。生产记录保存两年,以备查阅。

□周小野 胡家富 郑义光 贺顶贵

分享
1
上一篇:红提葡萄标准示范园管理经验 下一篇:广东早稻中后期病虫发生偏重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