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小麦赤霉病识别与综合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4-11-28 11:51:24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41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小麦赤霉病,俗称麦穗枯、红头瘴、烂麦头、红麦头等,尤以多雨潮湿的温带地区发生严重。该病以南方麦区发生较重,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及淮河以南地区。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10%~20%,严重的达80%~90%。被害麦穗早期枯死,籽粒皱缩秕小,籽粒颜色发白,不仅使小麦产量大减,而且品质变劣,出粉率低。病麦含有毒素,人、畜吃了会引起中毒。病粒做种时发芽率下降,虽能发芽,但幼苗黄瘦,容易枯死。

该病病原为多种镰刀菌引起,以菌丝和子囊壳在土表的玉米根茬、残秆和其他植物残体上越冬。至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产生子囊,逐渐形成子囊孢子,在小麦抽穗前后子囊的形成达到高峰,子囊孢子开始成熟飞散。小麦抽穗扬花期,飞散的子囊孢子在高湿度的条件下,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也可从张开的颖花直接侵入。赤霉病的穗枯以开花期的1次侵染为主,后期产生的分生孢子再侵染比较困难。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受气候条件、菌源数量、品种及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当春季回暖早、田间湿度大,特别是小麦开花期雨水多的年份对赤霉病的发生极为有利。当栽培管理粗放、病残体大量留在田里,或过量偏施氮肥造成小麦密度过大,麦苗贪青徒长易倒伏的地块,只要条件适宜,就容易发病。

小麦赤霉病在拔节至孕穗期很少发生,主要在小麦抽穗至盛花期为害麦穗。这段时间气温较高,所以流行很快。在盛花期遭受连阴雨天气,几天之内田间就会出现大量的枯白穗,这时再喷药补治也很难控制。由于防治时机较短,看到穗上个别颖壳发白干枯,并且有红色斑点时就应及时喷药防治。也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宁早勿晚。

1.农业防治

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冬前培育壮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确保小麦抽穗开花整齐,缩短病菌侵染时间。

深耕灭茬、清洁田园可减少病菌来源。

2.药剂拌种

用2.5%咯菌腈种衣剂,药和种的比为1∶500或20%克·福种衣剂1∶50包衣。班中可选噻菌灵种子量的0.15%(有效成分,下同)拌种、50%福美双种子量的0.5%拌种、40%拌种灵或拌种双种子量的0.2%拌种、75%萎锈灵250克拌种100千克、50%多·福混粉500倍液浸种48小时、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克湿拌100千克种子、33%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300克湿拌100千克种子、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60克湿拌100千克种子等。

3.生物防治

每亩用增产菌固体菌剂0.1~0.15千克或液体菌剂50毫升兑水拌种,晾干后播种,可提高抗病性。枯草芽孢杆菌对病菌有抑制作用,小面积试验对赤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4.化学防治

小麦扬花初期,田间有零星发病时,是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适期,间隔7~10天再喷1次。可每亩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100克或25%多菌灵·福美双·硫黄可湿性粉剂200~300克、40%多菌灵·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100克、70%福·甲·硫黄可湿性粉剂150~20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200克、5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0~150克、50%硫黄·多菌灵悬浮剂120~130克,兑水50~60千克均匀喷雾。

小麦抽穗后,发病初期可每亩选用30%多·酮可湿性粉剂100~133克或28%井冈霉素·多菌灵悬浮剂100~125毫升、1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200~260毫升、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60~80克、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55~75毫升、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90克、28%烯肟菌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8~96克等喷雾防治。

小麦灌浆期,发病较重时可每亩选用25%戊唑醇乳油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25%丙环唑乳油40毫升、25%咪鲜胺乳油50~60毫升、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120毫升、400克/升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雾。

防治药剂以往常用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但近年不少地区出现抗性菌株,使用多菌灵还会提升麦粒中毒素含量,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停止使用多菌灵。

此外,为了能及时抑制子囊孢子的侵染和避免雨水对药液的冲刷,必须根据当时天气预报,争取在雨前抢晴进行首次喷药。否则也要抓紧在雨停间隙进行补救。一般应掌握“宁早勿迟”的原则。南方多雨,要抢晴天喷药。遇连阴雨天气可适当增加浓度。尽量使用超微粉或胶悬剂以获得好的防治效果。

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赤霉病、麦蚜、黏虫混发区,每亩用1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克+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或尿素等喷雾防治,防效优异。

小麦赤霉病大田发病初期穗部表现

□王迪轩

分享
1
上一篇:日光温室春茬番茄“大红一号”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福建蚁螟进入盛发期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