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冬小麦春管技术看这里

发布时间:2024-11-28 11:56:1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99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8分钟

当前,全国冬小麦陆续返青起身拔节,正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的关键时期。全国四大麦区春管技术,在这里划出重点:

大部地区小麦秋播期间天气条件和土壤墒情较适宜,适期播种比例大,整地播种出苗质量较高。旺苗面积增加,春季冻害风险较大。部分地区旱象显现,土壤墒情偏差。同时,部分秸秆还田麦田,土壤暄松,苗情较弱。春季麦田管理应以“控旺促弱转壮、保苗稳健生长”为主。

一是镇压划锄,保墒增温。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使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沉实,与根系密接,利于吸收水分养分。对于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导致土壤暄松的地块,在早春土壤化冻后镇压,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使土壤下层水分上移,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早春划锄最好结合镇压,先压后锄,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

二是分类管理,控旺促弱。旺苗麦田一般年前亩茎数80万以上,拔节期以后易因田间郁蔽、光照不良而倒伏。这类麦田在返青至起身阶段及早镇压,可有效抑制春季分蘖和基部节间过度伸长。旺长严重地块可镇压2~3次,春季追肥浇水推迟到拔节后期,亩追施尿素15千克左右。对三类苗应以促为主。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划锄,化冻后及时追施氮素化肥和磷肥。只要墒情尚可,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延缓麦苗生长。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时,三类苗可施肥浇水,亩施5~8千克尿素;拔节期亩追施5~8千克尿素,促进穗花发育,增加每穗粒数。对二类苗,适当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地力水平较高、亩群体茎蘖数70万~80万的一类麦田,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亩群体茎蘖数60万~70万的一类麦田,在拔节初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5千克。对旱地麦田,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划锄、顶凌耙耱等,提墒保墒。弱苗麦田要在土壤返浆后,借墒施肥。一般壮苗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借雨追肥。一般亩追施尿素12~15千克。对底肥没施磷肥的,在施氮肥时配施磷酸二铵,促根下扎,提高抗旱能力。对冬前和越冬期冻害较重的麦田,要早管促早发,及早采取管理措施:早春适时搂麦或划锄,去除枯叶,促新生叶早生快发;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亩施尿素15千克左右,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20千克左右;拔节期再根据苗情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提高穗粒数。

三是防控病虫,化学除草。做好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地下害虫、麦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监测防控,要精准用药,绿色防控。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稳定6℃以上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及时化学除草。

四是预防冻害,及时补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长江中下游地区:施好拔节肥 严防赤霉病

小麦已陆续返青,苗情总体好于上年同期,但旺长苗比例增加,部分田块土壤过湿,晚播小麦苗情偏弱,杂草和病虫害威胁较大。同时,小麦生育进程快于常年,春季冻害风险高。春季麦田管理要“促弱控旺、稳穗增粒、抗逆保丰”的技术路径,重点是施好拔节孕穗肥和防治赤霉病。

一是因苗制宜,施好拔节肥。开春时及时查苗。对返青时群体过小(亩群体茎蘖数小于40万)、穗数可能不足的三类苗和脱肥落黄严重麦田,提早施用拔节肥;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厘米、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拔节肥一般可亩施尿素5~8千克和三元高效复合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各15%)10~15千克。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推迟施用拔节肥,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高产田提倡施用保花肥,也叫孕穗肥,掌握在剑叶(旗叶)露出一半时施用,一般可亩追施尿素5~8千克。但对弱筋小麦,施氮要前移,应以施用拔节肥为主,不宜追施保花肥。

二是清沟理墒,防渍防旱。春后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淮北麦区尤其旱茬小麦春后要注意防旱,清理“三沟”。

三是适时化除,及时绿色防控病虫害。春季要根据草相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为害。加强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用药要及时、对症、适量,白粉病、纹枯病要避免防治过迟,对赤霉病打药时间要科学。

四是防御冻害,及早补救。今年早春发生冻害的风险较高,冻害发生后2~3天及时调查受冻程度,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尽早追肥,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千克左右,冻死率30%~50%的亩施尿素7~10千克,冻死率50%以上的亩施尿素12~15千克。

五是控制旺长,防止倒伏。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的麦田,严格控制早春施肥。拔节前旺长苗要重镇压,一般镇压1次,控制效应在1周左右。旺长苗每隔10天左右压1次,连续镇压2~3次,土壤过湿、有露水、封冻、盐碱土等情况下不宜镇压。拔节后的小麦不能镇压。在倒5叶至倒4叶初,叶面喷施生长抑制剂,可控旺防倒伏。

西南地区:一喷多防 警惕蚜虫为害

小麦处于拔节后期,苗情总体较好,生育进程与常年相当。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丘陵稻茬麦渍害明显,蚜虫发生略重于去年同期。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促控结合”。

一是严格用肥,促弱控旺。亩产目标400~500千克稻茬麦田,纯氮总量控制在9~11千克。底肥已施6千克的拔节期再追施3~5千克。对播种迟、群体小,或长势弱的丘陵旱地麦,亩施2~3千克速效氮肥。因播期偏早、播量偏大,或施肥过重造成的旺长田,应喷施生长延缓剂控制生育进程,预防倒伏。

二是看墒补水,清沟降渍。大部分麦田墒情适宜,但要注意丘陵地区两类极端地块:一是槽沟地带稻茬麦田依然较湿,应注意清沟降渍;二是旱坡地带则偏干,需要补充浇灌。

三是病虫防治,监测锈病。2月至3月中下旬是防治条锈病中心病团的关键时期,要对中心病团(病株)的点片田块喷药防治,防止病害流行。赤霉病以防为主,制定以赤霉病预防为重点的“一喷多防”措施,有效防控多种病虫害。

四是预防低温,防范冻害。“倒春寒”活动频繁、对安全孕穗扬花构成威胁的地区,应通过水肥管理措施,增强小麦对低温的抵御能力,减少小花败育,稳定穗粒数。

西北地区:提早抗旱 防控条锈病

去年小麦播种期底墒充足,苗情整体较好,部分水浇地小麦冬前出现旺长趋势。入冬以来降雨较少,旱地小麦略显旱情。该区域是中国小麦条锈病主要越夏、越冬区,虽然今年发病时期有所推迟,基数不高,但也应加强源头防控。

一是立足抗旱,耙耱保墒,镇压提墒。早春水浇地麦田和旱地麦田应根据土壤墒情落实耙耱或中耕锄划等保墒措施,疏松表土,减少土壤蒸发保墒增温,重点做好旺苗田和土壤悬虚麦田冬季和早春镇压耙耱;有水源灌溉地区可根据麦田土壤墒情制定灌溉计划,预防春旱。

二是促控结合,稳壮促弱控旺,分类管理。未浇冬水的一类苗麦田应在起身前期浇水;已浇冬水的、肥水条件好,返青期亩总茎蘖数达70万~80万,可推迟到拔节期。未浇冬水的二类麦田应在返青期浇水,并亩追施尿素2.5~5千克;已浇冬水的,返青期亩总茎蘖数50万~60万或表墒较差麦田,应在起身前中期浇水追肥;亩总茎蘖数60万~70万的在起身后期浇水追肥;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7.5~10千克。对未浇冬水三类苗麦田应返青前期浇水,并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7.5千克;对于已浇冬水的加强返青期肥水管理,以促为主。早春管理,墒情好的麦田做好返青前期中耕锄划提温保墒,起身期配合浇水亩追施尿素7.5~10千克,配施磷酸二铵2.5千克;表墒差的春季进行两次肥水管理,第一次浇水追肥在返青时,亩追施尿素5~7.5千克,配施磷酸二铵2.5千克;拔节期进行第二次,亩追施尿素5千克。晚播弱苗田应趁雨雪后追肥和早春返浆期追施速效氮肥,一般亩施尿素5~7.5千克,磷肥施用不足田块可配施磷酸二铵5千克。

三是科学化除,做好病虫防治。提早开展病虫草调查,重点做好病害(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和虫害(金针虫、蛴螬、吸浆虫、麦蜘蛛、麦蚜等)的监测防治。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在春季日均温稳定5℃以上至小麦拔节前,选择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及时化除。

四是预防冻害,及时补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减轻冻害损失。

(本报综合整理)

分享
1
上一篇:单元素肥料鉴别法 下一篇:小麦除草正当时 药剂使用要得当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