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秋末冬初 拱棚保温防冻有方法

发布时间:2024-11-28 11:58:3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05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多层覆盖薄膜增加保温性

秋冬季节,一场秋雨一场凉,气温往往是断崖式下跌的,遇到寒流时,气温快速下降,之后又有所恢复。想要延长拱棚蔬菜生长期,基础就是提高棚室日常保温性,一般可在拱棚上增设套棚膜、无纺布等。

1.拱棚两侧、北侧等设置无纺布

拱棚两侧与外界接触面积大,热量散失更快。一般来说,最初出现冷害的位置都在拱棚两侧。因此,菜农应在拱棚两侧覆盖无纺布、草帘等,可大大提升其保温性。尤其是东西向拱棚,北侧可以设置一层秸秆风障,减少空气流动,也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此外,菜农还要特别注意破损处的修补,确保通风口与地表不存在疏漏之处,减少夜间拱棚内外的空气流通。

2.设置套棚

套棚膜是菜农最常使用的保温手段,增加一层薄膜覆盖,可以提高棚内温度2-4℃。外界气温降低到8℃以下,拱棚内就应该增设套棚膜,尽量提高棚内夜温,促进蔬菜生长。

增设套棚膜后要加强温湿度调控,尤其是通风变差后,容易产生滴水,棚内湿度大大增加,要注意加强喜湿的细菌和真菌性病害防治,如细菌性角斑病、软腐病,真菌性的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等。菜农可以每隔3-4天用空气消毒片进行空气消毒一次,控制空气传播的真菌性病害传播;间隔5-7天,喷洒一次氯溴异氰尿酸、噻唑锌、噻菌铜等药剂,喷洒药剂时,茎叶与地面都要喷洒到,减少地表病菌扩散。

增强蔬菜自身抗寒能力

蔬菜自身抗寒能力的差异,对延长蔬菜生长期非常关键。同样的植株,其抗寒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天气、水肥等条件不断变化,在连续阴雨天等逆境条件下,植株光合产物不足,抗寒性会明显下降。无机盐、可溶性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对植株的抗寒性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平时强调的培育壮棵,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有机产物的积累,保证植株充足的营养供应,维持植株抗性的稳定。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还受激素的调控影响。脱落酸、乙烯等生长抑制剂可以明显提高植株抗寒性,而赤霉素、2,4-D等生长促进剂则会降低植株抗寒性。近年来,甲壳素、海藻酸等功能性物质在蔬菜上的使用效果得到验证。甲壳素可以诱导蔬菜自身的生理变化,产生提高蔬菜抗性的物质。海藻酸等喷洒后,可以诱导花芽分化,提高蔬菜抗逆性,作用明显。

寒流到来之前,菜农可以用全营养叶面肥、氨基酸和白糖或葡萄糖等养分,搭配海藻酸、甲壳素、乙烯等喷洒植株,可有效补充植物体的营养,提高逆境条件下的抗性。

加强寒流过后的管理

寒潮过后,天气迅速转晴,棚内气温一般升高较快,要加强管理,减轻寒流后蔬菜二次伤害。一是注意缓慢升温,这时菜农应提早通风,保持棚内温度平稳升高,上午最高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5℃,保证蔬菜受害组织有恢复的时间。二是喷水增湿,晴天后通风早,棚内湿度下降快,待发现植株萎蔫时,应该立即向植株上喷洒温水,提高棚内湿度,减少叶片蒸腾作用强度。三是补充养分,喷水时,还可加入甲壳素、光合动力全营养叶面肥、白糖等,补充叶面营养,促进叶片功能快速恢复。


分享
1
上一篇:温棚蔬菜施用烟雾剂技术 下一篇:天转冷 番茄裂果要早防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