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全国农技中心预计:一代玉米螟在新疆、东北、黄淮海中等发生

发布时间:2024-11-28 12:02:5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61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7分钟

6月8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发布第 21 期植物病虫情报。

根据各地春季玉米螟冬后基数调查结果,今年大部地区百秆活虫量低于常年和上年,结合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一代玉米螟在新疆北部、东北地区大部、黄淮海地区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3亿亩。

此外,山东发布2018年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意见,突出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玉米螟对玉米的为害最大。常年春玉米的被害株率为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的被害株率可达90%,一般减产20%-30%。

一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东北地区北部较常年偏早2-5天,东北地区南部较常年偏晚2天,其他各地区与常年接近或者偏早或偏晚在5天以内。预计6月中旬至7月末,江淮、黄淮、西北、华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一、大部地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低

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大部地区冬后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比常年和上年偏低,延续了近几年玉米螟基数逐年下降的趋势。东北四省为23.6-63.6头,吉林和辽宁低于常年和上年,黑龙江低于常年、但高于上年,内蒙古高于常年和上年;其他地区,新疆为56头,江苏38.7头,河北和山东20头以上,天津、陕西、河南、安徽、湖北和湖南在10头以上,山西、北京、四川、重庆低于10头,与常年同期值比较,新疆、陕西和江苏增加、山东接近,其余省份偏低。

二、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况对玉米螟发生有利

目前北方春玉米多处于苗期,西南地区处于拔节期,江南、华南多处于拔节期至抽雄期,玉米生育期接近常年同期,大部主产区春玉米长势良好,东北和黄淮海主产区玉米连片种植面积大,对玉米螟发生为害有利。

三、天气条件对部分地区一代玉米螟发生有利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预计6月份,全国大部玉米产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新疆北部、内蒙古西南部、陕西大部、山西西部等西北中东部和西南北部降水偏多2-5成,黄淮海大部降水接近常年,天气条件对以上地区一代玉米螟发生有利;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辽宁东北部等降水偏少2-5成,对东北大部春玉米产区一代玉米螟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山东突出病虫害绿色防控

2018年山东玉米病虫草害预计总体中等发生,防治重点主要有玉米螟、玉米蓟马、二点委夜蛾、粘虫、玉米穗虫、玉米叶斑病、玉米锈病和杂草等。日前,山东省农业厅发布2018年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意见,要求各地突出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准确把握关键时期,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选用良种 加强健身栽培

目前栽植品种大多抗大小斑、茎基腐和矮花叶病。主要品种有登海605、天泰33号、邦玉339、农星207、华良78、济玉901、迪卡517、鲁单818、宇玉30、鲁单9088、连胜216、青农206、青农11等。

推广健身栽培,精耕细作,适时播种,配方施肥,合理深翻,及时清洁田园,秸秆粉碎还田,破坏病虫适生场所,减少玉米螟、灰飞虱、叶斑病等病虫基数。

适时开展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可亩用960克/升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70克,或40%异丙草·莠悬浮剂200~250毫升,对水30~45公斤土壤喷雾。苗后3~5叶期,一年生杂草可亩用40克/升烟嘧磺隆悬浮剂75~100毫升,对水30~45公斤茎叶喷雾;阔叶杂草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毫升对水30~45公斤喷雾。

抓好各生育期化学防治

播种期。主要采取种子包衣或拌种措施,防治苗期病害、地下害虫,兼治灰飞虱、蓟马等,降低玉米粗缩病发生机率。 每百公斤种子可用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按300~450毫升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蓟马;或用35克/升咯菌·精甲霜悬浮种衣剂按100~200克包衣或拌种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或用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按400~600毫升包衣或拌种防治灰飞虱和茎基腐病等。

苗期至小喇叭口期。主要防治玉米螟、二代粘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蚜虫等。 防治玉米螟,心叶期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00~400克拌细沙撒心叶,兼治玉米蚜;防治二代粘虫,亩用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5~20毫升,或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15~2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兼治蓟马、棉铃虫;防治二点委夜蛾,亩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1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蓟马,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2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苗枯病,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对水30公斤喷茎基部。

大喇叭口期至穗期。 大喇叭口期至雌穗萎蔫期,大力推广玉米“一防双减”技术,选用组配高效杀虫、杀菌剂,一次施药防治玉米中后期多种病虫害,减少穗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实现玉米增产增效。

防治玉米穗虫,亩用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5~20毫升,或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8~10毫升,对水45公斤喷雾;防治叶斑病,亩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毫升,或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45~65克,对水45公斤喷雾,兼治锈病。

加强自然天敌保护

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可不施药,利用天敌即可控制为害。释放天敌控制害虫种群。7月上旬玉米螟百株落卵量达1.0块~1.5块时,每亩均匀设10个放蜂点释放赤眼蜂,隔一个月左右再放一次蜂,两次亩放蜂总量2~3万头。喷施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危害。心叶末期,亩用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细砂2~3公斤制成菌砂施于心叶内,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防治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我国发生的玉米螟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种,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也能为害棉花甘蔗、大麻、向日葵、水稻、甜菜、甘蔗豆类等作物,属于世界性害虫。

生活史及习性

玉米螟在我国的年发生代数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1年可发生1-7代。各个世代以及每个虫态的发生期因地而异。在同一发生区也因年度间的气温变化而略有差别。通常情况下,第一代玉米螟的卵盛发期在1-3代区大致为春玉米心叶期,幼虫蛀茎盛期为玉米雌穗抽丝4,第二代卵和幼虫的发生盛期在2-3代区大体为春玉米穗期和夏玉米心叶期,第三代卵和幼虫的发生期在3代区为夏玉米穗期。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飞翔和扩散能力强。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羽化后不需要补充营养,羽化后当天即可交配。雄蛾有多次交配的习性,雌蛾多数一生只交配一次。雌蛾交配一至两天后开始产卵。每个雌蛾产卵10-20块,约300-600粒。

幼虫孵化后先集群在卵壳附近,约一小时后开始分散。幼虫共5龄,有趋糖、趋触、趋湿和负趋光性,喜欢潜藏为害。幼虫老熟后多在其为害处化蛹,少数幼虫爬出茎秆化蛹。

为害

玉米螟主要为害玉米、高粱、骨子,也能为害棉花、大麻、甘蔗、向日葵、水稻、甜菜、甘薯、豆类等作物。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

玉米螟对玉米的为害最大。常年春玉米的被害株率为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的被害株率可达90%,一般减产20%-30%。 初孵幼虫先取食嫩叶的叶肉,二龄幼虫集中在心叶内为害,3-4龄幼虫咬食其他坚硬组织。

生物防治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的寄生蝇、白僵菌、细菌、病毒等。捕食性天敌有瓢虫、步行虫、草蜻蛉等,都对虫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①赤眼蜂灭卵。在玉米螟产卵始、初盛和盛期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3次,每次放蜂15万-30万头/hm2, 设放蜂点75-150个/hm2。放蜂时蜂卡经变温锻炼后,夹在玉米植株下部第五或第六叶的叶腋处。

②利用白僵菌治螟。在心叶期,将每克含分生孢子50亿-100亿的白僵菌拌炉渣颗粒10-20倍,撒入心叶丛中,每株2g。 也可在春季越冬幼虫复苏后化蛹前,将剩余玉米秸秆堆放好,用土法生产的白僵菌粉按100-150g/m3,分层喷洒在秸秆垛内进行封垛。

③利用苏云金杆菌治螟。苏云金杆菌变种、蜡螟变种、库尔斯塔克变种对玉米螟致病力很强,工业产品拌颗粒成每克含芽孢1亿-2亿的颗粒剂,心叶末端撒入心叶丛中,每株2g,或用BT菌粉750/hm2稀释2000倍液灌心,穗期防治可在雌穗花丝上滴灌Bt 200 - 300倍液。(来源:全国农技中心、齐鲁网等)


分享
1
上一篇:节水种稻 下一篇:高温强光天气来袭 蔬菜如何不被“烤伤”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