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农药怎么打,效果才翻倍?

发布时间:2024-11-28 12:03:1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08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很多种植户对于打药这事并不在行,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那么如何正确科学的打药很重要,今日小编总结几点,让大家在打药时可以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1、根据温度及其变化趋势确定打药时间

无论是植物还是昆虫或病菌,20~30℃ ,尤其是25℃,是其最合适的活动温度。 此时打药,对处于活跃期的病虫草会更有效,对作物更安全。

● 夏天高温季节,打药时间应该在上午十点之前和下午4点以后。

● 春秋凉爽季节,应该选择在上午十点以后下午两点之前。

● 冬春季的大棚,最好选择晴暖天气的上午打药。

2、根据湿度及其变化趋势确定打药时间

从喷头喷出来的药液沉积在靶标上之后需要展开形成均匀的药膜才能最大幅度的覆盖在靶标表面上,进而“掩杀”靶标上的病虫害。 药液从沉积到展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

● 空气湿度小,药滴里的水分会快速蒸发到空气中,甚至等不到药液铺展在靶标上,这当然会降低药效,甚至出现灼烧性药害斑。

● 空气湿度过大,沉积在植株表面上的药液,尤其是大雾滴就很容易凝聚成更大的液滴,并二次受重力影响植株下部沉积,也会产生药害。

因此,一天中的打药时间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空气湿度略显干燥,一个是打药后药液在日落前能够在靶标表面形成干涸的药膜。

3、打药常见的三大错觉

● 仅仅按稀释倍数确定每桶水中的药剂数量

大多数人习惯于按稀释倍数计算每桶水中兑多少药剂,其实这并不太靠谱。之所以要控制和计算药箱中添加多少药剂,是因为要计算好单位面积中的植株需要多大剂量的药剂,以保证良好的药效,和对植物和环境的安全。

特别提醒:按稀释倍数在每桶水中添加多少药剂以后,还要计算每亩地需要几桶水、喷洒行进速度等细节。

目前,受劳动力的制约,很多人往往是往药液箱中加量兑药,快步喷洒,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最合理的举措是选择喷雾性能更好的器械,或者按产品说明书兑药,仔细喷洒。

● 喷头距离靶标越近药效会越好

药液从喷头喷出以后一边和空气对撞而破裂成更小的液滴一边前冲,一路跌跌撞撞的结果是雾滴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离喷头越远,雾滴越小。小雾滴更容易沉积和铺展在靶标上。所以,并不是说喷头紧贴着植株药效就会更好。

一般来说,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喷头要和靶标保持在30~50公分的距离,机动喷雾机则要保持在1米左右的距离,根据喷雾器及其喷头的性能,摆动喷头让药雾飘落在靶标上,药效会更好。

● 雾滴越细小就一定会有更好的药效

雾滴并非越小越好,雾滴大小和其能否更好的分布、沉积和铺展在靶标上有关。如果雾滴过于细小就会漂浮在空气中而难以沉积在靶标上,这肯定会造成浪费;如果雾滴太大,滚落在地面上的药液也会增加,也是浪费。

因此,要根据防治对象及其所处的空间环境选择合适的喷雾器械和喷头,在相对密闭的棚室中防治病害和白粉虱、蚜虫等微小的害虫时可以选择烟雾机,在露地防治这些病虫害的时候就得选择雾滴大一些的器械和喷头,烟雾机显然不合适。


分享
1
上一篇:姜瘟病的防治技术 下一篇:农资界难解谜团:为什么农民有钱还要赊账?!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