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政策市场合力撼动产业格局

发布时间:2024-11-28 12:07:58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654个字,大约阅读时间7分钟

“预计今年稻谷、小麦市场化购销会进一步活跃,优质优价的特征也会进一步明显。”1月17日,农业部举行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指出,在坚持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的前提下,国家根据生产成本、市场供求等变化,适当调整了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既释放了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信号,也为市场机制作用留出了空间。

从近期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管理政策可见,粮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后收储时代”来临。对于小麦产业来说,今年是承上启下的改革关键年,政策手段和市场“无形之手”将共同推进小麦产业向优质和高端迈进。

2018年种植户如何应对?对相关产业链上游农资行业、下游粮食加工行业等会带来那些变化?记者对小麦产业相关的政策、种子供需、生产成本、商品麦市场供需、产业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梳理。

政策层面

最低收购价下调,产业改革关键年

在粮食流通领域,收购方式,由政策性收购主导转向市场化收购常态;价格形成,由以托市价格为参照转向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操作主体,由单一政策执行主体为主转向多元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监管和服务,由主要面向行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转向全社会粮食流通和各类市场主体。

改革完善粮食收储制度,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取消,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首次全面下调,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首次下调。从近期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管理政策可见,粮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

2018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但价格下调。2017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通知,2018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比2017年下调3元。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自2006年实施,2008~2014年连续7次提高最低收购价格,而后连续3年持平,2018年首次下调价格。

1月22日,2018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表示,当前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在粮食流通领域,收购方式,由政策性收购主导转向市场化收购常态;价格形成,由以托市价格为参照转向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操作主体,由单一政策执行主体为主转向多元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监管和服务,由主要面向行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转向全社会粮食流通和各类市场主体。

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将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效要进一步巩固放大。在保留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的前提下,增强政策弹性和灵活性,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优化执行预案和具体操作办法。要督促政策执行主体将小麦和稻谷执行预案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着力抓好市场化收购,健全收购资金保障、运力协调、产销衔接等机制,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树立优粮优价导向,引导种粮农民盯着市场走、跟着需求走。

从最先试点的棉花、大豆,到2016年玉米取消临储收购政策,可以看到,政策执行首年的冲击最大。尤其是玉米,2016年和2017年某些时段国内玉米价格下滑到与进口玉米一致。小麦市场会怎样呢?

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下调3元,幅度较小,表明国家托市政策不变,继续保护农民利益。当前冬小麦在田,2018年小麦粮源分布结构和市场供需格局已成定局。最低收购价下调对市场的影响将在2018年新麦上市之时才能体现。

与市场流通的小麦相比,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较高,存在成交率较低、流动性差的问题,库存居高不下。下调最低收购价,将激发用粮企业采购热情,促进政策性小麦去库存进程加快。最低收购价下调会拉动普通小麦价格向下,而优质麦价格相对稳定,优质麦与普通小麦的价差将进一步拉大。从整体来看,价格以稳为主的市场态势难以打破。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一项措施,是托底政策,是粮食实在卖不出去才走的一条路。而国内库存的原因,就是低质粮大量过剩,高质粮短缺、进口。国家从玉米取消临时收购政策,到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做出调整,就是倒逼市场、倒逼种植户积极求变:种植市场需要的优质小麦品种,提升产量和品质。

种子供需

优质抗逆品种将受追捧

2018年秋冬种小麦商品种子需求量在34亿~36亿公斤,国内生产种子供应充足。受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影响,优质强筋、弱筋小麦,抗病性强的品种将受到市场追捧。

中国是世界上小麦总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平均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6亿亩。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预期,2018年秋冬种小麦商品种子需求量在34亿~36亿公斤,国内生产种子供应充足。受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影响,优质强筋、弱筋小麦,抗病性强的品种将受到市场追捧。

小麦种植在中国分布很广,南起海南热带地区,北至黑龙江漠河严寒地带,西至新疆西界,东到台湾及沿海诸岛屿,均有小麦种植。但主要分布在北纬20度~41度。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四川等地是小麦主产区,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70%左右。

小麦品种大多为常规品种。常规品种播种后再结出的种子可做种子种植,许多农民仍保留着自留种的习惯。中国小麦种子商品化率不高,2015年小麦种子商品化率约为73.97%。由于目前小麦种子商品化率不高,即使不考虑杂交小麦的推广,仅农民自己选种留种成本上升以及良种补贴力度逐渐加强,商品化率也有提高的空间。

根据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统计,2017年落实冬小麦繁种面积1173万亩,同比减少60万亩,预计产种53亿公斤,预计2018年冬小麦商品种子供应量在50亿公斤以上。同时预期2018年秋冬种小麦种植面积略有增加,商品种子需求量34亿~36亿公斤,种子供应充足。

受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很多玉米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转向小麦种子市场。以河南为例,常年小麦种植面积8000万亩,市场容量很大。一些厂家推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并订单收购小麦,在2017年的种子销售中受到追捧,部分品种甚至供不应求。可以预见,有远见的企业已经着手优质小麦品种的培育和生产,市场机遇总是会被有准备的人抓住。

小麦生产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小麦生产规模小、成本高,生产成本比美国高出30%左右。美国小麦种植是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中国小麦种植成本高在高额的人工成本及作业费上。在此,以2017年国内小麦主产区不同省份的样本调查为例来说明。

小麦种植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化肥和农药成本、种子成本及其它成本。

山东临沂小麦种植减产减收。根据临沂市物价局调查,2017年小麦种植亩均成本为830.84元,同比涨0.32%。其中,生产成本658.34元,同比涨0.66%;土地成本172.50元,同比降0.96%。物质与服务费用中,肥料费、机械作业费、燃料动力费基本与上年持平,种子费小幅降低,农药费上涨。亩主产品产值为1008.81元,同比减少1.79%。亩净利润为190.72元,同比减少9.68%。

江苏新沂小麦种植成本提高产值增加。新沂市物价局调查,2017年小麦亩均成本为863.50元,同比增加7.42%。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增加,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为531.25元,同比增加4.56%;亩均人工成本为182.25元,同比增加25.04%。亩均产值为1193.80元,同比增加5.68%;亩均净利润为330.30元,同比增加1.37%。

河南省成本显著下降,收益明显增加。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调查,2017年河南省小麦亩均成本为544.7元,同比下降4.2%。其中,物质费用231.0元,下降5.3%;生产服务支出157.5元,下降1.7%;人工成本156.2元,下降4.9%。河南全省小麦平均亩产432.2公斤,同比增2.2%。亩总产值985.4元,增7.1%。扣除544.7元的生产成本,亩收益440.7元,增加25.2%。

国内小麦生产收益高低受气候条件、病虫害影响极大。此外,机械化水平、种植者素质、品种适应性、水肥管理技术、加工品质等都对生产成本高低有较大影响。


分享
1
上一篇:青花菜高产高效栽培法 下一篇:什么是微生物肥料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