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辣椒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一)

发布时间:2024-11-28 12:08:18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325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9分钟

辣椒疫病

疫病是辣椒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病害流行时可引致大片植株枯死,造成重大损失。

为害症状

1.幼苗期染病可使嫩茎基部出现似热水烫伤状、不定形的暗褐色斑块,逐渐软腐,幼苗倒伏死亡。

2.成株的根、茎、叶、果实均可受害。主根染病初出现淡褐色湿润状斑块,逐渐变黑褐色湿腐状,可引致地上部茎叶萎蔫死亡。茎染病多在近地面或分叉处,先出现暗绿色、湿润状不定形的斑块,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病斑。病部常凹陷或缢缩,致使上端枝叶枯萎。叶片染病出现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叶很快湿腐脱落。果实染病多从蒂部开始,出现似热水烫伤状、暗绿至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可使局部或整个果实腐烂,逐渐失水后成为黑褐色僵果可残留在枝条上。上述各染病部位的病斑在天气潮湿时,表面可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层。

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

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条件适宜时,短时间内就可以流行成灾。其中天气条件———多雨、潮湿是关键因素,有利于孢子囊形成、萌发、侵入和菌丝生长;其次是温度,平均温度26℃~28℃最有利于发病。栽培管理上也有相关因素:与茄科或瓜类蔬菜连作发病较重;地势低、土质粘重、排水不良、通风透光性差、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菜地发病亦较重。不同的品种抗性亦有差异,一般甜椒类抗性较差,辣椒类较为抗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辣椒较甜椒抗病。

2.加强栽培控病措施:避免与茄科及瓜类连作,可与十字花科、豆类、水稻轮作。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播前翻晒土壤,高畦深沟种植;勿过量偏施速效氮肥,宜适当增施磷钾肥。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选喷下列药剂: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上述药剂宜交替使用,隔7~8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辣椒炭疽病

炭疽病是辣椒上的常发病害,特别在高温季节,果实受灼伤,极易并发病。

为害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将近成熟的辣椒果实,染病果实先出现湿润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斑面出现明显环纹状的橙红色小粒点,后转变为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时溢出淡粉红色的粒状粘稠状物;天气干燥时,病部干缩变薄成纸状且易破裂。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的褐色病斑,亦产生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可引致落叶。茎和果梗染病,出现不规则短条形凹陷的褐色病斑,干燥时表皮易破裂。

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有利于此病发生。如平均气温26℃~28℃,相对湿度大于95%时,病菌侵入后3天就可以发病。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透性差、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管理粗放引起表面伤口,或因叶斑病落叶多,果实受烈日暴晒等情况,都易于诱发此病害。

防治方法:

1.从无病果留种,减少初侵染菌源。若种子有带菌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清除病残体,收后播前翻晒土壤;施足优质有机底肥;高畦深沟种植便于浇灌和排水降低畦面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田间发现病果随即摘除带出田外销毁。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噁醚唑水分散性颗粒剂800~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辣椒绵腐病

辣椒绵腐病是一种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的真菌性病害。

为害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基部腐烂,缢缩猝倒而死。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病部褐色湿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致密絮状霉层,重时整个果实发病最后腐烂。

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

病菌生长适宜地温是15℃~16℃,温度高于30℃受到抑制;适宜发病地温10℃,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尤其是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这时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地温低,光合作用弱,瓜苗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致幼茎细胞伸长,细胞壁变薄病菌乘机侵入。因此,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期发生,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结果期阴期阴雨连绵,果实易染病。

防治方法:

1.床土消毒。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如用旧园土,有带菌可能,应进行苗床土壤消毒。方法: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种双粉剂7克或40%五氯硝基苯粉剂9克、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兑细土4~5公斤拌匀,施药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浇透,一般17~20厘米深,水渗下后,取1/3充分拌匀的药土撒在畦面上,播种后再把其余2/3药土覆盖在种子上面,即上覆下垫。如覆土厚度不够可补撒堰土使其达到适宜厚度,这样种子夹在药土中间,防效明显,残效月余。

2.加强苗床管理,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洒,不宜大水温灌。

3.育苗畦(床)及时放风、降湿,即使阴天也要适时知量放风排湿,严防瓜苗徒长染病。

4.果实发病重的地区,要采用高畦,防止雨后积水,黄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浇水,多中耕。注意及时插架,以减轻发病。

5.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可用2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600倍液。

辣椒枯萎病

为害症状

辣椒枯萎病于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大量脱落,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有时病部只在茎一侧发展,形成纵向条状坏死区,后期全株枯死。剖检病株地下部根系也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木质部变成暗褐色至煤烟色。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

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或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在田间,主要通过灌溉水传播,也可随病土借风吹往远处。病菌发育适温24℃~28℃,最高37℃,最低17℃。该菌只为害甜椒、辣椒,遇适宜发病条件病程2周即现死株。潮湿或水渍田易发病,特别雨后积水,发病更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栽培,不要选择地,势低洼的地块。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2.土壤处理,保护地栽培时,可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土壤消毒,先起垄,灌满水后全面

3.高温杀菌。铺上地膜,密闭棚室,使土温升高,保持地表以下20厘米处温度达45℃以上,保持20天。该方法还可杀死土壤中的其他病菌及害虫。

4.定期或不定期淋施高锰酸钾600~1000倍液或铜氨液600~800倍液,2~3次或更多,前密后疏,淋透淋足。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35%噁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噁霉·甲霜水剂800倍液,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4~0.5升,视病情连续灌2~3次。

辣椒菌核病

该病为害幼苗、茎部、叶片和果实等。是冬春保护地栽培中的毁灭性病害。

为害症状

苗期染病茎基部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斑,后变棕褐色,迅速绕茎一周,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但不产生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病苗呈立枯状死亡。成株染病主要发生在距地面5~22厘米处茎部或茎分杈处,病斑绕茎一周后向上下扩展,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茎部皮层霉烂,髓部解体成碎屑,病茎表面或髓部形成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圆形或不规则形。干燥时,植株表皮破裂,纤维束外露似麻状,个别出现长4~13厘米灰褐色轮纹斑。花、叶、果柄染病亦呈水渍状软腐致叶片脱落;果实染病,果面先变褐色,呈水渍状腐烂,逐渐向全果扩展,有的先从脐部开始向果蒂扩展至整果腐烂,表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黑色不规则菌核。

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

病菌菌丝生长发育和菌核形成温度为0℃~30℃,20℃为最适。菌核没有休眠期,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3年,但不耐潮湿,一年后即丧失其生活力,温度在5℃~20℃和较高的土壤湿度的状况下菌核即可萌发。子囊孢子0℃~35℃均可萌发,适温5℃~10℃,经48小时后,孢子萌发率可达90%以上。本病在温度20℃左右和相对湿度在85%以上的环境条件下,病害严重;反之,湿度在70%以下,发病轻。早春和晚秋多雨,易引起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

1.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

2.及时深翻,覆盖地膜,防止菌核萌发出土。对已出土的子囊盘要及时铲除,严防蔓延。

3.进行土壤消毒。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0克,拌细干土撒在土表,或粗入土中,然后播种;也可选用40%福尔马林每平方米用药20~30毫升加水2.5~3升,均匀喷洒于土面上,充分拌匀后堆置,用潮湿的草帘或薄膜覆盖,闷2~3天以充分杀灭病菌,然后揭开覆盖物,把土壤摊开,晾15~20天待药气散发后,再进行播种或定植。

4.药剂拌种或温汤浸种。将种子装入干净的酒瓶,再按种子重量0.4%~0.5%的量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多菌灵盐酸盐可溶性粉剂以后,塞好瓶口,平放于地面用脚来回滚动100~150次,使药粉均匀黏附在种子表面后播种。此外对带菌种子也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把菌核烫死,后移入冷水中冷却。

5.生态防治:控制塑料大棚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尤其要防止夜间棚内湿度迅速升高,或结露时间增长,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注意控制浇水量,浇水时间改在上午,以降低棚内湿度;尤其是在气温较低时,特别春季寒流侵袭前,要及时覆膜,或在棚室四周盖草帘,防止植株受冻。

6.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或剪去病枝,带到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7.发病后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防2~3次。棚室也可选用10%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1次200克熏治,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本报综合)


分享
1
上一篇:火星无核 下一篇:雾霾天要严防芹菜菌核病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