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南田样本———从规模驱动到创新驱动

发布时间:2024-11-28 19:39:1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234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张毅孟祥夫

盛夏的海南,太阳炙热地照着大地,满目的浓绿却给人带来阵阵清凉。在海南农垦南田农场(神泉集团)驱车前行,成片成片的芒果园从半山腰一直铺展下来,空气里弥漫着香甜的气息。“这是我们一生的财富!”神泉集团董事长彭隆荣感慨地说。从全国十大贫困农场之一到全国农垦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企业资产从1992年不足5000万元到2016年增至30多亿元,南田农场25年的故事连接起来,那就是一个坐上种植结构调整顺风车来精准脱贫、共建小康的动人故事。

胶树转芒果南田满血复活

国营南田农场建于1952年,在垦区率先实现年产干胶3000吨,很是风光了几年。但几十年下来,胶树老化,生产力下降,而且长期以来,一胶定乾坤,种植结构严重单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南田掉队了,穷得“掉底子”了。1992年,知青彭隆荣临危受命,挑起了场长的担子。反复征求职工意见:在这个台风走廊上,单靠橡胶树,生产风险太大,必须调整种植结构。种瓜菜、椰子、可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都不成。又跟着别的地方种西瓜,西瓜多了卖不掉,号召干部职工吃“爱场瓜”。

一筹莫展时,彭隆荣发现有些职工芒果种得不错,品质好,销得快,就是不成规模,找来专家论证,南田的坡岭地日照充足,旱涝适中,非常适宜芒果,而且比内地早上市两三个月,价格更好。农场领导班子反复讨论,下定了决心种芒果。

3年免收地租、免费建造生产设施、免费为困难职工提供芒果种苗,职工积极性调动起来,3年时间就发展起来了。董家果园的女主人苏英妹说,1997年卖了600多元,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2016年,她家芒果卖了26万元。如今,这已是稳定的家庭收入南田农场几次改良芒果品种,成立技术协会、销售协会,促进芒果产业化。如今,芒果早已成为南田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2016年芒果总产量6.3万吨,比 1992年136吨增长462.2倍,职工家庭仅此一项收入少则几十万元,多的上百万元。全场新建芒果楼、统建楼1万多幢(套)。

一株芒果树,一条脱贫路。全国十大贫困农场的帽子早就甩掉了。南田农场曾经高达95%以上的贫困面如今“满血复活”,7000多户职工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中当好改革的弄潮儿

南田能够迅速脱贫,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秘诀”在于始终践行创新发展的理念。

随着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海南农垦决定,2002年组建神泉集团,实现了由农场向现代企业的蜕变,大力深化全方位改革。南田的事业发展之火越烧越旺,活力迸发。

2016年10月,搭乘神舟11号飞船,南田芒果遨游太空,这是世界首例芒果太空育种。过去,他们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子,现在则要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时代大潮,走科技支撑、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国内消费水平快速提升,国内的芒果产业发展必须参与国际交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栽培技术和种植品质。2010年,世界芒果论坛在中国三亚成功举办,25个国家110多名芒果科技专家和业界代表汇聚南田。勤劳肯干的南田人开了眼界,换了脑筋,极大激发了创业激情。

南田的领导班子很早就谋划二、三产业的发展。他们找温泉、找投资,发展热带旅游。主动对接三亚旅游规划,建设南田温泉开发区。这与同步建设的3万亩橡胶基地、6万亩优质芒果示范基地、3000亩高科技热带农业育种基地、1万亩无公害反季节瓜菜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一道,共同构成“一城五地”格局,保障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今,火爆的三亚休闲旅游市场又多了一张新名片———南田温泉。苦干实干的南田人,更加敢想敢干,当初只是橡胶种植一个“泥饭碗”,现在适当保留少量的胶园,换成了芒果、旅游、高效农业三只“金饭碗”。

分享
1
上一篇:预防水稻坏种烂芽的几点措施 下一篇:北京一周蔬菜价格行情分析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