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蔬菜啥时滞销跌价?这个信号很关键!

发布时间:2024-11-28 20:21:53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47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7分钟

近日,笔者在河北省固安县宫村镇大集上遇到蔬菜种植户刘远,他出售的红南瓜、甜玉米、糯玉米、苦瓜、黄瓜等蔬菜都是自己种的。问他菜好卖不好卖、价格怎么样时,他一脸茫然:“到集市上零售实在是没办法。批发价上不去,成本又高,零售可以多卖点钱吧。大热天谁愿意受这个罪。” 实际上,蔬菜价格如何,种子销量高低是一个信号。

菜烂在地里

自今年早春以来,部分农产品价格跌破历史同期,尤其是甘蓝、菜花、西葫芦、马铃薯、大葱等,让菜农承受了巨大损失。甘蓝0.1元(公斤价,下同),菜花0.4元,西葫芦0.2元,大葱0.2元……不仅河北的蔬菜滞销,河南、陕西、安徽、广西、山东等地菜农的日子也不好过。

蔬菜低价其实从去冬今春就开始显现。去年冬储大白菜上市时价格不错,由于2016年早春时大白菜价格曾创下3.00元的纪录,今春菜农惜售严重。固安与涿州交界,涿州的十几个村街本就有存储大白菜的习惯,加上希望得到更高利益,商贩年前跑到菜农家里收购,许多菜农都舍不得出手。但事与愿违的是,大白菜价格一降再降,许多菜农只能看着大白菜烂在家里、地里。

固安县宫村、南召、北召等村村民习惯种植省工、省时、易管理且病虫害发生少的春白菜、春甘蓝, 这两种蔬菜上市量大且集中、无法长途运输,很容易受到气温等因素的制约,价格波动大,基本一年赚、一年赔。 固安是重要的蔬菜产地,距离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车距仅几十分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笔者在当地看到,满地的甘蓝开裂、菜花开花,大白菜等被刨到地里。这里蔬菜卖不出去,更何况其他地方。

种子销量是信号

有人说,蔬菜烂市,是种子销售量大造成的。实际上,蔬菜低价与种子销量、种植面积、产量增加、市场过剩、盲目跟风等很多因素有关, 种子“超卖”意味着该蔬菜面积扩大,过剩可能造成当季蔬菜过剩,进而让价格下行。 比如今年早春马铃薯种薯供不应求,说明马铃薯种植面积太大,烂市在所难免。

当前甜玉米收购价只有几毛钱,也是因为面积扩大太多。原先固安只有几个村街种植,现在几个乡镇的农户全部种植甜玉米,宫村镇郑各庄村、辛村、大杨务等村街甜玉米面积扩大一倍以上。甜玉米种子脱销,甜玉米滞销。

今年早春蔬菜价格最好的要数娃娃菜,收购均价每颗0.60元。由于连续几年娃娃菜低价,让许多菜农望而却步, 种子销量大幅降低,种植面积也大大减少,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西瓜种子原先是宫村镇农资经销商的首选,随着西瓜种植面积减少,当地已经鲜有销售了。不过,虽然宫村镇种子销量少,但西瓜上市时也只有0.30元,为何依然低价?主要是高碑店、涿州、阜城、献县等地种植面积增大。

为何“集体”低价

蔬菜低价年年有,为何今年如此集中?

往年也有蔬菜低价的时候,但过一段时间蔬菜价格会有所波动。今年部分蔬菜一上市价格就不尽如人意。涿州市西茨村菜农李强往年种植近20亩蔬菜,去年马铃薯价格好,于是他今年早春也种了4亩。6月中旬马铃薯上市,市场价格0.70元。他知道今年马铃薯面积较大,一家人紧忙活,天天赶市场,总算卖出去了。一算账,一点儿钱没赚。他还算不错,现在马铃薯只有0.50元,有些还长在地里,因为不够人工收获成本,菜农都不刨了。

为何马铃薯价格不及去年的一半?笔者认为,这是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的结果。 马铃薯被列为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种植面积一再扩大;马铃薯种植管理简单,各地均可种植;玉米价格低,许多地方调整结构改种马铃薯,加剧了无序扩大;消费、存储和加工没跟上,过剩严重。

从全国来看,近些年蔬菜持续低价,与各地争相发展“菜篮子工程”有很大关联。各种工商资本大量进入,国家补贴各种“蔬菜工程”,直接冲击了蔬菜的市场价格。这些“蔬菜工程”一方面享受国家补贴资金,另一方面与农民争利。

去年玉米取消临时收储,价格大幅下跌。去年玉米价格最低时0.9元,一亩地产玉米500公斤,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播种、刨地等成本,农户几乎都赔钱。为了增加收益,很多调减玉米的农户都去种植瓜菜。大家都过独木桥,结果可想而知。

跟风种植怪圈

近几年农民种植作物,难以走出一个怪圈:今年某种农产品好卖、价高,明年或几年后这个品种轻则难卖、重则烂市。前几年涿州华庄村农户大面积种植大椒或者红椒,收购价最高5元左右,亩产2000多公斤,亩利润在8000元以上。附近东韦陀等村村民一哄而上盲目扩种,导致大椒、红椒价格大跌,最低时只有1元。

不过,跟风种植现象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笔者认为,促进蔬菜种植业健康发展,就要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克服目前信息不畅、混乱、分散、滞后等各种问题。在蔬菜产业链中,菜农是弱势群体,要抱团取暖,还应发展支柱品种、优新品种。

蔬菜供求平衡,天平谁来执掌?

避免菜贱伤农、菜贵伤民,就要打破盈利—扩种—滞销—减产这个恶性循环。蔬菜供求平衡,天平谁来执掌?有两个关键,一是市场价格机制,二是宏观调控管理,政府必须有更多作为。

在滞销发生时,政府可以组织联系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学校及企业食堂等农产品流通单位直接采购蔬菜,并利用媒体扩散消息,获得爱心人士、企业的帮助,优先销售滞销蔬菜,稳定蔬菜市场行情,避免菜价暴涨暴跌。

而更重要的是,政府应“防控”,而不是“补救”。一方面,要着力减少从菜地到餐桌之间的环节,降低成本,监督流通企业公平交易,严禁其蓄意压低蔬菜收购价,防止他们囤货居奇,损害菜农和消费者的利益。而掌握蔬菜市场行情,及时向各地发布准确的蔬菜市场信息,引导菜农种植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在当前更为重要。

调控政策要着眼长效措施。以这次河南蒜薹事件为例,出现卖难后,地方政府才出面帮忙卖菜。但如果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此类问题就可减少。例如,做好数据统计,在农民播种季节,及时、准确发布相关信息;提前联系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引导农民打造品牌、种植特色蔬菜水果,提高农产品质量;建立食品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保障收购价格等。

调控政策的制定,需要农产品相关数据联动,真正建立起高效的农业大数据,通过国内外与农业相关的数据或技术,结合农业生产特点,指导农事生产、辅助农业生产和种植决策,进行全过程透明化管理等,以达到规避风险、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实际上,国内多地已经开始探索。山东开展蔬菜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寿光蔬菜数据库可显示全国对寿光某种蔬菜的需求量,如果临近峰值,菜农便可改种其他品种。河南商水县农业大数据囊括了商水县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根据近几年的农业环境与资源大数据、农业生产大数据、农业市场和农业管理大数据,再结合商水县的具体实际,为农民的生产及种植提供决策方向,通过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实现农业订单的100%履约率。

对于菜农而言,应学习了解市场规律,多样化种植。应摆脱以往埋头苦干、跟风种植的短板,多观察市场、认清行情。同时,要发展特色种植,用高品质蔬菜赢得市场。除此之外,种植户还可以“打时间差”保证收购价格。例如,蒜农在一部分耕地上建小型工棚,每亩成本在千元左右,蒜薹和大蒜能够早成熟20天以上,出售时价格就有了优势。


分享
1
上一篇:早春蔬菜如何预防“倒春寒”?小妙招学起来! 下一篇:卖农药再不懂这些,吃亏了可没人帮你!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