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杂交晚稻要防早穗

发布时间:2024-11-28 20:30:2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51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杂交晚稻早穗现象是在非正常生长条件下提早抽穗、抽穗分散并大幅减产的一种现象,发生早穗的晚稻一般在移栽后10~15天抽穗。早穗苗分蘖晚且参差不齐,分蘖与主茎发育进度差异大,田间表现为见穗早、齐穗迟、抽穗期长。产生早穗的稻株,也明显较正常稻株矮小、叶色淡、分蘖少、穗子小,空秕粒增多,甚至有些稻穗不能全部抽出剑叶鞘,造成晚稻严重减产。

引起早穗的原因:一是与气候条件有关。如7、8月份气温偏高,杂交晚稻生育进程加快,使抽穗扬花提前。二是与杂交晚稻组合有关。在长期高温时,感温性强的品种常常会出现早穗,而在短日照的情况下,感光性强的组合也会早穗。三是与栽培技术有关。如播种前提前,插秧期推迟,造成秧龄过长,秧苗拔节老化,移栽后易出现早穗现象。晚稻施肥过迟,田间管理粗放,植株营养生长差,稻株过早进入生殖生长,尤其是栽插过密的晚稻易出现早穗。有的晚稻免耕栽插,田间杂草丛生,肥水条件差,也可能引起早穗。四是与种子质量有关。如果种子纯度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掺杂其中的杂株容易出现早穗现象。

预防早穗的措施:1.选择秧龄弹性较长的晚稻品种。选购时要了解品种特性,使在出现异常天气时适当延长秧龄期不会出现大的影响。2.严格控制秧龄。根据品种特性和秧田播种量严格控制秧龄,做到壮苗适时移栽。如杂交晚稻的晚籼品种,秧田播种量一般为每亩10公斤,其秧龄应控制在35天以内。因茬口特性(如前作不能按期收获的)必须延长秧龄的,应根据秧龄延长多少,适当减少秧田播种量,并结合移密补稀、增施氮肥,保证每一秧苗个体拥有一定的营养面积和足够营养供应,不致因缺光、缺肥抑制生长而出现早穗。一般晚稻迟熟品种秧龄期控制32~35天,中熟品种控制在28~30天,早熟品种控制在25天以内。3.留足晚稻秧田,加强秧田管理。杂交晚稻秧田与大田比例控制在1∶8,秧田播种量每亩控制在10~12公斤,秧田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4.早管促早发。晚稻移栽时要注意适当浅插,切忌深插,以利于分蘖的早生快发。杂交晚稻底肥用氮量一般要求5~8公斤,即每亩施用碳酸氢铵30~50公斤或尿素12.5~15公斤。秧苗返青后要及时追施分蘖肥尿素7.5~10公斤。插苗后一般灌水3~4厘米护苗返青,返青后灌溉浅水促分蘖,早施重施分蘖肥并结合深中耕,促进早发多发分蘖,以减少主穗发生早穗的损失。对已出现早穗的晚稻田,可以适当增施氮肥。晒田采用轻晒或以露田为主,沙性土可不晒田。

(曹立耘)

分享
1
上一篇:秋冬季温室番茄管理技术 下一篇:中晚稻主要病虫害发生预测———受害面积将超10亿亩次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