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全国病虫害测报预警:二代棉铃虫加重发生,防治得提早!

发布时间:2024-11-28 20:34:33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651个字,大约阅读时间5分钟

据全国病虫害测报区域站监测,今年华北、西北和黄淮大部地区一代棉铃虫残虫量偏高,6月份气象条件对棉铃虫发生有利,预计今年二代棉铃虫在各棉区Bt棉田偏轻发生,但北方大部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偏重发生,西北和华北部分区域加重为害态势明显。预计棉田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其他作物田发生面积为3000万亩。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

一、华北、西北和黄淮大部一代棉铃虫基数偏高

各地5月下旬在小麦等寄主作物田调查,一代棉铃虫平均亩残虫量,河北、新疆、山东分别为72.9头、50.5头、48.7头,新疆兵团、安徽、山西分别为18头、12.7头、7.2头,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在5头以下。其中,天津宁河达425头,新疆高昌区为270头,河北辛集、安新、大城、平山、馆陶为80-177头,山东高密、邹平、郓城、定陶为83-163头,虫量高于上年和常年平均值。

二、华北和西北地区成虫盛期早,部分地区见虫卵

今年一代成虫盛发期比常年偏早2-3天,华北等地6月中旬以来成虫量明显上升,河北沧县6月10-11日单日灯诱虫量分别为157头、184头,永年为111头。大部地区田间见卵或幼虫,如河北巨鹿和沧县6月14日调查百株卵量125粒和60粒。宁夏在全区多地见棉铃虫为害小麦、玉米和马铃薯,多为2-3龄,其中灵武暖泉农场3000亩小麦,一般田块每平方米为10多头,重的田块达50头;玉米田虫株率达20%,初步估计有200万亩玉米田见虫;马铃薯田也见为害。

三、Bt棉抗虫效果明显,其他作物有利于棉铃虫发生为害

今年各棉区棉花种植面积继续减少,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新疆部分棉区有较高比率的Bt棉种植,对二代棉铃虫发生起到明显控制作用,田间会表现卵量高而幼虫数量不高、为害不重的现象,抗虫效果稳定。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广泛种植,为棉铃虫繁殖为害提供了适宜的寄主条件,棉铃虫对棉田外作物的危害呈加重趋势。加之棉铃虫对有机磷、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高水平抗性和高龄幼虫的耐药性,防治效果降低,田间为害程度加重。

四、天气条件对各棉区二代棉铃虫发生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6月份,华北、黄淮、西北东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尤其是河北、山东、天津等地高温干旱的天气条件对棉铃虫发生为害极为有利;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对棉铃虫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近几年棉铃虫种群明显上升,二代即进入棉田外其他作物田为害,棉铃虫钻蛀为害生长点的特点,将对玉米、花生、大豆等处于苗期的作物造成严重为害。各地应注意加强各作物田的调查,及时指导卵期和低龄幼虫期开展科学防治,降低为害损失,保护作物生长安全。

防治措施:

一、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

麦田第一代幼虫老熟后,在土表层化蛹。蛹期是棉铃虫的薄弱环节。在小麦收割后成虫羽化前中耕松 土灭茬对降低成虫羽化率效果显著。

二、诱杀防治

1. 种植植物诱集带

棉铃虫羽化的当晚及次日夜间,成虫需要到蜜源植物上取食以保证生殖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棉铃虫具有趋向花期与羽化期相对吻合植物的习性。常用的诱集植物有芹莱、洋葱、胡萝卜等及可诱集棉铃虫产卵的玉米、高粱等作物。

2. 杨树枝把诱蛾

棉铃虫具有趋化性,可利用半枯萎的杨,枫杨等树枝诱捕成虫。利用杨树枝把诱捕棉铃虫对于那些偏远、缺电不宜用灯的地方不失为防治成虫的一个好办法。在第二、三代棉铃虫羽化盛期, 取10~15支两年生杨树枝(长60~70厘米)捆成一束,竖立在田间地头, 高出棉株15~30厘米,每亩设7~10把。 每天日出之前用网袋套住枝把捕捉棉铃虫。 树枝每6~7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较强的诱虫效果。

3. 诱剂诱杀

用性诱剂防治,作用方式有两种。

一是利用性诱剂对雄娥强烈的引诱作用捕杀雄蛾,这种方法称诱捕法。另一途径是利用性信息素挥发的气体弥漫于棉田来迷 惑雄蛾,使它不能正确找到田间雌蛾的位置。这种方法称为干扰交配法或称迷向防治。 雄蛾的死亡或迷向,都会减少雌蛾交配率,抑制下代种群数量。

使用方法:

第二至三代棉铃虫羽化初期将性诱剂用于田间。放置时, 用3根棍子支成三角架,上面放上水盆,穿有诱芯的细铁丝绷紧在盆中央。 盆高于作物3厘米,每3-4亩设1盆十天换1次诱芯,盆中放有足够的水并加入少量的洗衣粉, 以防成虫落水后仍能脱逃。水距诱芯1-2厘米,每天捞出死蛾。连片最小使用面积不少于2万亩。这是因为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如果诱捕区面积较小,外面的雄棉铃虫便会飞进诱捕区,和诱捕区的雌蛾交配,就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应用生物农药

棉花上大量应用的微生物制剂有两种:苏云金杆菌(B.t乳剂)和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制剂。 含8~10亿活孢子的B.t乳剂,每亩200~250克,兑水稀释200倍,在棉铃虫孵化盛期常规喷雾。防治效果77%~95%,且可保护天敌。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制剂:每亩40克,常规喷雾。杀虫效果90%以上,可兼治其他鳞翅目害虫的幼虫。病毒可在害虫间传染,长期有效。


分享
1
上一篇:小米贮藏技术 下一篇:买到假的磷酸二氢钾?其实这四点就能简单认清它!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