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鲜食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11-28 20:51:53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52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香甜可口,人人喜食,深受消费者欢迎。它种植容易,好销售,效益高,比种菜省工,比种瓜赚钱,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选用良种各地要根据自已的种植、加工、利用目的不同,合理选购良种。如白粘旱玉米,株高2~2.5米,青食期80天左右,下茬可复种秋季蔬菜。穗长20厘米左右,粗5厘米左右,籽粒白色,集白、粘、香、甜于一身,品质优良,粘香可口,是优良的早熟白玉米品种。黑珍珠玉米,是早熟鲜食黑玉米品种,青食期80天左右,穗长18~20厘米左右,粗4~6厘米,籽粒黄色,营养丰富,粘度高,香甜满口。此外,适合作鲜食玉米种植的品种,还有黄粘旱玉米、垦粘1号玉米等。

适期分批播种春季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播种过早容易造成烂种。在长江以南地区一般可在3月下旬播种,6月下旬采收鲜穗。采用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栽培措施可提早播种,提早上市。作秋季栽培最迟在7月底播种,10月上中旬采收鲜穗,过晚播种不能正常成熟。为了早上市,可在3月末至4月初育苗,苗期加强管理,培育壮苗移栽。玉米种子一般在田间气温12℃以上时萌发,在12℃以上时进行种子处理,可以提高甜糯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种子处理有甘油、丙酮、种子包衣三种方法。其中甘油、丙酮处理简便易行,效果最好;种子包衣处理种子较繁琐,但能显著提高田间出苗率和幼苗素质,提高甜糯玉米鲜穗产量4%~11%。

合理密植幼苗移栽的鲜食玉米于4月末覆盖地膜定植,定植后及时浇水,以利缓苗。采用直接播种的,在适宜播种期内,穴播的每穴播2~3粒种子,每亩用种量为2公斤左右。春播密度为每亩4000株,夏秋季播种可适当加大密度,每穴留一株。原则上掌握早播宜稀,晚播宜密;低水肥地宜密,高水肥地宜稀。不同品种间种植密度也不同,如苏玉1号最佳种植密度是每亩7000~8000株。

隔离种植鲜食玉米极易与普通玉米串花,串花后其特有的甜、粘、香、嫩等品质下降,食用性变差。因此,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要实行隔离种植。如美玉3号等甜糯型鲜食玉米,也必须与普通甜、糯玉米进行隔离种植,以保证糯性和甜度。隔离方法有时间隔离、空间隔离、屏障隔离等。空间隔离,不同类型玉米地应相隔300~400米;时间隔离,不同类型玉米错开20天以上播种,使两者花期不遇;屏障隔离,利用山岗、树林、房屋等自然屏障,阻挡其他类型玉米花粉传入,减少不同玉米品种相互间的串粉。

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要及时且环环紧扣,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合理肥水。施足基肥,补施苗肥,早施、重施穗肥,以有机肥为主。按控氮、增磷、补钾的原则,确定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氮磷钾比例为10∶4∶5,每亩施有机肥1000~2000公斤、复合肥20~30公斤。基肥和孕穗肥的施氮比例4:6或5∶5。鲜食玉米要注意重施穗肥。一般鲜食玉米要求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化学纯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7公斤和氧化钾5~10公斤。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基施为主。移栽后用稀薄人粪尿浇施活蔸肥,苗肥要早施、勤施。重施攻蒲肥,一般占氮肥总用量的50%以上,根据不同品种特性适时施用。如苏玉糯1号可在见13~14叶时施用为宜。生长期注意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通气。出现旱情时及时灌水,沟灌效果最好。早玉米分蘖能力强,应及时除掉分蘖出来的杈子,以免消耗养分和水分。雨水过多田间积水时,应及时疏通沟渠排水,使玉米不受渍涝。

安全用药为害鲜食玉米的病虫害,主要要蚜虫、玉米螟、金龟子等,前期为害会降低果穗产量,开花后进入果穗为害会影响果穗外观,而且容易感染病害。因此,鲜食玉米的病虫防治必须及时跟上。要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应该掌握施药浓度和方法,严格禁止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如鲜食玉米防病治虫要严禁在“喇叭口”期和穗期用剧毒及残留期长的农药。防治玉米螟可使用BT乳剂、敌敌畏和***等。BT乳剂,每亩用150毫升,加拌干细土15~20公斤,配制成颗粒剂,每株3~4克;也可采用90%晶体***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灌雄穗,每株灌10毫升。

适时采收鲜食玉米要及时采收,太老太嫩都会影响食性。鲜食甜糯玉米的采收期,要看品种特性、种植地区、用途及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根据籽粒含水量、含糖量,结合风味、食味,来确定采收期。一般糯玉米采收适期在吐丝授粉后20~25天,甜玉米采收适期在吐丝授粉后18~20天,采收要抓紧在2~3天内完成。晚播的鲜食玉米嫩穗采收后,用玉米储鲜剂处理,储存10个月鲜嫩如初,夏存冬卖效益倍增。农户可用缸存水储,储存3~4个月色味不变,鲜嫩如初,淡季上市收入高。

(马吉中)

分享
1
上一篇:麦套棉早熟丰产技术 下一篇:新技术栽培青梗菜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