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转基因产业化:谨慎再谨慎?

发布时间:2024-11-28 22:14:3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357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9分钟

□本报记者索荣

编者按

中国农作物转基因商业化只迈出了第一步,并走过19年。可以说,生物技术在中国农业领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201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再创新高,中国转基因棉花面积从2015年的350万公顷下降到280万公顷。

今年两会期间,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提出:“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科技前沿技术。在农业节本增效、资源高效利用、抗虫抗旱、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

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将是大势所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转基因生物种业已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发展格局。因此,无论从粮食安全、技术制高点还是全球贸易机会等方面来说,顺利实现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是未来现代农业的机遇。

5月4日,一场新闻发布会———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2016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5月5日,一场高层研讨会———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层研讨会;5月9日,一场媒体交流会———曾经的反转人士Mark Lynas谈转基因的真相。三个活动的同一核心议题是,促进生物技术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

“科学证据表明,自然条件下物种间也在发生基因转移,比如嫁接。”在5月5日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层研讨会上,许智宏院士说,转基因在大自然中一直存在,而转基因研究比起自然界发生的,更有针对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中科院院士许智宏,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92年~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9年~200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是当之无愧的权威生物技术科学家。

5月9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联盟访问学者Mark Lynas来到北京,对媒体说:“我通过学习改变了对转基因的看法,同时也认识到最初反对转基因的态度是不科学的。”Mark Lynas,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联盟访问学者,曾经的“反转斗士”。2013年1月,Mark Lynas在牛津农业会议上发表讲话,对自己之前的反转基因行为表示歉意。

全球面积增540万公顷

2016年全球种植1.851亿公顷转基因作物,再创新高,比2015年增加3%,即540万公顷。“不仅如此,2016年防褐变马铃薯和防褐变苹果摆在美国民众的餐桌上。”ISAAA董事会主席Paul Teng在发布会上说。

从生产来看,从转基因规模化应用的1996年~2016年,21年间全球种植面积从170万公顷增加到1.851亿公顷,增加110倍,累计达21亿公顷。从消费来看,21年间共计40个国家/地区(包括39个国家及欧盟28国)的监管机构批准转基因作物用作粮食或饲料。

转基因作物面积保持前五位的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五国面积之和占到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的91%。西班牙、葡萄牙、捷克和斯洛伐克4个欧洲国家种植13.6万公顷转基因玉米,同比增17%。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8个亚太地区国家种植186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

当前转基因大豆占据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的一半。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南非和乌拉圭六国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的应用率都接近或超过90%。转基因棉花应用率超过90%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南非、墨西哥、澳大利亚和缅甸。美国和加拿大转基因油菜的应用率达到或超过90%。

中国转基因棉应用19年

中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要从转基因抗虫棉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棉铃虫连年大爆发,在紧迫形势下引进孟山都抗虫棉,之后抗虫棉实现国产化。当前国内棉花95%左右都是转基因抗虫品种,且几乎完全国产化。

ISAAA数据显示,中国种植转基因棉19年,加上抗病毒木瓜及少量转基因杨树,创造了186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当前中国转基因作物面积位居全球第八,不但与前五位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被巴拉圭和巴基斯坦超越,排名从第六位掉到第八位。近年来中国棉花面积不断降低,从2014年~2016年,转基因棉面积从390万公顷降到370万公顷,再降到280万公顷。

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大幅降低的同时,棉花大量进口,因为我们的棉花成本高、质量低,棉农被进口棉花打败。

再看看大豆市场,据国家海关数据,2016年中国进口大豆8391万吨,较2015年增加2.7%。最新数据表明,2017年1~4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2754万吨,增长18%。来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是,2017年大豆进口量将达9200万吨的创纪录高位。而进口大豆几乎都是转基因大豆。

不同领域发展迥异

中国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以精准医疗为例,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精准医疗被列为推进创新与产业化的新型领域之一。而“精准医学”的概念,是美国医学界2011年首次提出的。4年之后的2015年,中国19位专家组成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决定2030年前国家投入600亿元。据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统计,2015~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中国增速超过20%。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IBM、谷歌、阿里巴巴、百度等巨头纷纷布局。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40余家精准医疗企业获得融资总额超过50亿元。

再来看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200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转基因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用于转基因农业技术研发的支出超过240亿元,计划15年时间完成。《“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加强作物抗虫、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术研究,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而农业部《“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提出,加快制定农业转基因等国家标准。我们在技术和标准上为迎接大规模转基因产品的到来做准备。

中国精准医疗从提出到实施仅有几年时间。国家提出的农作物转基因商业化路线,是由非食用、间接食用到食用,但我们只迈出了转基因棉的第一步,并走了19年。

中国产业化慎之又慎

中国转基因产业化虽然屡屡释放积极信号,但推行面临很大的阻力。

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举办的高层研讨会上,农业部科教司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处副处长张宪法介绍,至今为止,中国允许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抗虫棉和抗病毒木瓜,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安全证书有效但未批准种植,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甜椒、延熟抗病番茄安全证书失效。

之所以强调安全证书,是因为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必须有两个主要程序: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要求,获得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按《种子法》及相关办法要求,通过品种审定。

当前获得安全证书的,只有“华恢1号”“Bt汕优63”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他们是第一批进入商业化种植审批程序的转基因粮食作物,2009年获得安全证书,2014年12月获得续签,有效期至2019年12月。

不过,获得安全证书仅是第一步。2016年新《种子法》出台,根据2016年8月施行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转基因农作物(不含转基因棉花)品种审定办法另行制定”。也就是说,如果转基因品种审定办法不出台,转基因玉米等都无法审定,转基因监管更趋严格。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张春义研究员表示,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抗虫水稻的食品安全试验、环境安全试验全部完成了,也取得了预期结果,产业化条件成熟。不过,“中国是全世界范围内转基因安全评价最苛刻、最严格的国家。举个例子,棉花不是人吃的,即便是转基因棉花安全证书的颁发也比以前困难很多”。

张宪法副处长在报告中说,中国的评价指标要严于

国际标准、多于国际标准。“我们要乐观度看待这件事情。在转基因安全评价问题上,把关再严格都不过分,就是要严之又严,慎之又慎。中国政府对转基因安全委员会的要求是,批准的任何一个证书都要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历史的检验、科学的检验。所以,要坚持慎之又慎的原则来进行安全评价。”

而舆论“反转”的声音,让商业化进程扑朔迷离。

以科学为基础对话

Mark Lynas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联盟的访问学者。他曾与绿色和平等反对生物技术的环保组织联系密切,早年间坚定地反对转基因,在全球范围内宣扬转基因危险的言论,还摧毁过转基因作物试验田。2013年1月,他在牛津农业会议上公开发表演讲,为自己妖魔化转基因作物的行为道歉。他表示,通过学习了解了什么是科学,从而认识到有关转基因的争论大多是无稽之谈。

Mark Lynas在交流会上强调,中国现在的“反转”声音和证据,大部分都是“舶来品”,而“转基因阴谋论”不仅中国有,非洲等国家也在流传。

Mark Lynas介绍,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在其官网发布声明: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我们不应该惧怕、也不应该反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美国商业化收益大

无论是农作物产量还是国际贸易份额,美国优势明显。数据显示,虽然中国是玉米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美国产量居第一。2015年美国玉米产量3.51亿吨,占全球的35.43%;中国产量2.18亿吨,占22.04%。美国大豆、玉米产量和全球贸易量如此之大,与其大豆和玉米转基因商业化有很大关系。

自1996年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领跑者,也是转基因商业化最大的受益国,2016年美国转基因作物面积增加3%。2016年美国730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中,包括玉米3505万公顷、大豆3184万公顷、棉花370万公顷,还有苜蓿123万公顷、油菜62万公顷、甜菜47万公顷、少量抗病毒木瓜和南瓜、防褐变马铃薯2500公顷。美国农业部估算,三种主要转基因作物大豆、玉米、棉花的应用率达到或接近最佳应用率95%。

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4月份世界油籽市场和贸易报告,2015/2016年度全球大豆出口总量13223.9万吨。其中,巴西5438.3万吨、美国5268.8万吨、阿根廷992万吨、巴拉圭531万吨、加拿大425.8万吨,分列前五位。2015/2016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8323万吨,占全球贸易量总量的62.9%。当年中国大豆产量1178.5万吨,进口依赖度高达87.6%。

张春义研究员认为,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做得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公信力高。

新技术新契机

“粮食安全的定义已经转变,不仅要提供足够的食品,更要营养健康,满足对食品多样性的需求。农业科学家要以满足未来农业需求、农作物的改良以营养科学为目标。”许智宏院士的报告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说起。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祯研究员认为,生物技术在农产品风味、营养、品质改良等方面的突出进展,或将为广大消费者接受生物技术带来契机。

ISAAA报告认为,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入第三个十年,转基因作物有了“革命性”发展。第一代转基因作物输入耐除草剂、抗虫和抗病毒等性状;第二代除了应用上述性状,还复合抗旱性状,应对气候变化等;第三代对农产品质量和营养成分进行改良,将满足消费者的偏好和营养。

以满足生产者需求为目标的第一代、第二代转基因作物,极大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为目标的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不仅带来农业发展的契机,还与中国供给侧改革目标一致,中国能否顺势而为抓住机会呢?

分享
1
上一篇:豆角钻心虫的防治 下一篇:西瓜施肥六忌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