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入“排雷期”

发布时间:2024-11-29 00:26:07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409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11分钟

□本报记者胡元珏索荣

编者按

全国两会近日开幕。从2017年1月至今召开的地方两会来看,全国有29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农业供给侧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在当前国内农产品供给侧来看,粮食库存大、成本高,经济作物存在优质农产品产量低和低质农产品过剩的局面,因此,降成本、补短板、调结构成为农产品生产的当务之急。

去库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部的思路是“一保、一减、一增、一稳”———保口粮、保谷物;减非优势区玉米;恢复增加优质食用大豆;稳定棉油糖自给水平。

降成本:农业生产成本高,国内外价格倒挂,有很多影响因素,小规模农户仍占绝对主导地位,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刚刚起步,劳动力、土地成本提高格外值得注意。

补短板: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小麦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仅为35.2%和36.6%。农业生产的环境代价越来越大,不仅使农产品竞争力不高、农业发展不可持续,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也与安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需求南辕北辙。从源头抓起,包括产地环境治理,到农资投入品监管,再到流通环节,把农产品需求信号反馈到生产环节,正是供给侧改革题中之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7年是供给侧改革深化之年。应该说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了一个充满问题的区域,一个个现实问题如战场上无人区密布的地雷,粮价低迷种什么、经济作物价格过山车、耕地保护与修复、互联网+农业、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对这些问题解决不当,可能引发农业生产危机。业内专家提出:当前的供给侧改革,如同“探雷”和“排雷”。全国两会今日召开,我们期待参会代表和委员,就这些关乎现代农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粮价低迷种什么

建议:大豆玉米轮作改善收储抓优质产品

玉米取消临储,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新机制。2016年,在新政策影响下,玉米收购价大幅降低,进口量大幅减少,引导作用显现。不过,种玉米不挣钱甚至亏损,不种玉米种什么?

今年黑龙江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玉米增值收益主要突出产业链,特别要把握玉米价格改变与国际市场倒挂的有利时机,狠抓玉米深加工和畜牧业发展,同时通过扩大鲜食品种市场覆盖提升价值链;实现水稻增值收益主要突出价值链,通过质量提升、品牌营销获得更多增值收入;实现大豆增值收益要产业链、价值链并重,通过非转基因、高蛋白食用型大豆营销与精深加工结合获得更多增值收入。面向市场调整种植结构,蔬菜、瓜果、鲜食玉米、马铃薯等特色作物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

黑龙江人大代表、密山市黑台镇塔头村村支部书记林秀芳说,由于玉米临储制度实行多年,农民自主入市售粮能力有限,铁路运力不足、公路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粮食就地转化能力薄弱。林秀芳建议,国家加大补贴资金投入,支持农民建设简易粮仓,减少“地趴粮”,增加农民收入。

黑龙江人大代表邹淑琴建议,调整种植结构,玉米和大豆穿插种。此外,政府要在种子上做文章,引进先进品种,从根本上改良农作物结构。

河套优质小麦是中国唯一可与美国、加拿大优质小麦相提并论的高筋硬质麦,但被越来越多河套农民抛弃。内蒙古政协委员徐岫联建议,采取措施提高河套优质小麦种植面积。重视和解决农民种小麦浇水难、水费高的问题;取消按种植面积补贴的模式,对小麦良种、农资、技术进行定向补贴,如实兑现,调动农民积极性;抓好河套小麦品种的提纯优化,推广应用优质小麦品种;改变落后的小麦种植方式,提高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经济作物价格过山车

建议:建全国范围大数据平台

2016年“蒜你狠”再次来袭,而“姜你军”“豆你玩”等热词均源于农产品的过山车行情。

什么是农业大数据?用最简单的话来说,一切与农业相关的数据,包括上游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种植过程的数据,下游的农产品加工、市场经营、物流、农业金融等数据,都属于农业大数据的范畴。从长远来看,通过整合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是必然趋势。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确定了大数据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民进广东省委提交的一份提案指出,广东省农业“一图、一库、一网、一平台”的综合信息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但还是存在数据采集不权威问题,难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各个工作平台各自为政,难以做到信息共享。因此建议,建设广东省农业一张图大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卫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壤资源、耕地资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畜牧等数据,搭建全省的农业大数据中心,并构建农业日常管理与宏观决策支持等业务数字管理系统。该平台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全省有公信力的专业农业大数据网站,根据实时、准确的公开涉农大数据进行估产,指导农民进行科学、合理种养。

“我们现在做农产品太过分散,种多少水稻,种多少玉米,养多少鱼,养多少猪,都没有具体的规划,经常会看到一会儿多了一会儿少了,最常看到的就是猪肉的价格忽高忽低。”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2016年就建议,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依托农业大数据提供服务与信息支持,建立数据采集、共享、分析和使用机制,通过政府重视、行业龙头的参与,让农业、农民、农村尽快享受到“互联网+”的福利,让农业生产更具计划性。

耕地保护与修复

建议:完善保护制度提高水肥利用率

根据《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扣除生态退耕、退地减水等规划期间可减少的耕地,以及东北、西北难以稳定利用的耕地,全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在18.65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在15.46亿亩以上,建设占用耕地在2000万亩左右。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标准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到2020年将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山东省人大代表高义武表示,当前耕地质量退化严重,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黑土区有机质正在下降,南方及东部地区土壤酸化加重,华北、东北耕层变浅趋势明显,西北及沿黄灌区次生盐渍化问题比较突出,土地污染问题存在。他建议,因地制宜,以土壤改良与调理、作物营养与施肥、土壤修复为主要方向,以改良土壤障碍因子、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防止土壤退化与污染为主要技术途径,采取改良、提质、增效、修复等综合技术,恢复和提升作物生产能力,消除土壤污染。同时,结合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化肥深施等减施增效方法的应用,推动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或土壤修复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建立轻简、高效、操作性强的综合技术模式,化解化肥过量施用问题。

湖南任浩波委员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未污染耕地保护体系和经济长效激励机制,抓紧出台《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将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由部门行为提升到政府行为。二是继续加大对未污染耕地保护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三是加强未污染耕地环境管理,防范新增污染。四是打造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对耕地实现快速和准确的动态监测。五是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尝试构建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机制。

内蒙古兰云峰委员建议:一要摸清底数,制定耕地保护和污染耕地治理改造及合理使用方案。二要研发污染耕地综合防控和治理技术。三要大力推进“降肥减药,水肥一体化”国家现代农业战略。四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农作物轮作倒茬制度。五要严格防控工业三废排放及畜禽养殖场所粪尿污水污染。六要杜绝种子携带病毒及有害菌造成土传病害污染耕地。七要选育高抗病品种,为轻度污染耕地提供农作物品种。

互联网+农业

建议:深度融合搭建平台

在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吃得更好、更安全的时代,农业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形成更有效率、更高效益、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而“互联网+”能把好产品和市场需求及时对接。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对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今年的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开发力度,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新型营销方式,支持农产品展示推介和境外促销。强化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创新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和示范基地。

江苏崔俊良委员建议,推进供给侧创新,抓紧搭建巩固提升优势的四大平台。一是搭建高端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这是江苏省错位北京、浙江等地,最有优势的农业电商平台。在市场设计上,应接续优势、科学分类、加快转型,积极对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以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抓手,推动“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村一品”等农产品网上营销,引领江苏农产品向高端发展。二是搭建农业技术、农资采购服务推广平台。按照政府适度补贴、市场化运营、按需服务、定点指导的方式,依托互联网,创新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实行个性化定制服务,实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定点指导、评估付薪。通过集中购买农资,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三是搭建农产品大数据采集分析服务平台。通过组织架构和现代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精准掌握农业种养和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农民按需生产,逐步破解反复出现的“谷贱伤农”难题。四是搭建面向国际的农机及技术展销平台。

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建议:产业为依托“公司+家庭农场”

规模化、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中国传统的小农生产正在通过土地流转等向规模化生产过渡。《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以产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落实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政策。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拓市场。

云南周国珍委员建议,通过理顺合作社的管理体制机制,整合职能部门力量和资源,加快合作社发展和规范化建设;选择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开拓前景较好、内部管理较规范的农民合作社进行试点,赋予其带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职责,在政策、资金、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打造一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品牌示范合作社。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好表示,“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业经营效益,技术进步是关键因素。推进农业现代化还需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农户的主体作用,新希望在多年的发展中实践出了“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企业与农户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当前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技术要求尤为迫切,他们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湖北代表刘若峥建议,提高务农技术含量,先从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入手。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上去了,现代农业发展才有方向、才有活力,所以,国家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

湖北政协委员陈邦利也建议,培训提高农民的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意识。

分享
1
上一篇:2024年秋冬季大白菜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下一篇:烧根烧苗!土壤酸化盐害!未腐熟农家肥是元凶……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