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良种良田配套打好棉花高产基础

发布时间:2024-11-29 02:05:53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18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2016年的气候条件对于棉花特别是南方棉区的棉花生产极为不利,其特点是冷暖变化幅度特别大,渍旱时间特别长,棉花生产受到损失而减产。但是在减产趋势中,也涌现了一批高产棉田。据我们在鄂、湘、皖、赣等省的集中产棉乡镇调查,选用的同为国审华杂棉H318等棉花品种,有的高产棉田籽棉单产仍达300公斤以上,有的还突破了350公斤,而有的棉田单产籽棉只有200~250公斤,还有的甚至更低。

同样的棉花品种,除了气候因素和种植水平的差异外,产量的差距还有哪些原因呢?

从多点棉花生产现状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这与农户所选棉田以及对棉田环境的改造关系极大。就是同一农户的相同田块,也会由于栽培管理失调,使原来的良田变劣,原来的高产田块变成中产甚至低产了。良田是棉花良种高产的基础,如果单一的只抓棉花种植技术而忽视良田,仅靠更换棉花品种想获得高产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棉田选择上,有的棉田是沙壤土,有的是黏壤土,有的是红壤土,有的是沙土。有的棉田地处平原,有的在丘陵,有的在岗地,有的在滨湖。有的土壤肥沃,供肥能力较强,有的土层瘠薄,保肥保水能力较差。有的棉田排水条件较好,有的棉田容易受旱或者受渍。有的农户自行改善棉田排灌条件,有的不断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使棉花能够高产稳产,而有的农户,放弃对棉田的改造,使棉田环境日益恶化,势必导致棉花减产。

在棉田质地、性状变化上,良田变为劣田时有发生,比如,有些棉田曾经获得过高产,但是,由于后来对棉田基本设施管理不当,常使棉花产量不高、不稳甚至递减,特别是有些在薄田岗地种了几十年的老棉田,哪怕更换再好的棉花品种,效果也并不明显。这是因为,有的棉田连年施用化肥而不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有害盐类物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有的棉田既长期连作,又长期施用单质化学肥料,常使棉花出现缺素症而引发生理性病害,如缺钾就会导致凋枯病。有的棉田因为多种原因已被枯萎病、黄萎病入侵,由于没有进行轮作换茬,病害逐年加重。这些因素,都是造成良田不良制约棉花高产的原因。

可见,良田在与棉花良种良法配套上至关重要,是缺一不可的。那么,怎样使棉田保持稳定的良好性状呢?总结各地多年的经验,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精心改造棉田。对于棉田的选择,一要土层深厚,保水蓄水性能好;二要有机质含量高,蕴藏着供肥能力;三要能够排水灌水,不要选用望天收或者容易受渍的田块种植棉花,对于地下水位过高的棉田,一定要开好深沟大渠,做到“四沟”配套,这样才能使棉田建立在高产稳产基础之上。

其次,要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一是要在棉田前茬作物中轮换种植蚕豆、豌豆等豆科作绿肥;二是每年增施农户积造的有机肥;三是要施各类高含量的多元复合肥,不要只施单质化肥或者只施用氮肥、磷肥,同时要配施硼、锌等微量元素。

第三,要预防两萎病害。所谓两萎,就是棉花的枯萎、黄萎病,它是制约棉花高产的障碍之一。为此,一要实行轮作换茬,特别是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地防治“两萎病”,同时缓解缺素症。需要强调的是,水旱轮作周期应以3年以上为好;二要增施生物有机复合肥或高能有机肥,一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二可用有益微生物的分泌物抑制或者减轻两萎病害;三要增施钾肥,能增强棉花的生命活力,显著减轻两萎病危害。 (余宏章)

分享
1
上一篇:2024年东北地区大豆春播技术指导意见 下一篇:理想农业挂牌齐鲁股权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