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经济作物用药问答

发布时间:2024-12-01 15:34:33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19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的农资经销商姚崇和通过手机短信(1398****782)问:现在蔬菜生产面临地下害虫(包括蚂蚁,根结线虫)的严重危害,为保蔬菜品质安全及环保,相当农药已限用禁用,请问有何优良药既解决问题,又不与上述发生冲突?

赵占周答:近几年各种地下害虫都有为害加重的趋势,包括金针虫、蛴螬、线虫等。但是,在防治上阿维菌素、辛硫磷、毒死蜱到噻唑膦等低中高价位的药剂都不太理想,导致出现神农丹、克百威、甲拌磷等高毒农药滥用的现象。即便是这样,单从防效上看也不稳定。虽然生产中已经有淡紫拟青霉、辣根素等生物制剂,其防效并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还去寻找效果更好的药剂,是不太现实的。

常言道治病先治根,土壤管理和施肥不合理是造成这些地下害虫为害加重最主要的原因。重茬种植,导致土壤营养比例失衡,不合理施肥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失衡状态,尤其是未腐熟农家肥和化肥的过量使用,使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害物质,以至于有益微生物菌群数量大幅下降,有害生物种群迅速上升,地下害虫、线虫和土传病原菌成为作物最常发也最难控制的障碍。

在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控中,人们又犯了一系列的错误。首先,只注重药剂防治,忽视从土壤管理和施肥上的改善。一味的寻找特效药剂,但是,特效药剂也要有度、适宜的使用。药剂滥用导致抗药性快速产生,药效下降,走进寻找新型特效药的死胡同。

其次,不注意用药时机,不提前用药,等到发现有作物发病时才用药。届时,只能加大药剂用量,但药效往往不理想。

甘肃省定西市的农资经销商蒋先生(152****2940)12月1日通过短信问:马铃薯束顶出现卷叶现象,请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广西玉林市三山园艺场生产技术科黄家南答:冬季种植的马铃薯,很容易出现束顶卷叶现象,生长点萎缩,叶片卷曲,不长新叶,越长越小,并逐渐枯萎死亡,那是马铃薯受茶黄螨、红蜘蛛、蚜虫、白粉虱、黄条跳甲和病毒病为害所致。当马铃薯的植株出现束顶卷叶现象后,要及时杀灭这些害虫和防治病毒病,才能使其恢复正常生长。具体防治方式如下:

当冬季种植的马薯萌芽展叶后,如果发现生长点和嫩叶上有害虫吸附为害,出现生长点萎缩、嫩叶卷曲的现象,没有新叶抽出时,就要叶面喷洒2~3次1000倍0.5%二甲基二硫醚、1000倍0.5%菇类蛋白多糖混合液,或1500倍3.2%阿维菌素、800倍50%氯溴异氰尿酸混合液,或1500倍48%毒死蜱、800倍1.8%辛菌胺乙酸盐混合液进行防治,每10~15天喷洒一次,均匀喷湿所有的茎叶,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如果能在药液中加0.1%硫酸钾、1000倍天然芸苔素、1500倍氯吡脲混合液同喷,效果更佳,既能强化杀虫治病的功效,提高防治效果,又能加快患病茎叶恢复正常生长,早萌新芽,早抽新叶,还能增强抗病抗虫能力,减轻病虫为害。

北京市植保技术专家海浪(QQ: 179***300)12月3日通过中国农药经销商交流群(QQ:376211840)问:梨石痘病具体应该如何防治?

黄家南答:梨石痘病又称梨石果病毒病,是病毒性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和枝条,谢花后出现幼果时,幼果开始发病,首先是幼果表面出现淡绿色病斑,病部发育受阻,使果实表皮出现轻微凹凸,像小石粒状,果肉内有石细胞,严重时果实畸形,不能食用。梨树感染梨石痘病后,树皮开裂,枝条枯死,树势衰退。

梨石痘病通过嫁接传染,通过梨木虱传播,梨树缺锌容易发病。在防治上要注意培养和种植无病毒苗木,在梨树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防治梨木虱。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锌肥,促壮树势,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

在梨树开花前、谢花后幼果出现、幼果

迅速膨大和果实开始成熟时,必须各叶面喷洒一次0.1%硫酸锌、1000倍20%噻虫嗪、600倍0.5%菇类蛋白多糖混合液,或800倍活性锌、1000倍0.5%苯氧威、800倍50%氯溴异氰脲酸混合液,或1000倍流体锌、1000倍48%毒死蜱、800倍1.8%辛菌胺乙酸盐混合液,均匀喷洒树冠内外所有的枝叶和果实,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以消灭传播病毒的梨木虱和抑制、削弱病毒的活性,就能保护果实和枝条,减轻果实和枝条发病,提高果实品质。

江西省南昌市的唐姓农资经销商(186****329)11月28日通过手机短信问:今年保护地茄子早疫病发生严重,请问应该如何防治?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王迪轩答:早疫病是茄子的一种重要病害,保护地栽培发病率高,特别是苗期受害尤为严重。可侵染叶、茎和果实。高温(28~30℃)、偏潮湿(70%以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但茄子在生育旺期几乎不发生该病,而到了中后期肥料不足,生长渐衰弱时常发生。

嫩叶发病,一般先从叶尖部先发病,病斑呈褐色,有霉层。成叶发病,叶面上先出现褪绿斑,后变为灰褐色,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具同心轮纹,直径2~10毫米,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微细的灰黑色霉状物。叶片上病斑后期中部脆裂,严重时病叶早期脱落。茎、果梗和果实发病可产生类似症状,病果易腐烂。

具体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与豆科,十字花科等实

行3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或55℃温水浸种15分钟,放入冷水中冷却,再催芽播种。

②育苗时,对土壤进行深翻,对温室或大棚的土地、空间、骨架用1%~2%甲醛进行消毒。

③合理密植,整枝打杈,早打老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掉。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风和透气性,进行配方施肥。保护地栽培要控制好温湿度,加强通风,避免空气湿度过高,采取地膜覆盖栽培。

④化学防治。苗期用药要早,发病初期,可选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0%二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300~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7~10天一次,连防2~3次,注意药剂要交替使用。

山东省栖霞市农资经销商王先生(156***9710)通过手机短信问:近两年来,草莓白粉病发生比较普遍,对草莓产量造成重大影响,用过多种药都没防治下来,请问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屏边县农技推广中心刘忠中答:草

莓白粉病的发病最适温度在20℃左右,湿度80%以上,从11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是主要发生时期。可危害草莓的叶片、叶柄、花柄及果实,叶片染病,发病不稳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后期变成红褐色病斑,早期受害的幼果停止发育,后期受害的果面密布一层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在发病初期,可将病叶剪除烧毁并深埋,喷0.3度石硫合剂。果实采收后喷800倍液50%退菌特或1000倍液50%托布津。同时,冬季要注意清洁果园,集中烧毁并深埋。

分享
1
上一篇:甜瓜化瓜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明春小麦条锈可能重发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