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北京小麦病虫草害中等发生

发布时间:2024-12-06 12:07:14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20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本报讯近日,北京市植保总站预计北京市小麦病虫草害总体为中等发生,麦蚜偏重发生,小麦吸浆虫、杂草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60万亩次,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如防治技术落实不到位将会对夏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所以需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立足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突出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关键时期,强化责任,细化措施,进一步推广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治技术,实现夏粮稳定增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冬小麦病虫草害正处于越冬休眠期,各区县要针对今年小麦苗情和病虫草情的实际,结合天气变化,加强分类指导,实行科学防控。

又讯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控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要加强春季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重点做好小麦的除草、防病和防倒工作。各区县要根据小麦长势和麦田病虫草调查实况,确定施药时间、防治药剂和用量。药剂配方可选用:亩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1克+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72%2,4-滴丁酯乳油50毫升+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对小麦长势过旺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在上述配方中加入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

其次要做好小麦吸浆虫防治。各区县

要做好虫情监测,对虫口密度高的地块,采取吸浆虫蛹期和成虫期两次防治,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蛹期撒毒土防治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小麦抽穗期(50%抽穗时)成虫防治,特别是抓住重发生区域和重点地块的防治,降低成虫产卵几率,减轻幼虫为害。

最后,要切实做好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推广。小麦中后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发生盛期,做好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对确保小麦丰收至关重要。在小麦灌浆期,推广“一喷三防”技术,防治小麦吸浆虫、蚜虫,防治白粉病、锈病,叶面施肥防植株早衰。该技术可通过一次施药达到治虫、治病、防止早衰、增加小麦千粒重等多重目的,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实用技术,要作为小麦中后期管理的一项关键技术重点推广。各区县要根据小麦生长和病虫调查实况,组织开展此项工作,力争实现此项技术麦田全覆盖。药剂配方为: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99%磷酸二氢钾4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为全面完成2013年的小麦病虫草害防控任务,市植保站将成立专家技术指导服务组,在3~6月期间对小麦生产区县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分析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各区县植保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病虫草调查,有针对性指导农民进行科学防治,尤其要做好小麦春季病虫草害防治和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的指导服务。各区县要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农民田间学校、全科农技员培训等平台,向农民传授病虫防治技术和科学用药知识,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网络和信息简报、技术明白纸等媒体和方式发布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及时解答农民生产中实际问题。

结合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控制农药面源污染项目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在探索生防产品补贴模式基础上,要尽快将生防补贴产品发放到示范区农户手中,保证补贴产品落实到地块。扩大综合防治示范展示规模,重点抓好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设12个千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示范点。通过示范,进一步集成优化防治技术,展示防治效果,加大防治技术推广力度和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 (张金良岳瑾董杰)

分享
1
上一篇:果蔗花生水稻轮作咋施肥? 下一篇:谨防保护地油麦菜霜霉病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