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禾谷类病害需攻关

发布时间:2024-12-09 08:55:1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77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本报讯(实习记者江华)8月29日,以“病害风险和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国际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大会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家对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开发出了例如药剂拌种、统防统治等科学的防治方法,但尚有一些病害流行的机制机理亟待探索,企业要开发更多有效的农药产品,产学研结合继续打好这两类病害的攻坚战。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指出,禾谷类作物是世界和中国百姓主要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源,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栽培制度的变革及病原菌变异,全世界都面临禾谷类锈病带来的严峻挑战,如小麦秆锈病新小种——Ug99现已快速传播至东非、西亚,威胁到了全球和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对其加以控制。

中国政府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农业部种植司司长叶贞琴说,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在我国广泛发生,为加强研究和治理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成立集科研、教学、生产于一体的协作组织,成绩斐然。特别是系统地揭示了中国禾谷类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方针:越夏易变区、持续控制冬季繁殖区、全面预防春季流行区的分区治理策略。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石燕泉副司长表示,我国对小麦锈病和白粉病领域的研究、防控以及对植物病理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科技部、973、863、科技司计划、国际区域合作计划等多方支持,为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会围绕病害流行和预测、病菌群体遗传与多样性、病菌基因组学以及寄主-病原物互作的分子生物学、寄主抗病性及其遗传育种、病害综合治理策略与技术等5个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7名国际顶级专家作了学术报告,58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报告了在禾谷类作物锈病和白粉病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

新闻链接

中国是世界上小麦条锈病发生范围最大、危害损失较重的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小麦条锈病年均发生面积6000万亩左右,投入防治费用1.5亿~3亿元,防治后年均减产10亿公斤以上。小麦白粉病是中国小麦的第二大病害,目前每年发生面积1亿亩左右,造成的产量损失3亿公斤以上。

分享
1
上一篇:提高西瓜品质的方法 下一篇:你问我答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