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如何防治稻曲病?

发布时间:2024-12-09 11:13:4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61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稻曲病是一种由稻麦角菌引起的真菌病害。这种病害只发生在谷粒上,每穗一至几粒。病害首先出现在内外颖接缝处,呈淡黄绿色块状物,逐渐膨大,长成扁球形的稻曲,比稻粒大几倍,颜色由黄变绿,因此这种病害也俗称“绿黑穗病”。稻曲后期散露出墨绿色带粘性的厚垣孢子,有些稻曲还能形成菌核。稻曲病以厚垣孢子和菌核在稻田、田埂或稻粒上过冬并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土壤和种子带菌也就成为病害流行的重要环节。另外有报道,早稻上形成的病菌也能够随风雨传播到生育期稍晚的迟熟水稻上。
稻曲病是个老病害,在全国不同稻区都可能发生,近些年又有上升趋势。这与品种抗病性,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多阴雨、寡日照等气候条件以及一些地区田间菌量不断积累有密切关系,过量施氮肥,特别是后期使用过多,造成稻株疯长,抽穗期延长也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稻曲病对水稻生产的危害是明显的。一些地区称稻曲病为“丰收病”,这是错误的。据观察,每穗增加一粒稻曲,整穗的空瘪率增加2%~5%,千粒重下降2%~3%,减产8.7%~45.7%。
防治稻曲病首先要种植抗、耐病品种;其次是科学管理水稻,避免贪青晚熟和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摘除早期发现的病粒,可以减少养分损失;三是药剂防治,可在水稻破口前7天每亩用30%爱苗乳油(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混剂)15~20毫升,兑水40公斤喷洒,也可以使用氟环唑、丙环唑、井冈霉素单剂及其混剂。重病区要在水稻破口率达到50%时再喷一次。这些药剂可以兼治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瘟病、鞘腐病、紫秆病等多种病害。可杀得(氢氧化铜)等铜制剂对稻曲病有效,但只能在破口前使用,以免发生药害。种子消毒可用500倍稀释的强氯精或2%的福尔马林液浸种。(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肖悦岩)

分享
1
上一篇:输液滴干控荔枝冬梢 下一篇:玉米根茬还田注意事项有哪些?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