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如何防治玉米褐斑病?

发布时间:2024-12-10 18:20:3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53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为害玉米较重的一种病害,多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开始发生,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严重时叶片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杆,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为白色至黄色小斑,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遇风易倒折。

发生规律。玉米褐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属鞭毛菌亚门。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借风雨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的嫩组织。玉米生长中后期阴雨天气多,特别是在高湿高温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低洼地、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实行3年以上轮作;玉米生长期合理施肥、浇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性;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及时深翻,减少越冬菌源。如选用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用20%粉锈宁乳油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液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喷2~3次;若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则效果更好。喷药时,要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和叶鞘。 (王玉堂)

分享
1
上一篇:农博士试验田见证根力多的神奇 下一篇:有奖征文启事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