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鳡鱼夏花鱼种培育技术试验

发布时间:2024-12-21 19:22:23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7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为了探索鳡鱼的夏花鱼种培育技术,解决制约鳡鱼大面积推广养殖的“瓶颈”——苗种问题,我们于2004-2006年开始了鳡鱼的人工繁殖及夏花鱼种的培育试验,现将2006年度鳡鱼夏花鱼种培育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试验条件和方法

1.1苗种来源:从丹江口水库捕起后网箱养殖的野生鳡鱼亲鱼,经3-4个月专箱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催产、授精、孵化而获得的鱼苗。

1.2  池塘条件:培育池两只,面积均为2000m2,水深1.5m,淤泥15em左右,池塘注排水方便,每池各配备一台增氧机。

1.3  清塘消毒:在鱼苗放养前15天,每亩用生石灰150-200kg,进行干法清塘,杀灭塘内的敌害生物和病原体。

1.4基础饵料的培育:在鱼苗放养前5—7天,注入新水0.7m,水源为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无污染的水库水,进水口用6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敌害生物进入池内,以大草做基肥,每亩网箱施大草100-150kg在池塘四角堆放培肥水质,保证鱼下塘后有足够的天然饵料。

1.5  鱼苗的放养:于6月22日上午10时将鳡鱼鱼苗从孵化池内带水转入培育池塘,放苗时池塘水温25.5~C,孵化池水温24.5~C, 两口池塘共放入75万尾能平游的鳡鱼“水花”,平均放养密度为12.5万尾/亩。

1.6  水质的管理:除在鱼苗下塘前施基肥外,在鱼苗下塘后视水质肥瘦,每隔2—3天施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大草100kg或鸡粪30-50kg,使池水保持肥效适中,透明度30—40cm,每3天补水一次20cm,20天后每3天左右换水1/5。

1.7  日常管理:培育期内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观察和记录天气、水质、鱼苗吃食活动及生长情况等。晴天中午开启两小时增氧机,并定期测量溶氧、pH值变化等,根据巡塘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养殖措施。

1.8  拉网锻炼:鱼苗下塘20天左右,当鱼体长到2.8-3.5cm的规格时,选择晴天对夏花鱼种进行拉网,上箱锻炼。拉网锻炼2—3次(最少要隔天一次),使鱼体逐步适应密集和含氧量较低的水域环境,增强体质和活力,便于计数,销售和运输的操作,提高成活率。

2、试验结果

经过30天的精心培育,共出塘销售鳡鱼夏花鱼种61.8万尾,亩均收获10.3万尾,成活率82.4%,平均规格4.5cm。

3、讨论与小结

3.1  试验结果表明鳡鱼苗种(5cmDJ,前)食性是以轮虫和浮游动物为主食,特别是从下塘到下塘后20天内尤为明显。因此,在鱼苗下塘前施足基肥培育好丰富的浮游生物是鳡鱼夏花鱼种培育成败的关键。

3.2  试验中发现鳡鱼苗的放养密度比常规鱼类的放养密度小。试验中实际的放养密度在10万—15万尾之间,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认为10万-15万尾的放养密度对鳡鱼夏花鱼种的培育是适宜的。

3.3鳡鱼苗种培育对溶氧和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培育池的水质应鲜嫩、清爽。特别是培育后期,适时冲水、增氧和适量换水对稳定培育池水质和提高鱼种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
1
上一篇:秋末冬初香菇出菇期巧管理 下一篇:家庭饲养热带鱼常见病之充血病防治技术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