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蜈蚣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4-12-23 14:26:5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37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
药用蜈蚣加工:
药用蜈蚣为干燥全体。捉后用沸水烫死,再用两头削尖的细竹签,插入头、尾两部,借助竹片弹力,使其伸直,置于阳光下晒干。加工炮制后的蜈蚣呈扁平长条形,长约14-16厘米,宽约0.6-1.0厘米,全体22节,最后一节小,称尾;头部红褐色,有触觉和毒钩各1对;背部黑棕色有光泽,并有两条突起的棱线;腹部黄棕色,瘪缩;每节有足1对,黄红色,向后弯曲,最后一节如刺。称有腥气,并有特殊的刺鼻臭气,味辛而微咸。
在蜈蚣体内含有两种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此外,尚含有酪氨酸、亮氨酸、蚁酸、脂肪油、胆固醇等。
药用蜈蚣具有熄风解痉、消肿解毒的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抽搐、口眼歪斜、淋巴结结核、肿毒疮疡等,近年来发现蜈蚣有治疗肿瘤的作用。
蜈蚣的饲养管理:
1、控制饲养
控制饲养蜈蚣,可用饲养池、饲养缸、饲养罐等各种形式,但都应防逃。饲养池壁可用玻璃或塑料布,也可在周围修建水沟等防止蜈蚣逃跑。
在蜈蚣人工养殖时,保证蜈蚣繁殖幼体成活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蜈蚣产卵、孵化、育幼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所以适时加强管理,予以保护,对保证繁殖量和蜈蚣孵化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2、怀卵雌体的隔离。
蜈蚣产卵、孵化要求有安静的环境,若有惊扰,常发生雌体吃掉卵粒,甚至吃掉幼体的现象。据观察,在同一个饲养池内,雌体产卵时间很不一致,未产卵的雌体及雄体娱蚣的活动常干扰、破坏产卵和孵化的正常进行,有的还有抢食卵粒的现象。因此,雌体产卵前,应分缸进行饲养,或在大饲养池内用玻璃片、无底玻璃杯或罐头盒、瓦片等进行隔离。
3、产前加强喂食,增加营养。
蜈蚣孵化时间不进食,不喝水,靠消耗本身的营养维持活动。产卵前,雌体有大量进食积蓄营养的习性,此时应增加喂食量,并注意调节食物种类,以促使雌体多进食,增加孵化前的营养。
4、孵化时期的监护。
蜈蚣抱卵育幼期间,对惊扰、震动、强光、强声等均有一定的反映。所以饲育室一定要选择安静、阴暗的场所,室内最好安装红光灯,并用布或竹帘遮挡窗户,以防强兴照射。房内孵化缸应事先安置好,一俟产卵,轻易不要移动。试验人员观察应小心轻动,不要随便移动遮护的玻片(瓦片),也不要用手电筒照射。
孵化期间不需要喂食,但因此时正值盛夏,若孵化巢内湿度过小,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所以孵化缸内应适时加水。加水时,应顺着缸壁慢慢倒入,使孵化巢周围内壁略有潮湿即可。不要将水直接洒在巢内,也不应使巢内湿度过大。
孵化结束后,幼体蜈蚣虽然暂成团群集,但是亦可单独活动和寻食。此时雌体也逐渐离开孵化巢单独活动。因娱蚣有争食物和大吃小的现象,应及时将雌体移出或将幼体分离饲养。
5、个体生长规律。
蜈蚣在人工喂养的条件下,其体长在两年内即可达到药用小条标准(8厘米),两年后即接近大条标准。因此可推断,人工养殖蜈蚣,从捕捉的成体蜈蚣产卵、孵化直至提供药用,需要2-3年的时间。
蜈蚣的产卵、孵化:
蜈蚣为卵生。每年春末夏初,卵巢里的卵粒逐渐发育成熟,一般产卵量在20~60粒,大多40~50粒,个别的10粒以下。产卵季节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在夏至到立秋期间,而以7月上旬、中旬为产卵旺期。产卵前,蜈蚣腹部几乎紧巾地面,自行挖好浅浅的洞穴。产卵时,蜈蚣躯体曲成S形,后面几节步足撑起,尾足上翘,触角向前伸张,接着成串的卵粒就从生殖孔一粒一粒地排出。在不受外界惊扰的情况下,顺利产卵过程约需2~3小时。产完卵后,蜈蚣随即巧妙地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粒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产卵时,若受惊扰,就会停止产卵或将正在孵化的卵粒全部吃掉,这就是所谓蜈蚣的保护性反应。蜈嗡孵化时间长达43~50天。这期间,母蜈蚣一直不离卵或幼体,精心守护着,有时下半身及触角不时地左右摆动和扫动,驱赶近身的小虫,并常用食爪拨弄或吮添着卵团和幼体,据推测,蜈嗡可能是在分泌某种口腺和基节腺的分泌物,防止卵团遭受细菌侵害或其他污物沾染。
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卵的地径约3~3.5米,米黄色,半透明状。卵膜富有弹性,卵团孵化较慢,头5天内无显著变化,只是由米黄色逐步转白;半月后卵粒增长成腰子形,中间痕线裂开,卵粒长至5毫米;20天后,成月牙状,隐约可见细小脚爪,卵粒约7毫米;1个月后,初具幼后形态,体长约1.2厘米,并能在母蜈蚣怀抱内时蠕动;35~40天后,幼体蜈蚣长到1.5厘米,已能上下爬动,但尚不离母体.43~45天后,长到2~2.5厘米,幼虫脱离母体而单独活动,延寿觅食。孵化期内,母体已充分积聚养料,所以不必给食,否则反而造成卵因被食物污染而自食。
蜈蚣从卵孵化,幼体发育、生长,直到成体,均需经过数次蜕皮,每蜕1次皮就明显长大一次。成体蜈蚣一般一年蜕1次皮,个别的两次。成体蜈蚣蜕皮前,背板翅起而无光泽,体色由黑绿转变为淡绿略带焦黄色,步足由红变黄,全身浑粗,行动迟缓,不进食物,视力及触觉能力减退,经拨动不能迅速逃避。
蜕皮时,蜈蚣用头部前端顶着石壁或泥壁,选顶开头板,然后依靠自身的伸缩运动逐节剥蜕,使躯体连同步足由前向后依次进行。蜕到躯体第7-8节时,蜕出触角。最后才蜕离尾足。蜕下的旧皮呈皱缩状,拉直时是一具完整的蜈蚣外壳。成体蜈蚣一般每4-6分钟蜕出一节,全部蜕出约需2小时。蜕皮时也要避免惊动,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饲养的蜈蚣在蜕皮时,更要防止成群的蚂蚁对它趁机攻击,因蜕皮时蜈蚣无反抗能力,新皮鲜嫩,易受蚂蚁叮咬。
蜈蚣生长速度不快,从第一年卵孵化成幼虫到当年冬眠之前才长至3-4厘米,第二年出蛰之前,食物充盛,但也不过长到3.5-6厘米左右,第三年才长到10厘米以上。因此蜈蚣从卵开始到它发育长大为成虫再产卵,需足足3-4年时间。同年生下的蜈蚣,早期产卵与晚期产卵的幼体大小有很大差别。当年生长快慢与食物是否充足、进食时期长短有很大的关系。人工养殖中发现,同一年所生蜈蚣,孤岛自然放养就不如室内人工喂饲长得快。
蜈蚣的生活特性:
1、栖息环境蜈蚣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方要生活在多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虽然有分布,但是数量较少。
蜈蚣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岩石和土地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时,可引起互相厮杀而死亡。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及饮水充足时也可以几十条在一起共居。
2、活动与食性
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小昆虫类。它有能射出毒液的颚爪,甚至可杀死比自已大的动物。也有同种互相残杀中毒而致死的现象。蜈蚣所食的昆虫有蟋蟀、蝗虫、金龟子、蝉、蚱蜢以及各种蝇类、蜂类,甚至可食蜘蛛、蚯蚓、蜗牛以及比其身体大得多的蛙、鼠、雀、蜥蜴及蛇类等。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人工饲养时,有的喂给泥鳅、鲜鱼、青蛙、虾、蟹等,但要求食物新鲜,稍有腐败即不进食。
推荐阅读
-
日本寒葱栽培技术
日本寒葱是山东省菏泽地区特优瓜菜研究所从日本寒葱中选育培育成功的高抗寒在葱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叶短,蜡粉重,葱白长而紧实,早熟,高抗寒,生长速度快等特性,一般立秋前后10日内育苗,10月栽培,春天上市,冬季不需保护。 育苗:育苗的适宜时间为7月20日至8月20日团...
-
大樱桃栽培四大注意事项
先试栽后发展 大樱桃喜温暖,不耐寒,不耐旱,不耐涝,怕大风,适于在年平均气温10℃~15℃的地区栽培。实践证明,年平均气温高于15℃时,大樱桃往往开花多坐果少。引种发展大樱桃,不仅要看当地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无霜期等因素,还要认真分析当地的小气候特点,先试栽,后发团...
-
大棚黄瓜遇低温咋管理
受近期降雪降温的影响,许多棚室内的黄瓜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障碍,调查发现,很多的棚室越冬茬黄瓜出现植株衰弱、生长点变小甚至停滞生长;大瓜条生长速度慢、小瓜化瓜现象严重;叶片失绿,叶片向下翻卷成降落伞状;下部毛细根消失,部分侧根变黄坏死;黄瓜产量低下,商品性大大下降,针对当前的生长状况,笔者认团...
-
温室囤葱可增产
利用温室或阳畦进行囤葱栽培,可获得多倍的产量,而且不需施用任何肥料。因收获的大葱成株和半成株假茎具有贮藏养分、水分、保护分生组织和心叶的功能,在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时就能萌发生长。完全靠假茎贮藏的养分可长出新叶,其增加的产量主要是植株吸收的水分。温室边缘的走道、火道等处一般温度变团...
-
大蒜灰霉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我国 大蒜 的种植面积较广,近年来,有很多农户都表示,大蒜在种植过程中有灰霉病的现象。大蒜灰霉病是 大蒜种植 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对大蒜生长有较大影响。那么大蒜灰霉病的症状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措施?下面就和小编一团...
-
夏季甘蔗怎么进行田间管理?注意这五点!
夏季是 甘蔗 生长的黄金季节,为了有效保证甘蔗的产量和品质,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那么夏天甘蔗怎么进行田间管理?做好哪些管理事项?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重施攻茎肥 夏季是甘蔗伸长期是发大根、开大叶、长大茎需养分最多的时候团...
-
柑橘果面为何会出现伤疤?柑橘果面伤疤预防措施
柑橘果面为何会出现伤疤?造成柑橘果面出现伤疤的因素主要有四点,一是土壤缺硼造成幼果表面产生伤疤,二是化学药剂造成的药害,三是 蓟马 等害虫危害致使幼果表面产生伤疤,四是风吹或人为等因素造成的果面机械擦伤,具体的预防措施,小编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讲解。 团...
-
夏季玉米怎么种?北方夏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今天是五月份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此时我国北方地区麦子等夏熟作物籽粒已经饱满但还未成熟,而北方的夏玉米产区,许多农民朋友已经开始准备夏播玉米的种子了,今天就来说说夏玉米的栽培管理技术。 播种 1 适时播种 夏玉米适播期为6月上中旬。可于小麦收获后当天团...
-
大棚林木栽培技术要点
利用塑料 大棚 培育树苗既可以提高苗木质量,加快苗木生长速度,缩短育苗周期,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苗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育苗地规划 育苗地规划以便于操作管理为原则,内容包括道路,团...
-
几种常见猪腹泻病的防治
猪的腹泻病是危害养猪业的常见疾病,死亡率较高。现将 防治方法 介绍如下。 1.黄痢 由大肠杆菌引起,多发于仔猪出生后1周内,1~3日龄最常见。临床表现:出生时情况正常,后相继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糊状,团...
-
蜈蚣人工饲养
蜈蚣是一种常用的传统名贵中药材。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过度的人为捕捉,野生蜈蚣资源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因此人工养殖蜈蚣是农村致富的一条门路。 1.场地建设养殖池 要建在比较阴湿、僻静的地方,要求排水,通风条件好的安静的团...
-
珍珠鸡种苗疾病防治
珍珠鸡是禽类的一种,与其它家禽相比,其抗病力较强、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低些。但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饲养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许多疾病也随之而来并趋于复杂多样化。特别是有些疾病目前还无有效治疗药物。所以防治珍珠鸡疾病应坚持“预防为主、养防并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珠鸡生产实现“低风险团...
-
怎样利用大棚养殖蜈蚣
怎样利用大棚养殖蜈蚣陕西蜈蚣养殖技术贵州蜈蚣养殖前景塑料大棚养殖1:白天充分利用太阳的照射提高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傍晚时分及时用草衫覆盖塑料大棚使之保温,尽可能缩小昼夜温差,显着缩短甚至取消蜈蚣的冬眠期,延长蜈蚣的生长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塑料大棚养殖由于依赖于太团...
-
蜈蚣的人工养殖
蜈蚣又名天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蜈蚣货源不多,人工养殖蜈蚣是农村致富的一条门路。我国 人工养殖的多是少棘蜈蚣,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蜈蚣养殖池的建造 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排风条件好而又比较阴湿、团...
-
野鸡恶癖的防治方法(一)
野鸡恶癖也称啄癖、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品种的野鸡均能发生,尤以雏野鸡、中野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野鸡发病率更高。恶癖野鸡一旦出现,很快会蔓延整个野鸡群,严重时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达50%。即使激发团...
-
野鸡恶癖的防治方法(二)
1.2 养野鸡环境不佳,饲养管理失当 (1)温度偏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氨气扑鼻、刺眼;地面潮湿,野鸡群感到闷热不舒适;阳光太强或光照太强,光照制度不合理;限制饲喂等,均可使野鸡感到烦躁,诱发恶癖,影响产蛋率。(2)野鸡识别同伴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组群偏大,笼养或平养团...
-
野鸡恶癖的防治方法(三)
2.5 食蛋癖 蛋野鸡刚产下蛋,野鸡群就一拥而去啄食,有时产蛋野鸡也啄食自己下的蛋,主要发生在产蛋野鸡群,尤其是产蛋旺盛的春季。多由于饲料缺钙或蛋白质含量不足,常伴有薄壳蛋或软壳蛋。常由软壳蛋被踩,或偶尔巢内、地面打破一个蛋开始。 2.6 异食癖 啄食陈团...
-
野鸡恶癖的防治方法(四)
3.3 实行科学管理 (1)野鸡群大小和饲养密度:降低饲养密度,为野鸡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恶癖发生的机会。一般养野鸡场每群以200-300只为宜,专业户养野鸡每群以100-200只为宜。饲养密度过大,野鸡的活动空间减少,同时呼出二氧化碳和排粪较多,野鸡舍空团...
-
野鸭生态习性常识
野鸭外貌与野生绿头鸭相似。成年公鸭羽色艳丽,头、颈羽有翠绿色金属光泽,颈基部有一狭细白色颈圈,胸部为棕色,体羽为灰色,尾羽为黑色,有两片卷状性羽,副翼羽上有镜羽,喙、脚灰色,趾、爪橙色。母鸭体型小,体羽棕色,深浅不一,有暗点或暗条纹,有镜羽,尾羽缀有白色,喙灰黄色,趾、爪一般为橘团...
-
养殖野鸭前期准备工作
野鸭场应选择地势稍高、背风向阳、临近水源处建舍,多为半敞开式鸭舍,舍外有运动场和水面。每间鸭舍长6米、宽4米、高2.5米,鸭舍、运动场、水面三者的面积比为1比2比3。 野鸭50日龄时翼羽基本长齐,开始学飞, 必须在运动场和水面周围、顶部架设金属或尼龙网罩,网眼以2厘团...
最新更新
-
苎麻的生物学特性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作物,栽麻一次,可多年收益。有些麻区有盛产一、二百年不衰的麻园。根据生产力等方面的表现,可以将苎麻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幼龄期、壮龄期和老龄期。幼龄期一般只有一、二年,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在生长,相对而言,地下部增长更快。如用传统的分蔸繁殖法,栽麻第二年,麻蔸增重6倍,团...
-
种植苎麻的坡耕地
1.苎麻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苎麻属深根型植物,萝卜根粗长,根系较多,入土较深,一般入土达50厘米以上,大部分细根分布在35厘米左右的耕作层中,固土力特别强,保持土壤不流失效果好。 2.苎麻覆盖率高、时间长。苎麻地上茎高而密度大,一般高达2m左右,最高可达3m,每团...
-
苎麻种植技术
2月至3月 (1)苎麻新麻园的建立:苎麻麻园最好选在背风向阳,排水条件较好的地方。土壤以土层深厚,排水好,质地疏松等为好。 (2)春季是苎麻繁殖的重要季节,根繁殖是应用最广的方法,可早育早栽(2月下旬至3月上旬)其繁殖方法有多种。在早春,可进行团...
-
苎麻的栽培技术
不论采用营养繁殖中的哪一种方法,一年四季都有可栽培。春栽一般在“惊蛰 ”节前后栽植为宜,夏栽一般在头麻收获后,“夏至”节左右栽麻,秋栽一般在二麻收获后栽植;冬栽一般在“立冬”到“小雪”。一般分蔸繁殖以春栽或冬栽较多 ,夏、秋栽麻较少,因为夏、秋栽麻容易遭受伏旱、秋旱,成活率低。采团...
-
苎麻种植季节
我地主要推广品种有湘苎二号、湘苎三号、华苎二号、赣苎一号、芦竹青等优良品种。 根据平原湖区地下水位高和风大的特点,建园时,麻地应集中连作,并设立防风林带,建设好排灌系统。一般以0.6-1公顷为准,不得小于0.3公顷,根据地形设置排灌主渠道,以主渠道为基线,按南北团...
-
葱软腐病的防治技术
1.及时用药防治蓟马、蝇等害虫 一旦发现蓟马为害,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灭杀毙)乳油4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葱蝇成虫发生初盛期,可喷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团...
-
葱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主要症状: 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椭圆形白斑,多从叶尖向下发展,病斑逐渐连片,叶尖卷曲枯死。湿度高时,在枯叶上产生黑灰色霉层。 发病原因: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随气流、雨水、灌溉水传播。15℃―20℃的较团...
-
小葱病虫害的防治
小葱生长期间主要是虫害,如地蛆、棉铃虫。病害较少,在秋雨大的年份有灰霉病。为防止 地蛆的发生,在播种前及葱苗出土后10天各喷1次300~500倍的敌百虫,或在定植前用500 倍的敌百虫溶液浸蘸葱根,这样可有效防止地蛆的发生。 苗期还要防治棉铃虫的危害,在孵化期至团...
-
拐枣品种特性介绍
鼠李科枳属 枳椇 拐枣、金钩子、鸡爪子、万寿果、梨枣等 落叶乔木,高可达25 m ,枝条开展,形成圆形或倒卵形树冠。树皮暗灰褐色,纵裂。叶宽卵形,缘有细尖锯齿,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不对称;嫩枝、幼叶背面、叶柄和花序轴初团...
-
红景天的两种繁殖技术
红景天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种子细小,千粒重0.13-0.15g,适宜发芽温度15-20℃,贮存1年丧失发芽力。选成熟饱满的新种子,可用赤霉素加ABT生根粉浸种,能促使发芽及生根,出苗率达70%。育菌可用温室或塑料大棚、室外阳畦。春播4月;秋播10月,尤以秋播为佳。条播或撒播。播团...
-
大葱秋管的关键
八月下旬雨季结束,是秋季蔬菜生长的重要时期,应加强其田间管理。大葱田间管理的中心是促根、壮棵和培土软化,加强肥水管理,为葱白的形成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大葱的产量和品质。 1.浇水:大葱定植后进入高温时节,此时的管理中心是促根,应控制浇水,雨后排水防涝,防团...
-
大葱的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选用“大梧桐”,“冬青”或“掖辐一号”,它们共同的优点是植株高大,品质好,产量高。 2、育苗方法于第一年秋8月下旬育苗,并露地越冬。将育苗地深翻后,施入底肥耙平后做100厘米宽的畦再播种。可散播,覆士1.5厘米,亩用种1公斤。出苗后土壤干时可适量浇水团...
-
红景天的栽培技术
红景天一般野生于向阳山坡、石隙、高山草甸、高山岩石缝、山坡草地、灌丛边缘以及高山干燥的沙质土壤中。其适应性较强,喜稍冷凉而湿润的气候条件,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应选择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无霜期较短、夏季昼夜温差较大的山区栽培。 栽培地应选择含腐殖质多、团...
-
大葱春管技术
一、水肥管理: 3月上旬浇返青水。返青后植株抽苔,此时必须做好两项工作。 第一,等葱总花苞似开未开时摘除,以促进儿芽发育和生长,摘除过早则儿芽无力顶出影响生长;摘除过晚则开花消耗营养太多,影响产量。 第二,有些植株一抽苔就伴随团...